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问”之7:我不喜欢她为什么又忍不住关注她?
◆ ◆ ◆
答: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心理投射现象。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投射(projection)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一个人通过下意识地否认自己认为不好的思绪、动机、欲望、或情感,而将其赋予外部世界,通常是其他人。由于投射允许表达那些得不到意识承认的无意识冲动或欲望,因此它能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常常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你明明很讨厌某个人,但是你总是会忍不住关心他(她)的一言一行,比如她今天穿什么样的衣服,挎什么样的包,用什么样的手机,和谁在一起等等。特别是那些看起来资质和你差不多的人,可是他却拥有很多你一直想拥有却一直不敢或不能拥有(源于创伤)的某种能力或特质,比如他(她)可以很自然大方的和异性谈笑风生,和领导可以顺畅没有阻碍的沟通,又或者他(她)穿衣打扮大胆而时尚,能大胆追求自己喜欢的异性……而你却不可以或做不到,所以你特别讨厌他。讨厌他其实是讨厌你自己,痛恨自己为什么做不到,痛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拥有。甚至她(他)某些你嗤之以鼻、成为你饭后谈资的糗事,比如婚外情也可能是你羡慕嫉妒恨的地方。这种人有可能有点像你的兄弟姐妹。小时候如果你觉得爸妈更爱哥哥、姐姐、弟弟或妹妹,你会觉得自己不如他们,哪怕自己做的再好你还是对自己不满意。你对兄弟姐妹的羡慕嫉妒恨因为没有机会表达或者认为自己不可以有这样的情绪而被压抑了下来。但这些情绪并不会消失,它会通过一种扭曲的方式——投射,来表达。
所以如果你的内心里有自己不愿意承认的需要、欲望、情绪情感;或者不敢看到的内心感受都有可能投射到对方身上。有的时候你更乐意看到你讨厌的人出现状况,这时候你心里可能会暗暗高兴,还很想听到有关他(她)的更多坏消息。当然如果太惨的时候,你心里还是会有点同情或于心不忍的,因为你对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爱恨交织。所以,讨厌和喜欢是同一回事。越讨厌或喜欢的人,越容易引起你强烈反应的人,也一定是越接近你内心的人,关注他也就是关注你自己。
另一种可能是,你关注他是想引起他对你的关注,希望得到他的认可。而他可能一直不以为然,然后你就更讨厌他,虽然讨厌却放不下对他的关注。这种情况一般可能出现在你对权威人士的感受上,比如上司或老板。这样的执着大多是源于我们小时候的创伤,也许你小时候一直想要引起你的重要他人(一般是父母)的注意和肯定,但由于兄弟姐妹多;或者父母忙于工作;又或者他们忙于自己的情感追求无暇顾及你的感受和需要,心里对父母的怨恨和讨厌就可能投射在你的人际关系中。解决之道就是要回到当年你和父母的爱恨交织中,去经历和穿越一直无法对父母表达的情绪。
还有一种可能你是真的讨厌对方,比如讨厌他的自以为是、自私自利、装模作样、卑鄙无耻等,或者讨厌他的不争气、不自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又或者你讨厌他紧张易怒、焦虑不堪、很没用……这些特质都可能是你自己身上有,但是你的头脑(意识)并不知道、更不愿意承认的部分,这些未被我们意识到的阴暗和弱点就会很自然的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样的投射会让你既可以间接讨厌自己又不至于太痛苦。
不管是哪种情形,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不管你是喜欢还是讨厌他,他都能照到你未被满足的需要、不敢正视的欲望。自我厌恶、自我嫌弃、自怜、自卑还有自我痛恨,这些都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最想逃避和否认的部分。然而唯有面对这些人性的阴暗与脆弱,才能将其转化成光明,还我自由身心,不会被它们牵着鼻子走。
所以,如果你的身边出现了一个让你特别讨厌或特别喜欢的人,那就要恭喜你了,你可以借助他(她)这面镜子去照照自己,也就是往自己的内心看,这会让你离自己更近一步。离自己更近的好处就是你不需要用更多的能量去遮掩你讨厌自己的部分,这样可以将更多的能量解放出来去做更有意义和有效的事情,同时让你活得更轻松自在。当然要走到这一步并不容易,除非你愿意开始改变。
其实我们和周围所有人的距离就是我们和自己的距离,惟有与自己和解,才能与他人和解,学会宽恕自己才能学会宽恕他人,也可以借助宽恕他人来宽恕自己。当然如果你暂时还没有准备好或还没有资源来面对自己,如果将被自己压抑的、不想承认甚至完全排斥的部分投射在另一个人身上会让你好过点,那我一样祝福你。当你准备好的时候,就是你收回投射为自己负责的时候。
最后,用著名诗人鲁米的那句话做结束:“有一片原野,它位于是非对错的丛林之外,我在那里等你。”
让我们一起走向心灵自由之路,愿你平安、喜乐!
回答者:罗艳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王敬伟宽恕疗愈导师班学员;
> 龙岩某中学资深心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