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猪的进城之路

猪肉涨价是近来街头巷尾逃不开的热点话题。

数据显示,与1月末的10.8元/公斤相比,8月20日全国生猪均价达到了24.4元/公斤,22个主要省市的猪肉均价也由18.54元/公斤上升到36.05元/公斤,涨幅近乎翻倍。然而,涨价归涨价,食用猪肉的安全性能否获得保证?涨价后的猪肉是否会招致问题产品“浑水摸鱼”?

《IT时报》记者通过食品追溯体系来一探究竟“猪肉的进城之路”。

追溯码形同虚设

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开的标准化菜市场名单目录里,除去停业、拆迁、改造和不达标的一部分,总数尚余872家,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的崂山菜市场就是其中之一。

9月10日下午3点多,风雨欲来的天色逐渐变得昏暗,崂山菜市场内也显出几分冷清。1800平方米的空间里,人气基本集中在售卖蔬菜、家禽和鱼类的摊位上,一位卖鱼的摊主直接将地面当成砧板,把一条扑腾个不停的大鱼扔在地上砸晕、并宰杀。走到靠墙的尽头处,才是肉铺的所在,只是在这个时间点,并没有多少大叔大妈光顾。

数位肉铺的摊主都向《IT时报》记者表示,现在猪肉的零售价已经涨到了25元一斤。可是一说到能否追溯高价猪肉的来源时,一位女性摊主表示,“扫一扫”也许能行。

一个肉摊的墙上贴有“上海追溯”的二维码,扫描关注公众号后在“追溯查询”一栏里输入20位追溯码或者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对食品进行溯源,譬如其中一位摊主另外提供的“肉菜追溯码”,在这个肉菜追溯码上还标有“上农批”的字样。

“扫了这个码,别说猪肉是哪里产的,就连它吃的是什么饲料都能查出来。”另一位摊主自信地表示,“死猪是不能在市场上流通的,哪怕做成肉松都不可以,一定要掩埋掉。”他指着一块白色的肥肉表示,如果是死猪,那它的膘就该是红色的。

可惜,待记者反复扫描追溯码,手机上显示的始终是“无法打开网页”,没能成功给眼前的猪肉溯源。

根据《上海市标准化菜市场追溯系统运行管理办法》,标准化菜市场管理者与销售猪肉、牛肉、蔬菜、水产、粮食等商品的摊位经营者签订经营合同时,应将追溯系统使用要求相关条款加入合同。及时、如实登录摊位经营者档案信息,督查摊位经营者追溯系统相关商品流通服务卡的办理,无卡不得经营。

上农批追溯体系清晰可查

上农批,即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是上海市最大的综合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早在2015年,上海首个肉类电子结算模式就已在上农批落地,作为上海市政府“菜篮子”重点工程。每个入驻的牛羊肉经销户都会获得一张IC卡,所有的进出交易全电子化结算,形成上至牛羊养殖单位或个人,下至终端消费者的交易信息链,确保全交易过程可追溯。

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覆盖大型批发市场、连锁超市、标准化菜市场和肉类屠宰加工企业的一个产品信息可追溯系统。具体来说,它是利用集成电路卡(IC)、无线射频识别(RFID)、条码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采集、处理、传递产品信息,并通过中央、省、市三级政府管理平台汇总信息,建立覆盖加工、批发、零售等所有流通环节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是由商务部和财政部在2010年10月正式启动的一项民生工程,其主要目的是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为食品安全监管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