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豫

二里头出土的细腰乳钉美爵,约公元前21世纪的青铜器艺术已成熟至此,我们祖先真讲究。

2019.5.14-5.30,从安阳殷商到洛阳魏唐、登封、再到开封大宋,跟着历史年代走。

为什么想去河南一游?

迄今为止我的三本书都是为别人写的:

《金融人札记》为客户和学员而写,希望修正和厘清人们错误的想法,从而传递正确的理财观念;《九型人格与自我认知密码》和《自我教练:成为一个人》则是为配合课堂教学而写,便于学员复习。

三本书分别出版于2017.5、2018.3、2018.12,几乎是每年一本的速度,不少朋友说怎么你出书这么容易?我说其实每本书的准备都在十年以上,是过去十年工作和学习的积累和思考而已,那下一本写什么呢?

人生苦短,接下来想为自己写点东西,就是不一定会完成的《九型人格与国家/民族性格》(暂定),纯粹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没动笔,准备的过程辛苦又快乐,准确地说其实是一个学习过程,不断假设、提问,不断否定、发现自己的无知,不断地惊喜和沮丧,不断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又不断发现自己的局限。

如杨绛先生回答一位读者提问,“你的问题在于想太多而读书太少。”诚如先生言,许多问题随着阅读量增加就自动解决了,但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于是用杨先生的话自我解嘲自我激励着继续上路。比如: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除了家庭环境影响,不可避免地受到身处民族和国家的影响,那么不同民族和国家是否也有属于自己的性格,而这个性格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吗?

比如常常被人们提到的“国运”,如果对于个人来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国家/民族性格是否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国运?比如为什么近代史上中国总是屡屡跟现代资本社会擦肩而过?为什么中国拥有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长久的绵延不绝两千年以上的帝王专制统治,如果没有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爆发,还要延续多久?为什么我们发明火药那么早,却只是用来做鞭炮而没有应用于军火发明枪炮?发明指南针也没有用来寻找新大陆开疆拓土殖民他国……等等。

假设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国家/民族性格在很多历史关键时刻影响了国运,让我们走了另外一条路,那么探索国家/民族性格多大程度上、如何影响国运,就是一个让我无法放弃的问号,这个问号是一个大坑,也是一条充满未知风景的迷人小路,但并不是人迹罕至,事实上已有许多前行者的脚印,比如地理环境决定论,比如农耕民族和游牧、海洋民族的不同等等,虽然部分解答了我的疑问,但尚不足以说服我,而许多风景,如果不亲自走一遍,就永远停留在书本、明信片和屏幕上。

比如珠峰,没去之前于我而言就是世界最高峰,是8848,但当我去过大本营,近距离接触过,从此再看到或听到珠峰,在我心中涌起的就是第一眼看到珠峰在原地呆住,才明白什么叫“山在那里”;是绒布寺夜里翻来覆去不能入睡的缺氧头疼;是凌晨在没有屋顶的世界最高厕所里冻得麻木的屁股;是除了饼干和面包,用热水泡开的方便面成为奢侈的美味;是坐牛车上珠峰时跟赶车大爷快乐对歌,是路边稀稀落落的石绿地衣,是在海拔5300平地边走边喘走了两小时,喝一口潺潺流动的小溪雪水差点冰掉牙齿……

曾经旅行过的地方,再听到或者看到那个地名,心中涌起的感觉从此不一样。网上搜检到的资料,如果亲自去实地走一走看一看,感觉也不一样。

比如这次去河南,走到洛阳时想去看二里头和偃师商城遗址——据说是中国最早的夏商宫殿遗址,

导航说转车的地方倒是有个站牌,但上面一片空白,搞得我一边等一边心中惴惴,等了半天也没看到传说中的偃师7路公交车。

即使问路,偶尔经过的当地人都不懂我要去的地方是哪里,app不管用,茫然无助,举目无亲,从文明社会瞬间回到靠甲骨占卜出行的古远岁月。

总算有个好心的村民带我找到了“圪当头”,却只看见一片忙碌着推土机的工地,

天可怜见,居然碰见当地考古所工作人员,告诉我二里头遗址还没开发,现在不对外,我不死心问偃师商城遗址呢?回答说应该也还没对外,遂悻悻然回程。

如果还要问为什么要去二里头看夯土?

