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澎原创散文丨吃饭的境界
吃饭的境界
文/吴澎
天天吃饭,随年龄渐长,心有感悟,遂乱写几句,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
吃饭最初的功能自然是提供能量与营养以维系生命,这一点,是吃饭的最低境界,人类与动物无异。
吃饭的第二个境界是其社会效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饭局。中国人的生老病死、迎来送往都会用饭局做媒介,通过饭局来办事、解压、造势、疏通关系。
吃饭的第三个境界是养生,通过食疗滋补身体。我们这些食品专业人士的本职,就是研究哪些食品让人喜欢吃、吃了有益健康。现如今全社会都在讲究这个,不管是写字楼里的白领还是退了休的大妈,提到减肥、降糖、除湿……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经验,都能讲上一两段理论。各种媒体上都是养生讲座,我也不能免俗地被邀去做节目,把现在研究的科学理论转换成生活中的油盐酱醋,今天去指导糖高了盐低了,明天最新的科技论文发表后又根据所谓的客观数据去讲要吃肥肉了、不能缺盐了,类似西医。到了要知天命的年纪却感觉还是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更有价值,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体系,吃什么喝什么都会在你体内有一个协同的作用,别人管用的食疗对你不一定起作用,都有个体差异。
吃饭的第四个境界是当美食家,也就是平常我说的“有文化的吃货”,这个不仅要会吃,还要会品、会说、会写,不仅能在海参鲍鱼中吃出食材是否新鲜、吃出火候佐料,还要能在白菜豆腐中吃出文化、吃出人生感悟。
吃饭的最高一个境界又回到吃本身,不是我们日常强调的那般去享受环境和服务,去交际去应酬,而是全神贯注于食物本身,调动全身心的感官去体味食物带给你的每一点触动,通过吃这些吸收了天地日月精华的生命来感悟大自然万物的融会贯通、生生不息。人类通过动植物的生命维持自己的生存,又通过自己的劳动让它们一代代延续下去,人死后葬于土中再去滋润更多的生命,不问前世今生谁是谁的宿缘,只是活在正在品味的这一刻,感受食物与身体的交流,感受生命受到的滋润。
佛说不如吃茶去,俗人说且来吃饭,不拘哪种食材,不拘哪种形式,你与食物互相感受到了,就是吃饭的最高境界。
生活如此复杂,我们需要好好吃每一顿简单的饭。
生活如此简单,我们不过是需要用心感受去好好吃饭。
【作者简介】吴澎(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诸多社会专业团体副会长及理事。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夏威夷大学、英国皇家农业大学访问学者。多家国际核心期刊论文的审稿专家、特邀撰稿人。从事食育、女性修养、家庭教育等教育培训工作。出版畅销书籍《女人的魅力圣经》《好妈妈成就好孩子》及专业书籍二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