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阳教学】厚积薄发与发散教学
厚积薄发与发散教学
每年多次上庐山,以及星子温泉、宜春温汤和井冈山,也都是因为每年两三次的例行公事,每次都是讲课。这么多年的讲课生涯,很少写教学心得,这次忽然动了心情,写一点教学的体会。此行目的是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处理培训班授课。教学对象为来自全省市县级工会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会主席、工会干部。
走进教室,教室里已有七八十人。安排我讲的课程是《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我做媒体出身,本来不打算备课,因为对媒体太熟悉了。不过我熟悉的是传统媒体,像报纸、刊物、电视、电台。后来想到上级单位和学员买了你的课,总要认真一点对待。于是备课,做ppt课件,竟然也做了40多个P。我自从前年以来,已经丢掉讲稿授课,主要靠电脑的课件上的大纲自行发挥。
因为现在提倡案例教学,所以涉及劳动关系、劳动法体系和工会法体系会有一些特别的案例,一般准备几张纸作提醒。案例准备工作要靠平时阅读积累,像中国人民大学冯士政教授所说,平时看书看报看刊物,看到与自己研究和教学或者论文有关的观点和案例一定要做好记号,或者画红杠杠,或者用书签纸条夹好,并写上关键词。我读书喜欢写眉批,画杠杠,做资料卡片。这就是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般情况下,我写作和备课或者做论文,需要材料大致知道在哪些书籍和哪些卡片里面,一找一个准。多年养成的习惯如此。
这次讲课的案例基本不用费心了,案例对我来说比比皆是。不算以前的通讯员阶段,我自从1988年正式从事新闻采编,亦即报纸采编工作,也有二十多年了。中途一度更换职业,到现在做专职老师,一直为一些报纸刊物做把关工作和主笔工作,什么新闻部主任、总编室主任、编辑部主任、主编什么的都干过,而且保持了自己的记者编辑身份。所以讲媒体应对基本是轻车熟路了。不过也有点担心。主要是涉及宣传纪律和口径以及传统媒体的一些内部规则和制度。
说实在话,做媒体的学生和朋友很多,不少都在挑大梁的岗位。到时候怕增加记者的采访难度和公众对记者的提防心理,得罪了我的这些记者朋友和学生。再说自己也经常做采访工作。于是还是想好好把握分寸,尽量照顾到两方面的需要。好在课程涉及到新兴媒体,也就是所说的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那就是网络和手机。重点可以偏重后者。
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后,很多单位对此比较重视。其实之前,中央也有若干规定颁布,现在上升到法律层次,自然说明此类问题得到了更大程度的重视。也即是说,应对突发事件的效力更佳强化。运用好相关法规政策和《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发布、舆论引导和媒体管理详尽的规范是我授课的主打内容。法律要求主动公开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发布新闻,通过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发布信息,方便受众及时了解真相,说明如今对突发事件处理已经由过去的封堵、设防、瞒报转为公开透明,而且在制度上做了安排,做不好可能导致官员落马。此等事件已有不少。难怪,很多单位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在官本位思想仍然主导官员观念体系和官场规律的今天,这是很关键的一环。
我讲的内容主要从四方面展开。一是对媒体和突发事件的基本感知,二是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突发事件中应对媒体的几个误区,三是突发事件的网络媒体应对策略,四是在劳资突发事件中亦即工厂群体性事件中如何应对媒体的传播。主要考虑教学对象对新闻和媒体的认识,以及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再就是对网络舆情的关注,以及针对性的提出劳资纠纷事件的应对方法。涉及内容很多。没有基本教材,有些内容好解决,其他就要靠自己思考。授课提出了工厂危机或者说工人运动的的关键点和切入点,以及应对方法的九要九不要,我想这是重点。比如要做三家,不大事糊涂,树立积极应对的意识。三家就是全总提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劳动关系协调专家。要有立场,不作壁上观,树立自己的公信力。要靠前站,不畏葸颟顸,第一时间到现场。要有能力,不手足无措,打铁须得自身硬。要建平台,不形式主义,建立长效机制。要建团队,不单打独斗,使出组合拳。要讲艺术,不假大空套,有会说话的两把刷子。要善应急,不亡羊补牢,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讲公关,不怠慢记者,与媒体良性互动。
可惜时间安排不够,很多内容只能简单带过。课讲到超过十二点,为了不影响大家吃饭,我很简洁地用了一句话煞尾:一个没有舆论监督的社会是不完善的社会,一个没有媒体意识的政府是不自信、不负责任的政府,最终可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掌声不乏。下课后学员涌上来,有拷贝课件的,有咨询问题的,有要联系方式的,有索取名片的。他们说,课通俗易懂,有感染力,也生动,可惜时间短了。如此耽误了大家的吃饭时间,乃至到餐桌上,都在谈论课的事,一位同事对我说,大家说你课讲得好。旁边一位兴国的民营企业局的领导说,你这课很实用。民营企业经常会遇到这类问题。下次我那里办班,请你来讲课。还有一位没听课出去办事回来的主席说,听说你讲得好,我没有感受到,很遗憾。赣县总工会缪主席、九江第一人民医院的张主席、于都县总工会廖主席等都表示了赞许的意思。
中午,广丰的一位工会干部和高安市教育工会的干部以及其他市县区的学员来我房间说一些事情,乃至谈到两点多。话题涉及到在网络上培养属于自己的意见领袖,引导网络正面走向。同时可以根据条件建立发言人制度、媒体沟通制度,以及聘请媒体资深顾问。当然也谈到一些具体的劳动争议案件。
我寻思这堂课的成功与不足。其实很多内容我都没有具体展开,估计学员接受的知识点还不全面。一是我担心时间不够,二是有些问题我也不想过多说的很清楚。但是学员的欢迎,也说明备课和授课,需要积累和技巧。我一直以为,我们面对的学员都是干部身份和领导干部身份,知识程度没有问题,随便抓几个都是大学毕业生,过多的理论大可不必奢谈,主要还是拓宽他们的视野和实务技巧。因此,教师本身的积累非常重要,讲课时要脱离讲稿和课件的束缚,要放得宽、打得开、收得拢,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要有感情和激情,要别人感动首先自己要感动,甚至要学会煽情。我一直以为,这方面高手如毛泽东,发散性的思维,散文式讲话。再如孙中山的煽情和鼓动人心。
因此,很多时候,讲课需要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夫在诗外,等等,道理很多,讲的都是一回事:给人半桶水,自己要准备一桶水甚至十桶水,做任何事亦然。要说成就感,我以为就在这里:学员的满意,有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这是最为重要的收获。
这个月课程偏多。由于青岛开会占用了一些时间,加上朋友的琐事繁冗,给我温习课件时间不多。不日要去景德镇讲新闻写作,考虑讲两种题材,消息和通讯,新闻故事再看情况了。之后要讲信息写作,不难,但是要出彩就费神了。
我想,作为一个老师,最好是严格要求,每一课都精彩。虽亦难,但是你还必须努力为之。
作者简介
编辑:念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