答案之一在洛阳博物馆二楼珍宝馆,看到这只二里头出土的细腰流线乳钉纹爵,长流尖尾,束腰平底,细长的三锥足鼎立,力量感平衡感美感具足,简直秒杀过去看过的一切青铜爵:

想想看,这是公元前21世纪的物件啊,之讲究,之雅致,之清秀,一叶落而知秋,一爵出而知商,从这只爵之精美绝伦就可以推想当年商王城整体的富贵风流,唉,汉民族的艺术成熟太早,现代人们追逐推崇的各种大牌奢侈品设计,敢拿来跟这只爵比比?

看青铜器学习什么是贵族气质,比如殷商青铜器铭文位置多在器物内壁等不易看到的地方,绝不使铭文外露,有伤器物纹饰华美。这样含蓄克制的审美,如今安在?

所幸归途不时看到史书记载的太学碑和汉魏古村落,话说当年赫赫巍巍繁华鼎盛的王城宫殿,如今荒僻得连当地村民都茫然不知,千年岁月弹指之间,真真是王朝更替风水轮流转,这样的旅程验证万卷书所说,让人穿越时光回到鸿蒙初开,当对尘世种种爱欲产生出离之心,不生执着,如歌词所唱“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这些感觉不到实地不会如此分明。

其实,去河南旅游,很多时候都是在看遗址和夯土。

比如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就是一个大的城门夯土遗址,特别震撼,完全要凭史料和想象去拼凑当年的图景,特别有意思。

洛阳周天子驾六博物馆保存完好,马骨看得惊心动魄,马车各种术语是极好的扫盲教育,足以遥想当年天子威仪:

比如:

大多数人到了登封,都是看完少林寺爬过寺后少室山就算来过了,少有人知道嵩山由少室山和太室山组成,路上遇到好多人都不知道旁边还有太室山,不知道嵩山有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群,遗产群啊,这就辜负了风景,错过了全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

错过了嵩阳书院那两棵

4500年高龄的将军柏,

站立4500年依旧生意盎然的将军柏

错过了“小故宫”之称的中岳庙门口的汉代“翁仲”石像,

和庙里近万棵欹侧险劲森然有姿,

让人流连忘返的古树,

38度高温下,唯有这些古树让我流连忘返

错过了嵩阳寺塔——全国现存最早的砖塔,

世界最早简体建筑;

错过法王寺两千多年的银杏树——

那是翻译《四十二章经》的高僧竺法兰手植,

洛阳白马寺有竺法兰墓冢。

还比如,无论是喜欢登山或怀古追远,但少有人在爬嵩山之前去逛逛嵩山地质博物馆,要知道整个嵩山就是一座地质博物馆啊,人们眼前的壁立山峰,脚下走过的沉默岩石,在在都诉说什么是沧海桑田:

今日中岳嵩山,曾经是嵩山海,经历过嵩阳、中岳和少林三大地壳运动,各种板块挤压火山喷发海水淹没岛屿,

如此五次沧海桑田,也就是由海中火山喷发堆积而成山,山又被淹没而汪洋成海,如此反复,每次间隔至少2亿年起,这也是嵩山被尊为五岳之祖的原因之一,

啧啧,动辄就是二三十亿年,三十亿年内五次沧海桑田,太古宙元古宙新生代,寒武纪三叠纪,Ar和Pt……

我们现在了解的太阳系寿命差不多是五十亿年,佛小乘经里面讲到一个世界成住坏空需要一劫的时间,一劫大概十二亿年,如果有了这样的认知准备,再去爬嵩山,行走在数十亿年山谷间形成的小道,感受应该是完全不一样的吧?

我去嵩山地质博物馆时,登记完身份证,工作人员起身说要去给我开灯——因为没人,于是那天下午我包场,看得那叫一个过瘾。

在那些20亿年以上的石头旁,博物馆里陈列的各种祖母绿矿石便不过尔尔,要不是腰酸腿疼体力还没恢复,真想再爬一次嵩山,重新认认那些石头……

建议从三皇寨开始爬山,历三个小时从塔林入少林寺正门,事实证明这条当地人推荐的路线比先进少林寺再爬山更好。不过大量的上下台阶非常累人,主要是腿酸,在客栈歇了两天才缓过来,

