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习读】四逆汤


【经方习读】四逆汤

《伤寒论》《金匮要略》

【原文】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伤寒论:323)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功效配伍】
四逆汤回阳救逆。方中附子大辛大热,纯阳燥烈,力量雄宏,能上行温通心阳,下行补肾阳益命火,并能通达十二经脉,畅达阳气,祛逐寒湿,生用回阳救逆作用更强,故为君药;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并助附子温心肾之阳,是为臣药,所谓“附子无干姜不热”;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并缓干姜、附子辛烈之性,为佐为使。三药相合,共奏回阳救逆固脱之效。李中梓《伤寒括要》云:“四肢者,诸阳之本,阳气不能充布,故四肢逆冷。是方专主是症,故名四逆也。”方后指出:身体强壮者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已与通脉四逆汤用量相同,此乃视其病情轻重缓急、身体强弱而变化药量。
上三味药,水煮,去滓,温服,一日二服。
【编者语】关于附子张璐在《伤寒缵论》中明确指出“宋以前的古人不善栽培,附子重半两者即少,大者极是难得,所以仲景有一方中用二三枚者,非若近时西附之多重一两外也。”
【方证论治辨析】

四逆汤治少阴病,阳虚寒化证。症见少阴病,脉沉。少阴病,脉沉者,指脉沉而微细,乃少阴心肾阳气大衰,阴寒极盛之象,治宜急救回温,方用四逆汤。

【原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1]也。(伤寒论:281)

注释:

[1]但欲寐:指患者精神萎靡不振,体疲乏力,呈似睡非睡的状态。

少阴阳虚寒化证的主要脉症。症见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包括心、肾两脏。心属火,主血脉与神明,为君主之官,是五脏六腑之大主;肾藏精主水,寓真阴真阳,为先天之本。邪入少阴,心肾阳气衰微,无力鼓动血行,则脉微;精亏血少,脉道不充,则脉细。《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 但欲寐为阳气亏虚,不能养神,故见精神萎靡不振,神志恍惚,呈似睡非睡状。治宜急救回温,方用四逆汤。

【原文】少阴病,欲吐不吐[1],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2],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伤寒论:282)

注释:

[1]欲吐不吐:即欲吐而无物可吐。

[2]下焦虚有寒:指肾虚有寒。

少阴寒化证的辨证要点。症见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引水自救,小便色白。
少阴病欲吐不吐,为下焦肾阳虚衰,浊阴上逆,胃失和降,故欲吐,但因胃腑空虚,故无物可吐;阴寒盛于下,虚阳上扰,故心烦;心肾阳气衰微,神疲乏力,故但欲寐。此证若不急治,至五六日,邪气深入,心肾阳虚愈甚,火不暖土,脾失温运,水谷不化,故自利;阳虚火衰,不能蒸化津液,津液不能上承,加之下利,故自利而渴;口中津亏,则引水自救;小便色白者,为下焦肾阳虚衰,气化障碍之征。治宜四逆汤温脾肾之阳。
本条云:“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伤寒论》第277条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少阴自利而渴,缘于下焦阳虚,不能气化蒸腾,津不上行,是津亏致渴;太阴自利不渴,病因中焦脾阳虚弱,寒湿内盛。

【原文】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1],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2],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伤寒论:324)

注释:

[1]温温欲吐:指自觉心中蕴结不适,恶心泛泛欲吐。温(yùn,音运),同愠。

[2]胸中实:指胸膈有痰浊阻塞的实证。

四逆汤治少阴病,膈上寒饮证。症见饮食入口即吐,心中愠愠欲吐,复不能吐,干呕。

本证乃少阴肾阳虚衰,不能温运气化,津液聚而为寒饮,上逆停于膈上。膈上寒饮,干呕者,不可用吐法,当温补脾肾,方用四逆汤。

若病初起,即见手足冷,脉象弦迟,并见饮食入口即吐,心中蕴结不适,泛泛欲吐,复不能吐者,是痰浊实邪阻遏胸中的实证。邪阻胸中,正气向上驱邪,故饮食入口则吐,不进食时,亦觉心中蕴结不适而上泛欲吐,但又因痰食阻遏不行,故复不能吐。胸中痰浊阻遏,阳气被郁,不得布达于四末,故手足寒;邪结阳郁,气血运行迟滞,故脉来弦迟。因痰浊宿食阻遏胸中,病位在上,有上越之势,治应根据“其高者,因而越之”,采用因势利导法,方用瓜蒂散催吐,禁用攻下。

