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如何培养卓越教师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教育的融合促进了教育系统各要素的重组。人工智能正在赋能和形塑教育新图景,全方位赋能“环境、学校、课程、学习、教师、教学、管理、服务、评价”等教育教学要素,形塑教育生态体系。
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的特点发生了如下变化:学习环境智能化,为学生提供泛在的、自由的、建构的、协作的智慧生态环境;学校虚实融合化,学校成为实体学校与虚拟学校无缝融合的综合体。课程变革结构化,AI背景下的课程变革是结构性的,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形态、服务等方面。课程目标更加关注高阶能力,课程内容注重从标准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课程形态将支持全时空、全受众的泛在教育,课程服务的专业化将让课程外包常态化。教师人机双师化,教师的工作形态将发生巨大变化,AI将代理教师重复性工作,承担烦琐、机械、重复的知识性教学。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督促者、激励者与陪伴者。教学人机协同化,教学形态走向人机共生共存,人机协同成为教育教学的新常态。学习凸显个性化,学习变成一种自组织的课程与活动,AI推送面向人人的个性化学习,从而使大规模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成为可能。评价多元数据化,包括多模态数据、多维度监测、发展性多元评价机制等。教育治理智能化,智能学情监测体系的逐步建立使校务管理、学习支持和校园管理变得更加智慧。
总之,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育组织必然发生剧烈变革:以教学为链条的专业化分工;以课程为单位的教学体系重构;以服务为导向的组织机构变革;以技术为基础的学习环境再造;以数据为基础的教育评价变革。
人工智能正在创造教育的诸多“无边界”融通,推动教育走向结构性变革。AI对教育的变革是“大无大有”的状态或境界,从而形成一种“学校无虚实、课程无边界、课堂无内外、教学无上下、学习无时限、教师无校籍、学生无学籍”的新型教育新生态。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变革新图景,当下的教师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结构性挑战。外部挑战包括:综合大学试水教师教育;企业巨头抢滩教师教育;人民群众首选优质教育;社会用工选择双一流教育;许多互联网教育企业大举切入教育培训服务,等等。内部挑战包括:传统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在课程结构、教学范式、资源供给、质量意识方面存在一些顽疾,在现有模式下难以有效根除。更重要的是,现代社会对教师和教师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能力标准迭代。教师的能力标准要随着时代和社会需求不断迭代优化,教师的能力标准包含信息素养与学科能力“双核要素”。
教师角色重塑。教师的工作形态正在发生变化,在智能技术赋能下,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思维设计者、学习促进者、问题研究者、活动合作者、数据分析师、数字公民”。
人机协同机制。未来教育是人与人工智能协作的时代,人工智能一方面对教育提出了结构性变革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将赋能教育,让教育能够发展得更好。这些都需要教师学会与机器合作。
专业自主发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态势,倒逼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而这又主要是基于自主自觉的“自助式学习”。
课程教学变革。人工智能+教育或智能时代对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范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教学重心、知识升级及其教学范式。
教育服务业态。走向大规模社会化协同的教育服务方式,需要发生根本性变革,包括服务空间开放化、教学服务社会化、服务分工精细化、服务供给协同化、教师身份交叠化等,对当下的教师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面对这些新挑战,我们一定要培养智能时代的卓越教师。
建立新型发展愿景。教师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师范大学是智能时代卓越教师培养与成长的摇篮。面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时代、新图景、新挑战,针对时下教师教育存在的弊端或不足,我们要积极探索构建人工智能+教师教育新体系,培养智能时代卓越教师,造就适应新时代教育现代化需求的“大先生”。
建设教师教育学科。立足新时代,以问题导向为旨要,重点开展新专业或新方向、新模式、新课程、新理论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凝练人工智能时代课程与教学话语体系;明确新时代教师教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比如人机协作、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求解、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能力;从学校、课程与课堂发力,推进人工智能真正走进教师教育。
构建人工智能素养框架。明确教师应该具备的人工智能知识、人机协同思维、数据思维、人工智能教学应用能力等。同时,在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中,着力开展AI教学应用关键技术、AI与教学融合形态、教师AI教学应用素养等系列研究探究。
培养智慧教师。面向教育现代化,教师教育必须明确以培养智慧教师为使命。教师教育要从技术应用取向转变为设计思维方法取向,助力教师成为具有融合创新力的教学设计师。
重构教师培养模式。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正视教师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重构教师教育环境,创建虚实融合的智能教学环境。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推动教育教学环境的大规模升级改造,构建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相融合的新型学习环境,教学支持更具适切性,教学实训更具临场感和沉浸感。优化教师教育资源,形成多元开放的资源形态和供给。从学习环境到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创新教师教育资源供给形态,实现多元协同参与的供给模式。创新教师教育的教学模式,实现未来教师个性化精准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在学情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定制、精准的学习干预。以智能技术为依托,推进资源配置精准化、模式选择差异化、教师管理精细化、培训服务科学化。变革教师教育评价方式,建立综合性过程化评价机制。探索确立智能时代教师能力标准,提供更加多元的过程化教学评价。创新教师教育体制机制,探索新的管理体制、放权机制、用人制度、治理模式等。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让我们携手推动教师教育的现代改革,探索构建人工智能+教师教育体系,更好肩负培养智能时代卓越教师的新使命。
(作者分别系江西师范大学校长、教师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
《中国教师报》2020年10月14日第12版
作者:梅国平 钟志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