第一次理解了地质工作人员们餐风露宿生活里不为人知的乐趣,他们在崇山峻岭荒郊野外读着地球这本大书,是地球来信的破译者和朗读者,难怪有人说“嵩山是我师”。

我很喜欢这张背景图,一个人站在三十亿年以来各种地壳运动形成的褶皱面前,像微信开机时那个地球上孤独的人。

又比如,走到登封时我想去看王城岗遗址,一打听连当地人都不知道,折腾半天找到了也只见一片麦田,不甘心转悠到旁边玉仙寺跟看门人打听,说当年挖出来的文物都放在附近的观星台,遗址又重新填土种上麦子,将来开发再挖掘。

带我去的当地人说有什么看的啊,我说虽然什么都没看到,但和我没有来过是完全不一样的,我站的那片麦田,脚下曾挖出来公元前21世纪的城址,

我来过这段文字所描述的台地: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考古工作发现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东西并列的城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与八方村之间、颍河与五渡河交汇的台地上。

2002年—2005年,在王城岗遗址展开大规模的考古工作,发现一座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大城址。王城岗三、四期为公元前21世纪、王城岗五期为公元前20世纪,年代值均已进入夏的纪年范围以内。

来自王城岗的样本还确定夏代始年在公元前2070年,王城岗对于研究夏文化的学术价值得到进一步肯定。如历史上的夏代是信史,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应该到考古学文化中的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中去寻找,夏商周断代工程推定夏代存在于公元前2070-前1600年,即公元前21-前17世纪等,使夏文化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学历史都很熟悉我们的历史从夏商周开始,但是目前挖出来的地下文物,尤其是那些有具体铭文的甲骨和商青铜器,给出的物证最早也只能把我们的文明提前到商朝,此谓“信史”,夏朝只存在于传说和后人的文字,比如司马迁《史记》的“五帝本纪”,但司马迁是汉朝人,他也是走访整理民间传说和史实完成写作,夏朝的存在迄今依旧缺乏地下文物作证,尤其是迄今还没挖出来文字说明的夏朝文物,王城岗遗址给了人们接近“华夏最早的王朝”答案的一个可能,足以让人们激动。

我曾经亲自实地来过这片“台地”,在这片遗址上来回走过,想象着大小城当年的市声鼎沸,车水马龙,似与久远的时空发生了某种链接,这种感觉难以言传。

以上种种,是我想要踩着前人有一脚没一脚的足迹走一遍的原因。

比如:关于民族性格的定义,百度上如是说:

民族性格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该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所以通往民族性格的路上,第一个景区叫做民族文化和历史,一个人终其一生,能搞清楚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已经很不容易,还要搞清楚各国民族文化和历史?吾生也有涯,可能吗?

可能的,无限接近答案总比从来没有走近要好,而且,万一呢?许多风景,如果不上路,永远不知道妙在何处。

但绝对不是单纯的上路,出门要带盘缠和资粮,旅行要做功课,风景们都准备好了,旅人们来或不来,它们都在那里,而旅人准备好了吗?

我问自己。

比如看洛阳龙门石窟,作为游人,石像美学、隋唐史、佛学和书法修养如何?

龙门大佛确实震撼,07年去敦煌石窟开启我的石窟情结,17年去麦积山石窟,19年来龙门石窟,下一站希望去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最震撼其实还是第一洞古阳洞,因为若练龙门十二品,“一生无靡弱之病”(康有为语)这些字让人明白什么是“落笔惊风雨”,笔画间似隐隐有金石铿锵之声。

我准备最充分的大概是少林寺,那是源于童年看过的电影,

少林武僧练习一指禅留下的树洞

唐王李世民的亲笔签名

寺庙里练功的孩子,想起童年时也曾有过离家出走少林学武飞檐走壁行侠仗义的梦想......

少林是禅宗祖庭达摩面壁处,嵩山星空下禅宗“少林音乐盛典”值回票价:谭盾的音乐和黄豆豆的舞蹈超级精彩,实景舞台让人回到罗马剧场,回到莎士比亚,回到汤显祖,回到李渔和袁枚,换场时抬头,只见随夜色加深天空星星益发繁多璀璨,群山环抱的露天剧场音响效果不输城市里大剧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顺序是万卷书在前万里路在后,讲的就是旅人应该做的准备,万卷书就是万里路的导游手册,我真正明白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呢?大概是95年第一次去北京?