【编者条文解析】

本条可以看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少阴病。。。此胸中实也,当吐之。”寒在胸中法不可下,而属实邪者,但用吐法,一吐阳气得通。吐法用瓜蒂散可也。

若是膈上有寒饮是由下焦虚寒,阻留寒饮于胸中,则用四逆汤温之可也。

这里为何不用理中汤而用四逆汤?因为此处的寒在下焦,而理中汤理中焦之寒也。除了寒饮和干呕,应该还有少阴病的其他症状,务必参阅之,慎辨之。

【原文】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1],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353)

注释:

[1]内拘急:指腹中拘急不舒或拘急疼痛。

四逆汤治阳虚阴盛之寒厥证。症见大汗出,热不去,腹中拘急,四肢疼痛,四肢厥逆而恶寒,下利清谷。

本证既有太阳表邪,又有少阴阳虚阴盛,由于汗法使用不当,致大汗出,而肌表邪热不但不解,反致少阴阳气更伤。肌表邪热不去则发热;阳气虚损,经脉失之煦养,则外见四肢疼痛,四肢厥逆而恶寒,内见腹中拘急不舒,下利清谷。此虽表里同病,但里证为急为重,故急当用四逆汤救里,待里阳恢复后,再行治表。

【原文】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354)

四逆汤治汗下后厥冷证。病由大汗出,或大下利,重伤阴液,阴损及阳,致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而见四肢厥冷者,方用四逆汤急救回阳。

【原文】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1]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225)

注释:

[1]下利清谷:指下利完谷不化,并有清冷感。

四逆汤治少阴阳虚下利证。症见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

表热,指阳明(本条见于阳明篇)经热未尽,故仍有发热,脉浮。里寒,指少阴阳虚里寒,故下利清谷,脉迟。此虽表热里寒,但以少阴阳虚里寒为急,故用四逆汤急温其里。

【原文】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1],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388)

注释:

[1]拘急:指筋脉拘急,俗称抽筋。

四逆汤治霍乱,亡阳重证。症见呕吐、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

霍乱吐利交作,又见汗出,为阳亡液脱之危重证候。发热恶寒,为里真寒外假热;四肢拘急,为津液骤脱,筋肉失之濡养;手足厥冷,为阳气亡失,手足失之煦养。治宜急救回阳固脱,方用四逆汤。

【原文】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389)

四逆汤治霍乱亡阳,真寒假热证。症见呕吐,下利,小便复利,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

霍乱既吐且利,津液必伤,反见小便复利,大汗出,实为阳气暴亡,肾阳大亏,固摄与气化衰竭。肾阳衰,则小便清利;卫阳衰,则大汗出;脾肾阳衰,则下利清谷;阴寒盛于里,格虚阳于外,则里寒而外热;阴阳俱衰,则脉沉微欲绝。治宜速用四逆汤破阴散寒,回阳救逆。

拓展阅读:太阴病和霍乱病有什么区别?《李克绍伤寒解惑》

太阴病是脾阳不足,凡平素脾胃健康的人,不会得太阴病。而霍乱是胃肠功能紊乱,不论平素脾胃健康如何,都可能患霍乱病。另一方面,太阴病在发病之前,往往先有几天倦怠、纳少等前期症状,而霍乱发病急骤,没有前期症状,常是突然发作。还有,太阴病的病势缓慢,不会骤然恶化,不病久入少阴,便无死证,而霍乱病势急剧,吐、利会一日数十次,或近百次,能迅速出现脱水、转筋等危急症状,若不及时抢救,就有死亡的危险,但若抢救得法,也会迅速痊愈,比太阴病好转的更快。

