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常见却难治,京城大医喊你来“抄作业”
小编导读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病症之一。然而,胃痛却很难治,因其病因多样,且既可以作为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其他疾病中的伴发症状。所以,各个医家对胃痛的治疗也有很大差别。今天要给大家带来民国时期京城最杰出的大医家——施今墨、孔伯华、汪逢春关于胃痛的治疗方法,让你一次性学个够!
一 孔伯华先生
孔氏认为胃病的病因病机,在内为饮食不节,邪气侵袭,导致胃失和降,气机郁滞,致使水变为湿,谷形成滞,于是气滞、湿阻、食积、火郁、痰结、血瘀诸疾患均可发生;在内为情志怫郁,或肝阳升发太过,或疏泄太过,从而出现诸脾胃病的症状表现,尤其强调肝脾的关系,“脾胃有病必系于肝,肝病必系于脾胃”,在治疗上重视调畅气机,因势利导。如对胃脘痛之寒者,用吴茱萸、干姜、乌药等温之;气滞而痛者,多用乌药;肝旺克土者,以旋覆花、石决明等镇肝气,杏仁、紫苏子等降气以增抑肝之效;虫痛者,加乌梅、雷丸等杀虫安蛔之品。
二 施今墨先生
施老素有擅治脾胃病的医名,对胃痛的辨治颇有建树。在辨证上,注重四诊合参,并结合西医对疾病的认识,增强对疾病的诊断和定位,在治疗上又根据中医证型谨遵病机,力求方证相合。如在久病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立法用药不仅注重中焦脾胃,还根据病情着重于肾;对饥饱失常、劳役过度导致的胃脘痛,注重寒热虚实的病机,对寒者以附子理中汤、二姜丸等温散寒邪,并合旋覆代赭汤降逆止痛,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施氏在胃痛的治疗中,不离“寒宜温,热宜清,实宜消,痛宜通”之大法。溃疡病易见寒象,常用方剂如良附丸、姜附汤、理中汤之类,习用药品有荜茇、吴茱萸、刀豆子、附子、肉桂、蜀椒、荜澄茄、草豆蔻、干姜等;若胃中有实热,常用方剂如三黄石膏汤、龙胆泻肝汤、三黄泻心汤之类,习用药品有栀子、知母、生石膏、龙胆、黄芩、黄连等;久病者多虚,常用方剂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之类,习用药品有参、芪、山药、莲肉、白扁豆、芡实、薏苡仁、生谷芽等;饮食不节者,常用方剂如保和丸、木香槟榔丸类,习用药品有枳实、枳壳、槟榔、神曲、鸡内金、厚朴、陈皮、山楂、炒麦芽等;“不通则痛”,通有通气、通血之别,亦有寒通、温通之分,胃脘痛治宜温通,常用方剂是正气天香散、沉香升降汤、九气拈痛散、手拈散等,气分药品有伽南香、檀香、藿香、丁香、香附、乌药、陈皮、厚朴、砂仁、豆蔻等。血分药品有乳香、没药、延胡索、丹参、五灵脂、三棱、莪术、三七、红花、桃仁、蒲黄等。
三 汪逢春先生
汪逢春先生临证注重后天脾胃,非常重视调理脾胃功能,并强调对气机升降的调节,这一思想体现在汪氏临证诊疗之中。对脾胃病的治疗,汪氏结合西医中对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认识,在临床中相互结合参照,对胃痛的病因病机有更加全面整体的把握。其临床辨证精微,治方灵活,常用淡附片、淡吴茱萸、淡干姜、鲜煨姜温中;用党参、薏苡仁、炙甘草、连皮苓、秫米等益脾气,补脾阴;用焦苍术、川厚朴燥湿健脾;用木香、枳壳、新会陈皮、香橼皮、玫瑰花、鲜藿佩芳香化浊,疏肝和胃;用砂仁、白蔻仁醒脾开胃;用生熟谷麦芽、槟榔、鸡内金化滞和中;还常常喜用成药如左金丸、枳术丸、越鞠丸、香砂养胃丸、附子理中丸等入汤剂同煎以加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