从北京回程火车上,邻座问我在北京玩了哪里?我照例说故宫啊长城啊颐和园啊,那人问我什么时候去的?我说大白天啊,然后他说了一段话,大意我一直记到现在:故宫的历史主要是明清两代为主,最好黄昏的时候去,感受紫禁城里的人们一生与世隔绝的爱恨情仇,沉闷和绝望,而长城,最好选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感受古战场的肃杀和悲壮苍凉……

大概是07年第一次去敦煌?

准备出景区时偶遇“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院长带着清华美院的学生在临摹和修复壁画,我在旁边听他们讲那些因年深日久而风化脱落,露出来更早年代的壁画风格之间的传承和失落,明白自己走马观花看漏掉许多洞窟真正的风景,说走就走的旅行往往因仓促出门没有做足案头功课,辜负了那些披着历史风尘的美景,入宝山而空手回,有点像陈丹青先生游记书名《无知的游历》,年近六旬的他跑去俄罗斯看那些他十几岁时在画册上见过的油画真迹和大师故居,我好像能理解他心里的那种亲切和震撼。

世界是更大的书本,旅行,是一种自我成长。

十几岁时喜欢一切雄浑辽阔偏远险要的自然景观,要攀登奇峰峻岭,爱穿越大漠边关,不屑园林的小山小水和胡同巷子老街的市井烟火,不耐寺庙道观千篇一律的深红山门钟鼓大殿藻井飞檐泥塑木胎......

开封:大相国寺天下雄

但改变往往就在瞬间,旅途上一位陌生人的点滴交流,一次热爱自己专业的资深人士的讲解,就能让你重新看这个世界,重新看自己,以前那些很少涉足的地方却成为从此旅行必进:

必先去当地博物馆,犹如看书先看作者简介,博物馆就是一座城市的背景简介,成长故事,而读过的诗词,可以让人跟着季节和时辰去走近风景,毕竟同一座黄山,四时风景殊异,雨西湖不同晴西湖,明前茶和雨前茶不一样,少年听雨和壮年、暮年听雨的心境也是天上地下。

道理明白了,但因为手头事多,直到出门前一天还在整理学生们的毕业论文,这次去河南依然功课做得不足,只能在路上恶补:

除了看风景逛博物馆,每天晚上回到旅馆努力啃书,去下一个目的地的车上抓紧时间听音频课,还要不时百度搜检资料,与其说是旅行,不如说是出门学习半个月,但我希望,跟着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文人们的足迹,每一次游记就是一本书读后感,成为以后旅行的常态,兜兜转转,总算回到了我以为旅行的真正本质——学习新知就是最好的放松和奖赏。

郑州博物馆讲解员在讲解东方维纳斯之“曹衣出水”,荥阳出土的石像衣服如刚从水里出来紧紧贴在身上,显出曼妙线条。这一组石像为我深爱,无论身形衣饰发髻、面容神情气质,毫不逊色希腊雕塑。

在河南的最后一夜,

开封鼓楼

我正在天台悠然荡着秋千吃着瓜,漫不经心看开封城里高高低低旁逸斜出的亭台楼阁画角飞檐,忽觉脸上一凉,点点滴滴,淅淅索索的,干旱缺水的河南竟下雨了,喜之不尽而叹,这一趟走了半月,不管爬山看城总是骄阳似火,准备离开了,居然有点像电影里离别镜头,伴随着湿漉漉的雨水雾气,舍不得进屋,仰起脸继续吹风,直到雨大了一点才万般无奈地起身,还是不想进屋,就站在屋檐下深呼吸胡思乱想:

一千年前“八荒来凑,万国咸通”大宋开封的雨,两千年前孟子见魏惠王时大梁城的雨,是怎样的呢?