由于上述的不同,古人有将太阴病归属于脾胃虚寒,而将霍乱病归属于三焦水道紊乱的,颇有道理。因此,霍乱病和太阴病,无论病理、症状,都是绝不相同的两种病,把二者混为一谈或合入一篇是错误的。

【原文】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1]主之。(金匮呕吐:14)

四逆汤方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注释:

[1]四逆汤:《伤寒论》为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余同。

四逆汤治呕吐,脾肾虚寒证。症见呕吐,身有微热,四肢厥冷,小便清利,脉微弱。

本证为脾肾阳虚寒盛,致胃气上逆而呕。脾阳虚弱,必胃阳亦虚,胃虚则不能主司下降,阴寒邪气随胃气上逆,则呕吐;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则身有微热,四肢厥冷。肾阳虚弱则膀胱之阳亦虚,失其温化固摄之职,则小便清利。脾肾之阳俱虚则脉微弱无力。治用四逆汤温阳救逆。因病情危重,阴寒内盛,阳气有欲脱之势,故曰:“见厥者,难治。”

【原文】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1]。(金匮下利:36)

注释:

[1]桂枝汤:见经方解表剂。

四逆汤治下利,脾肾阳虚兼表证。症见下利清谷,腹胀满,身体疼痛。

此为表里俱病。在里脾肾阳虚,不能温运腐熟水谷,故下利清谷;阳虚不运,寒凝气滞,故腹胀满。在表风寒侵袭,邪滞于表,营卫通行受阻,故身体疼痛。治宜先温其里,后解其表,此法是治虚寒下利兼表的基本原则,先用四逆汤温里以复脾肾阳气,再用桂枝汤治表,其解表药祛邪之力将会得益体内正气的协助。假若先予解表,体内阳气将会随汗而更损,反使寒气更加壅盛,最后导致腹满加重,病情危笃。

【用方思路】

四逆汤是治疗少阴心肾阳衰,阴寒内盛的主方,具有回阳救逆、破阴散寒功用。凡各种原因导致的亡阳厥逆证,均可用此方加味治疗,如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等方即是。临证若气阴两虚者合生脉饮:心阳虚水肿者加桂枝、黄芪、防己、葶苈子等;心血瘀阻者加丹参、赤芍、川芎等。本方临床用于抢救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脱液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急危重症;也用于病窦综合征、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肠炎、慢性肾炎等。

【医案举例】

刘天鉴医案:陈某,50余岁,住大西门。陡然腹痛,吐泻大作,其子业医,投以藿香正气散,入口即吐,又进丁香、砂仁、柿蒂之属,亦无效。至黄昏时,四肢厥冷,两脚拘挛,冷汗淋漓,气息低微,人事昏沉,病势危急,举家怆惶,求治于余。及至,患者面色苍白,两目下陷,皮肤干瘪,气息微弱,观所泻之物如米泔水,无腐秽气,只带腥气,切其脉,细微欲绝。

余曰:此阴寒也。真阳欲脱,阴气霾漫,阳光将熄,势已危笃,宜回阳救急,以挽残阳。投大剂四逆汤。

当晚连进2剂,冷服。

次早复诊:吐利止,厥回,脉细,改用理中加附子而康。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刘天鉴医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24.]

