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读“商女不知亡国恨”,认为写得有失公允,杜牧真的错了吗

千年前,大诗人贾岛带着无限郁闷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看起来说得有些夸张,却写出了一个无比残酷的事实:写诗真的不容易!《全唐诗》里收录了2200多位诗人的作品,能被我们记住的人名又有多少,还有多少诗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写出一个名句。正因为炼字是这么难的事,所以它们才被我们如此珍惜。

然而推崇和珍惜结果往往有两个:一个是在后世的很多年里,人们会对诗里的每一个字眼研究得很深,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光是这个“床”字,目前就已经有5种解读了,而且大家谁都无法说服谁;另一个是让一首名作成为了不容任何人质疑的神品,但凡有人提出它哪里有一点瑕疵,立马会被口水淹没。

对于第一点,笔者不想说什么,钻进某一个字眼里的去研究,本就是一些文史学家们的研究方向。至于第二点,笔者则完全不能接受。

作为一个一线教师,近日一位成都的中学生家长就来找我,说他家孩子因为一首诗被同学笑话,事情因杜牧的《泊秦淮》而起,我们先来读这首诗: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位同学提出的想法是,杜牧这首诗写得有失公允,他针对的是“商女不知亡国恨”这一句。他认为:商女们唱的歌曲,根本不是她们自己写的,都是教坊里的填词人写的,是为了迎合听曲人的喜好。但是杜牧却指责她们没有见识,没有家国情怀,还要唱《玉树后庭花》这样的靡靡之音。

这位中学生这样说,就是在为“商女”打抱不平,他认为杜牧对这类女子不公平。居然敢对这样一首入选课本多年的千古名作提出质疑,这位学生自然挨了同学的骂,就连老师都觉得他完全是在鸡蛋里挑骨头,是个杠精!说实话,笔者虽然也认为这位同学想得有点儿多,但并不觉得他提出的问题是毫无道理的。

首先我们先弄明白这首诗里两个比较难懂的词。第一个是“商女”,商女指的并不是商朝的女子,而是指杜牧眼前看到的普通的歌女。第二个是“后庭花”,它指的是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写的诗作《玉树后庭花》,他长期沉溺于享乐,江山将失时仍在宫中听人唱曲,后来文人们就把这首诗当成亡国之音。

理解了这些,我们就明白,杜牧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讽今诗。晚唐时,藩镇的拥兵自固、边患频频,敏锐的诗人已经看到了唐王朝的颓势,心中忧虑不已,但眼前的秦淮河边却依然歌舞升平,这怎能不让他觉得忧心?

这种忧心,显然不是冲着“商女”去的,商女何辜,不过也是卖艺悦人的可怜人罢了,他想讽刺的其实无非是两类人:一类是醉生梦死的士大夫阶层;一类是朝堂的贵人们。之所以非要写商女唱歌,其实就是诗歌里的一种曲笔写法,是为了达到以小见大、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事实上,有了商女唱歌这种画面感的呈现后,全诗的讽刺意味确实是加强了。所以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杜牧不但没有错,而且很高明。

但从道义上来说,商女确实是委屈的,这种委屈还不只体现在这一首诗里。自从杜牧这首《泊秦淮》火了之后,很多文人都仿过这个意象。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贺铸、王弈等众多文人都这样写。以至现在很多诗词赏析的著作里,对“商女”二字的解释也要加上一句:比喻没有家国情怀,醉生梦生的歌伶们。

杜牧是何等睿智之人,他怎会不知这事错不在商女?只是作为一个文人,他需要一个意象,需要对一类人进行形象的塑造,让诗作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他当年这样写,虽意不在商女,但最后这个“锅”商女们确实背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位同学为商女们打抱不平也没什么错。

还是那句话,杜牧这首诗毫无疑问是唐诗中的精品,从文学的角度来说,他写“商女”这个意象没有任何问题,他也没有错。但我们得允许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一首古诗,不能人家一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就用口水把人淹死,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