2019.6.12于上海柔慈阁,河南归来近半月

开封铁塔——建于公元1049年(北宋皇祐元年)的开元寺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通身褐色琉璃砖镶嵌而成,浑似铁铸,又历经地震、水淹、侵华日军炮火而不倒,故被称为铁塔。

附河南美食住宿出行等:

美食:我最喜欢的荆芥,回来后买了种子在院子里种下。

河南住宿:

上一次做背包客还是07年,多年不混江湖,每天必洗衣服的强迫症每到一地必买小盆,最爱各地青旅都有可以晒衣服的天台。推荐一下这次路上办的旅行黑卡,折扣给力,适合经常出门的驴友。

虽然我已从住多人间床位背登山包退化成住单间、拖拉杆箱的伪驴,但还是会做背包客应该做的事情,比如退房时拆下枕套被单抱到天台洗衣机旁,禅修时也是如此,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更好。

河南人:

第一次来河南,对河南印象很好,从安阳、洛阳、登封、郑州到开封,一路上遇见的河南人,无论大人小孩包括公交司机都非常热情友好,好到只是听见我跟客栈老板打电话就主动为我介绍怎么坐车,还帮我留意站名,提醒我不要坐过站,给我推荐景点的介绍和实用建议,特别温暖。这样的人情味能够相提并论的大概就是贵州,让我整个行程心情都很好,深深感受到中原人民的雍容大气。

河南出行:

除了洛阳公交不能刷支付宝扫码支付,其他城市公交和景点基本都可以做到扫码支付,无现金出行。

作为游客,每天出门其实脑袋里都要回想从前的地图。还特意去请教某位自称地理好的同学,图中的散关是不是陆游诗里的“铁马秋风大散关”......

(0)

相关推荐

  • 一个大三学生的寒假旅行

    我叫王怀远,一名沈阳的大三学生.作为辽宁文保志愿者团队的一员,对古迹和文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前不久用了16天的时间对"冀.晋.秦.豫.京"五省市进行了访古之旅. 这次旅行让我增长了见 ...

  • 河南赋  赵庆尧

    ​ 河南赋  赵庆尧 异彩河南,神韵中原.史悠文萃,厚重经典.灵光四射,珠玑璀璨.伟伟黄河兮,母乳醇香.悠悠淮水兮,玉液甘甜.莹莹兮礼仪斯地诞生,浩浩兮国家于此兴现.灿灿兮人类发祥址,煌煌兮华夏文明源 ...

  • 抗战时期河南大部分被日军占领,河南博物馆如何保护文物不被掠夺

    文史经典碎读 每天10分钟,读透文史,看懂经典! 公众号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4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分钟 河南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夏朝到宋朝,我国 ...

  • 文游豫坡!跟着这位才女的文字一起走进3A景区豫坡生态文化园,了解古酿之法

                              (本文作者周姝芳行走于藏酒洞中)       匠人酱心·浓情豫坡                       文/周姝芳 走进豫坡老基生态文化园,置 ...

  • 行走天下 ▏人文武汉豫冀鲁皖八日游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人文武汉志愿者团队的跨地域交流寻访活动,多年来一直在卓有成效的进行着.然而2020年一场疫情使本应在春节后成行的人文寻访交流活动推迟到了国庆.也是因为疫情,本是一次城市之间的文保交流,改成了途经四省十 ...

  • 鲍海涛 | 豫游散记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卷一|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 ...

  • “鲁豫有约”五日游——微山湖

    心旅程老年团推出了鲁西南+河南全景五日游.因为此线路含有少林寺.白马寺.龙门石窟.开封清明上河园,所以我马上报了名. 7月8日7点出发,第一站滕州的微山湖红荷湿地公园.因小时候在滕县待过三年多,所以听 ...

  • “鲁豫有约”五日游——开封

    昨天来开封住下,今天游览的项目,一是按照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园内气功.杂耍.戏剧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最最精彩的当属马技表演" ...

  • “鲁豫有约”五日游——嵩山少林寺

    昨晚住宿登封,距离嵩山少林寺不足半小时的路程.   嵩山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少林寺始建于北魏时期,占地约57600平方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自诞生伊始它承载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弘扬 ...

  • “鲁豫有约”五日游——龙门石窟

    7月10日上午参观嵩山少林寺,下午来到了龙门石窟. 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石刻艺术宝库,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

  • “鲁豫有约”五日游——洛阳白马寺

    下午从龙门石窟回来我们直奔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创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 ...

  • “鲁豫有约”五日游——云台山

    第四天的游览项目是云台山,早上7点出发去红石峡.红石峡景区是云台山旅游景点的精华,它集泉瀑溪潭涧诸景于一谷,融雄险奇幽诸美于一体,被风景园林专家称赞为"自然界山水精品廊".全程为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