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说话很值钱的人,都学会了这一点,嗯,太重要了!
今天在后台回复[猫叔晚安],我送你一个锦囊。
1
文化评论人韩浩月在他的专栏里写过一个故事。他说他有次去电视台录节目,和一位名嘴同台。
录节目之前,嘉宾们都在休息室里聊得热火朝天,只有名嘴一言不发,坐在一边安静地听,甚至显得有点木讷,大家都觉得很意外。
等到上了节目,他却像换了个人,唇枪舌战、咄咄逼人,一刻不停地参与着节目的讨论。节目录完,饭局上的名嘴又开始微笑不语,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韩浩月感慨地说:
“这才是一位完全掌握了语言运用密码的人,何时展示口才何时保持沉默,他都有着自己的节奏。难怪他成了名嘴,而我们只擅长用文字表达。”
让人想起在《奇葩说》上光芒四射的蔡康永。
有一次录完节目,他和罗振宇在后台聊到一本书,两个人看法不同,当罗振宇就要开始辩论的时候,蔡康永制止了他:
“我下节目就不辩论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相信你。”
擅长说话的人,通常并不急于表达自己,因为他们明白:说话只是为了倾听创造条件。
2
《欢乐颂》五美被困电梯的那个场景,把每个人的性格刻画得很到位:
大家心里都很害怕,有的彼此鼓励,有的分享零食缓和情绪,只有邱莹莹,大谈特谈电梯惨案,一边喋喋不休地说“电梯事故是死亡率最高的”,一边还在狭小的空间里上蹿下跳。
她没有看出有幽闭恐惧症的安迪已经快要晕倒,直到曲筱绡直接吼道:“邱莹莹,你闭嘴!”
海明威说得好:“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
TED有一期著名的《说话的艺术》,演讲者没有谈到说话的好处,而是总结了“说话的七宗罪”。
他说,八卦、评判、负能量、抱怨、推诿、粉饰夸大、自说自话,是沟通中最容易犯的错误。
我们花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五十年来学会闭嘴。
有的人说:和人交往难道不是应该不停制造话题,才能避免尴尬吗?
实际上,把天聊死的,往往就是那些滔滔不绝的自以为是。
“你今天穿这衣服挺好看的。”
“是吗?谢谢。”
“嗯,黑色显瘦。”
“……”
“我说话直你别在意啊。”
多少人把尖刻当直率,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大放厥词地进行伤害。
《生活大爆炸》里Sheldon无数次地被人嘲讽情商低,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一聊起天来就像做演讲,贬低别人表现自己,话里话外全是优越感。
在很多时候,如果没话说,真还不如什么也不说。
3
刘墉《说话的魅力》第一章就写到“‘无’的艺术”:
学写作的人应该先学“什么东西不写”,
学说话的人应该先学“什么时候不讲”。
“学会闭嘴”不仅仅是一种成熟,更是一种聪明。
三国时,曹植才高八斗、曹冲聪明伶俐,都比长子曹丕能干。一度想废长立幼的曹操,曾多次试探谋士们的想法。
有一次他单独召见贾诩,一再发问,贾诩都沉默不语。直到他生气责问,贾诩才简短地说:
“臣想到了袁绍和刘表。”
曹操恍然大悟,这两个人都因废长立幼,弄得儿子相残、国破家亡。
简单的一句话,就达到了相劝的效果。而话前的沉默,是为自己制造说话的环境。
杨澜在采访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时,问到他的成绩是否到达了父亲的期望,没想到林毅夫突然泣不成声。
原来当年年少的他忙于事业,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按照煽情的节目效果,杨澜本可以追问,但她却选择了沉默,安静地等林教授抒发完毕、渐渐平复。
有学者专门研究过杨澜的访谈中这类沉默用语的效果,显然比起某些尬聊要优胜得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反感那些分开后手撕前任的行为。
当张爱玲和胡兰成分手,她只寄了一封诀别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然后对这段恋情只字不提。
如果你一定要争个输赢,鲁迅说了:“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不说话,是更高级的反击。
4
微博刚刚火起来的时候,宋丹丹很喜欢发表观点,后来却很少写了。因为赵本山和陈道明都劝她少说,怕她言多有失。
“我觉得他们都是非常成熟的人,有自己的看法,我的个性也在慢慢转变。
我发现聪明人太多了……我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懂,只不过有话语权,说话吸引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所以我要学会闭嘴,免得丢人现眼。”
一个真正成熟的聪明人是,明明掌握着话语权,却选择缄口。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大作家们反而不喜欢说话。
因为真正有营养的东西是内化的、是自省的,它和沉默息息相关。
王小波说:
“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
杜月笙有一套自己的看人标准:一群人中最安静的人,往往最有实力。
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适时沉默,是学会说话以后,必修的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