华县杏林工农业余剧团的始末
华县杏林工农业余剧团的始末
作者 王惠民
杏林工农业余剧团,是华县解放初期,一些戏曲爱好者自愿组织的业余剧团。从1949年8月成立到1955年春自流解体,共活动了五个春秋。它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提高群众阶级觉悟,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先声作用。
剧团的组建
1949年5月,华县和平解放。当时,我在太王庙完小(今杏林小学)教书。学校为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每天除上课外,还积极组织学生排练节目。由于我爱好文艺,宣传活动由我 负责。没有材料自己编,记得当时自编的节目有穷人翻身,兄弟参军,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共产党救了我全家人,枪决王秉宏等。表演形式有小调,眉户,秦腔,快板,大合唱等。由于宣传影响大,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农村一些戏曲爱好者也主动参加宣传活动。如安世业,刘瑞君,刘建丰,李属荣,种思盛,刘敬之等。有的帮助我们排练节目,顺唱腔;有的为其伴奏。宣传队由学校扩展到农村,由学生发展到农民,工人,队伍不断扩大。
随着队伍的扩大,节目形式的多样以及内容的新颖,宣传队得到了当时乡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乡政府指导员李秀实,乡长李华国的倡议和一些村干部的积极支持下,于1949年农历8月17日在耐村乡政府(南王堡王户祠堂)召开了剧团筹备会。出席会议的有一区区长窦彩魁,乡指导员李秀实,乡长李华国,文书陈志明,民兵连长李志才和我共六人。会议决定在宣传队的基础上,成立业余剧团,区长提名定为“工农剧团”,我人团长,马守义,施公夏任副团长,将南王堡城外盐店大房三间作为剧团团址。并决定将龙山地租玉米一律送西关一前门“时日敏货栈”出售,资助据图经费,戏箱暂借故县的芯子箱,武家堡的竹马箱。会后,即组织演员,聘请艺人,积极排练节目,为迎接开国大典做好准备。
群众支持迎难而进
剧团刚成立,经费不足,服装道具不全,演员来自各个村庄,困难重重。但由于人民群众精神得到解放,所以热情很高,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杏林地区盛产银杏,群众将自己晒好的杏干捐给剧团,让变卖后解决经费。当时收的很多,剧团决定由王进舟,魏立志二人负责运销,但因收的时间较长,许多杏干霉烂,损失较大。副团长施公夏卖了自己的二斗麦,为剧团买了马鞭,刀剑等工具。我将家中的千余斤木炭捐给剧团,解决演员排练取暖的问题。区长窦彩魁将西寨地主家的四件莽袍送给剧团。一次演出,没有口条,头扎,演员姚招群冒着严寒,连夜跑到石堤峪去借,往返六十余里,第二天早上返回,保证了演出。剧团演职人员不要报酬,不叫苦叫累,热情很高,正如剧团教练杜生财编的顺口溜:
工农团,工农团,
演员来自庄稼汉。
你拿锄,他拿铣,
白天忙的搞生产。
担木炭,钻南山,
过渭河,战严寒,
不怕苦,不畏难,
晚上按时来剧团。
有扮生,有演旦,
有拉胡胡有打板。
演员居住很分散,
北崖坡,三溪湾,
南到井岩和龙山,
西到李庄和故县,
东到古城县城边。
方圆就有几十里,
刮风下雨来上班,
一下排到鸡叫唤,
回家不睡担上肩。
配合形式搞好宣传
工农业余剧团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积极排练各种短小精悍的节目,计有:《枪决张雅轩》,《外甥捉舅舅》,《小二黑结婚》,《梁秋燕》,《二巧离婚》,自编《核桃计》,《芝兰上冬学》,《好媳妇》,《三姊妹》等。
1951年,我调大荔师范班学习,剧团由副团长王文光担任团长。在演出实践中,剧团不断得到扩大和充实,演员由原来的四余十人发展到九十余人。杏林地区的十三个自然村,村村都有演员。
为了排练方便,剧团根据演员居住情况,分为耐村,张白,井圣,崖坡,南王,三溪等八个组活动。除在本地区演出外,由区文教科长史卓生带领,先后在西关,侯坊,瓜破等地巡回演出。
1954年以后,由于部分骨干逐渐离团,活动就不经常了。到了1955年春节演出结束后,便自行解体。
作者:王惠民,退休干部,华县杏林镇南王堡人
原文来源:华县文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