拓展阅读:《伤寒论方医案集》

(1)寒霍乱(霍乱)
霍乱,西医名虎列拉属之,流行颇广(指新中国成立前),有谈虎色变之势。前清光绪末年,是年闰六月,两月余不雨,野无青草,街旁树木,过半枯萎,气候酷热,此疫流行武汉三镇,死人以万计,每街均有死人。一日见一女病霍乱,其目眶塌下,声音低下,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此霍乱之寒多者,速投大剂回阳,尚望死里求生。处方以四逆汤加减:甘草6克,干姜18克,乌附子12克,木瓜12克,令服三剂,频频续投,吐泻越多,服药越速,吐泻稍缓,服药乃稍缓。我告诉家属,若吐泻止,手足温,须来改方,不可误事。翌晨,至病者门首探望,两过无端倪,(冉前辈医德也是杠杠的)因入住院,病者母曰:吃药就好了,你看我女儿不是在梳头吗?予为欣然,是年我治好霍乱三百余人。(《冉雪峰医案》)
(2)表热里寒,下利清谷(痢疾)
张某,男,33岁,陕西省彬县农民。于1975年夏季患痢疾,发热,腹痛,一日泻十余次,至第二日变为下利清谷不止,四肢湿凉,面色青白,少气无力,烦躁不安,里急后重,脉沉细无力。属于表热里寒之下利,这种下利,唐代孙思邈称谓“冷痢”。根据《伤寒论》第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应用四逆汤原方(炙甘草、干姜、附子各10克),服后腹痛止,下利次数减少,四肢转温。上方加白头翁12克、黄柏9克,又服三剂,汗出热退,下利止,食欲恢复而愈。
按:据报道,应用本方加黄连治疗大便溏薄、微热、肢冷、脉微弱、苔薄白的泄泻患儿70例。结果痊愈5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治疗时间平均4日。方剂组成:制附子15克,干姜、甘草各9克,加水350毫升,煎至150毫升,再加黄连9克,微火煎至80毫升,过滤加糖适量,煮沸备用。服法:5个月以下患儿每次3~5毫升,6~10个月患儿每次5~8毫升,1~1.5岁患儿每次8~10毫升,每4小时服一次(《浙江中医杂志》1964年8期14页)。另外,亦有报道,有2例麻疹患儿神疲肢冷,嗜睡不语,体温下降,经用四逆汤辨证加味施治,阳回体温上升,疹点变为红活,转而用清透之品治愈。(《江苏中医》1966年2期6~7页)
(3)寒证厥逆(休克)
李某,女,69岁。因肺心病、肺炎、中毒性休克、脱水而住院。神清,颜色苍白,肺部有湿性啰音,心率92次/分,血压80/50mmHg,静脉注射四逆注射液2毫升,2分钟后血压上升至90/60mmHg,20分钟后血压上升至100/60mmHg,一小时后血压仍维持在90/60mmHg,并持续2~3小时,在升压的同时心跳强而有力。(《天津医药通讯》1972年3月)
按:据报道,四逆注射液处方为附子200克,干姜200克,甘草200克(制备方法从略)。本注射液应为浅黄色澄明之水溶液,每毫升相当于生药0.6克。使用方法为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动物试验表明,对急性失血性休克有明显的升压作用,对正常血压无影响。并能增强麻醉家兔在位心的收缩力,在增强收缩力的同时,对血压无明显影响。临床观察,用本品抢救休克患者,能使血压回升。对肺心病、肺炎、中毒性休克、脱水引起的虚脱、血压下降等,注射后血压回升,持续2~3小时,在升压的同时,心跳强而有力。
(4)真寒假热
徐某,伤寒六七日,身热目赤,索水到前,复置不饮,异常大躁,将门牖洞启,卧地上辗转不快。更求入井。一医汹汹,急以承气与服。予诊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谓曰:此用人参附子干姜之证,奈何认为下证耶?医曰:身热目赤。有余之邪,躁急若此,再以人参干姜附子服之,逾垣上屋矣。予曰:阳欲暴脱,外显假热,内有真寒,以姜附投之,尚恐不胜回阳之任,况敢以纯阴之药重劫其阳乎。观其得水不欲咽,情已大露,岂水尚不欲咽,反而可咽大黄芒硝乎。天气燠蒸,必有大雨,此证顷刻一身大汗,不可救矣,且既认大热为阳证,则下之必成结胸,更可虑也,唯用姜附则补中有发,并可以散邪退热,一举两得,至稳至当之法也,吾在此久坐,如有差误,吾任其咎。于是以四逆汤加人参:附子、干姜各15克,甘草6克,人参9克,煎成冷服。服后寒战,戛齿有声,以重绵和头复之,缩手不肯与诊,阳微之状始著,再与前药一剂,微汗热退而安。(《寓意草》)
按:据报道,应用四逆汤加减治疗胃下垂7例:腹痛加肉桂、樟木子、吴萸;腹胀加枳实、木香、厚朴;嗳气加山楂、麦芽;恶心加砂仁、法夏;大便不规则加党参、白术等。服药天数为14~43天不等。并辅助健胃、解痉、制酸、镇静等西药。治疗后,腹痛、腹胀、嗳气等主要症状均显著减轻或消失,腹部压痛以及X线之胃张力和胃大弯位置亦有部分改善。(《云南医学杂志》1964年6卷3期44~45页)

