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沐甲骨风韵 品陶印雅情——青岛三十九中市北分校甲骨文校园文化节系列活动之“印”证诚信

青岛三十九中市北分校将甲骨文特色与陶印陶艺相结合,集书法,篆刻,陶艺制作为一体,多方面锻炼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近日,学校继“甲骨文书法大赛”之后,又组织了“甲骨文篆刻大赛”,比赛现场同学们个个大显身手,根据不同形状的陶片,结合自己的创意设计篆刻甲骨文。

从早期出土的陶器上刻划的文字以及纹饰、徽号等图形可见,文字几乎是与陶器同时期产生的,自此,文字与泥土便结下了不解之缘。用泥土制成的各种生活用品和装饰品成为原始文字与图形的载体。

从摔泥、揉泥,制作各种形制的印章、陶片到甲骨文的篆刻,再到素烧,上釉以及最后的釉烧,每一个环节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和探索。在陶片、陶印上刻制象形文字,甲骨文,篆书,姓氏图腾等等,对文字的演变以及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我校美术组杨璐老师是青岛市水彩家协会会员,也是青岛首个陶印(陶艺)研究中心负责人,开设了学校校本陶印课程。杨老师带领学生们不断地摸索各种形式,比如在碎陶瓷片上用釉书写甲骨文,然后烧制而成,破损的陶瓷片与甲骨文的完美结合,更展现出一种古朴,装饰,残缺之美。孩子们寓学于趣,乐在其中,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识读,书写,篆刻甲骨文,更领略了甲骨文独特的文化魅力。

以印章为载体与德育相结合。在早期,印章的出现还是一种承诺,诚信的象征。随着古文字与氏族社会的进化与发展,用陶印模复制族徽形制的图形文字,成为陶器制作者或拥有者的征信符号,成为一部分人或个人拥有私有财产的象征,演变到今天可以衍生为信文化,信文化是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经典,当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承和教育学生努力广为弘扬,我们在注重学生美术素养提升的同时也更关注学生的德育品质。

撰稿:杨璐

审稿:团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