作者/张建荣,作者:孙溥泉。编辑/刘继芳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390条,【医案】发热形寒,桂麻各半汤,【汤头歌诀】加减葳蕤汤,【中药】黄柏

    . 不读伤寒不知辩证:不读金匮不知病源. 凡有医术者皆吾师:积沙成堆汇水成海. 沦陷 王靖雯不胖 [声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导读]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 ...

  • 少阴寒化证 四逆辈 淋证

    四逆汤加减治疗淋证医案案例. 1.白某,女,63岁.反复尿路感染5个月,尿频,色清,尿后小腹胀坠不适,气短,说话稍多则累,舌淡赤胖润,脉弦稍数,寸弱.此证小腹胀坠不适,气短,说话稍多则累,显见大气下陷 ...

  • 【伤寒论临床十讲】厥热胜复证

    [伤寒论临床十讲]厥热胜复证 厥热胜复严格来说是一个热型,以这种特殊的热型而命名这个证候其表现为四肢厥逆与发热的交替出现. 厥阴病之所以容易出现寒热错杂证是有几个原因的,首先,人体经脉相连,如环无端, ...

  • 中寒之治

    中寒是指寒邪伤于脏腑.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出,阴气竭(脏阴之气上泄),阳气未入(阳热之气未入于内),故卒然痛死不知人(如脐腹疼痛等),气复反则生矣." ...

  • 【经方习读】甘草麻黄汤

    [经方习读]甘草麻黄汤 <金匮要略> [原文]里水[1],越婢加术汤[2]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金匮水气:25) 甘草麻黄汤方 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 ...

  • 【经方习读】薯预丸

    薯蓣丸<金匮要略> [原文]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1],薯蓣丸主之.(金匮虚劳:16) 薯蓣丸方 薯蓣三十分 当归 桂枝 干地黄 曲 豆黄卷[2]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芎劳 麦门冬 芍药 ...

  • 【经方习读】厚朴麻黄汤

    厚朴麻黄汤 <金匮要略> [原文]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金匮咳嗽上气:8) 厚朴麻黄汤方 厚朴五两 麻黄四两 石膏如鸡子大 杏仁半升 半夏半升 干姜二两 细辛二两 小麦一升 五味子 ...

  • 【经方习读】甘草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金匮要略><伤寒论> [原文]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1],近之则痛剧[2],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金匮湿病: ...

  • 【经方习读】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经方习读]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伤寒论> [原文]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1],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伤寒论:359)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干姜 黄 ...

  • 【经方习读】甘遂半夏汤

    <金匮要略> [原文]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1],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金匮痰饮:18) 注释: [1]利反快:指下利后腹部反轻松爽快.快,即爽快. ...

  • 【经方习读】苇茎汤

    [经方习读]苇茎汤 [原文]<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附<千金>方)) 千金苇茎汤方 古代剂 ...

  • 【经方习读】生姜甘草汤

    [经方习读]生姜甘草汤 [原文]生姜甘草汤: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附<千金>方) 生姜甘草汤方 生姜(五两) 人参(三两) 甘草(四两) ...

  • 【经方习读】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金匮要略> [原文]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治疟疾以发渴者,亦治劳疟(金匮疟疾)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栝蒌四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