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学习:重“整体”,能“深入”

(此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10期)

[摘要]
群文学习要使群文形成“整体”。应用一个学习主题来统摄群文,使其方向明确、内容集中。然后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让学习活动有逻辑、有层次地开展。群文学习还要努力走向“深入”。设置开放式学习情境,提供有一定高度的学习任务,并从评价角度要求、督促学习过程、成果。从而引导学生突破原有认知经验,发现新内容,提升思维水平。
[关键词]群文学习;整体;深入
之所以提倡“群文学习”,就是要克服单篇教学相对零散,难能形成整体合力的缺陷。如果群文学习只是让学生学了一篇再学一篇再学一篇,那实际上还是单篇学习。且可能会因受限于课时,使教学“沦落”到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的状态,其效果也许还不如单篇学习。群文学习要做到内容集中,就需要用一个“学习主题”统摄,使群文能从不同角度指向同一学习方向。同时,要努力防止“旁逸斜出”,要努力删减“旁枝末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相比“单篇”,“群文”的优势在于文本容量大、样式多,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大的发挥、发展空间。群文学习更应该设置“开放”学习情境、“弹性”学习任务,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留足时间、空间。同时,也要求学习任务要有一定的高度,不要总是局限于“跳一跳够得着”,它也可以是“沿着树干爬得上摘得到”“搭着梯子够得着”等。因为学生有“群文”材料,有时间去思考,有团队协助,有老师指导,甚至可能还有其他“黑科技”加持。止于“跳一跳”,有可能反而会因为其挑战性不强,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希望的是,学生在多文本的阅读、比较、梳理、探究中,能突破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新的内容,进而提升思维水平。就梁老师这个课例看,群文学习的主题提炼、内容组织、任务设计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02课例
寻人不遇
——李白诗歌整合教学实录
梁晓静
【设计思路】
古诗词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文化魅力自然不必赘述,而难点就在于如何消除学生和诗词之间的隔膜。基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起点,我对统编教材中的85首古诗词进行归类整理并分析,找到了内在逻辑关系——重复出现的诗词作者有15人,又以李白(6首)、杜甫(6首)、苏轼(4首)、辛弃疾(4首)四位诗人的作品选录最多,因此,我确定以“唐宋诗词名家”为中心进行古诗词整合教学。
李白(701-762)一生绕不开一个关键词——漫游,一生61年,首次出蜀游历时间为725—742年,长达17年;第二次游历则发生在“赐金放还”事件之后,时间为公元744-755年,长达11年。这节课是李白诗歌整合教学课的第一篇章,整合篇目为《峨眉山月歌》(七上)、《渡荆门送别》(八上)、《山中问答》(课外),《南陵别儿童入京》(课外),课内外诗词兼而有之,我们沿着李白初次出蜀路线图行走,吟诵、品鉴、知其人、品其诗,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致敬名家经典,明确学习任务
师:前不久,我读了一本书《寻人不遇》,美国当代作家比尔·波特创作这本书的时候已69岁,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南下北上,踏遍千山万水去拜见心目中的伟大诗人,他曾到曲阜拜谒孔子,到济南拜谒李清照、辛弃疾,到四川江油李白成长地,到成都拜谒杜甫,到湖北拜谒孟浩然,比尔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朝圣中国诗人,寻访中国诗歌文化,那么,今天我也想和同学们一起以这种方式拜谒中国诗歌第一人李白,读题目——
生(众):寻人不遇——追随李白而行。
师:我们这节课要做两件事:第一,吟诵李白诗歌;第二,品鉴李白诗歌。
二、以吟诵的方式拜谒李白
中国古代文人漫游极其普遍,而能把漫游成就化的却寥寥无几,李白就是其中一位,李白平生62岁,除却少年时期和安史之乱后的流亡生活,竟有长达28年的游历生涯,请同学们看这幅李白初次出蜀漫游路线图——
屏幕显示:(PPT动画,清晰可见李白由四川江油——会稽的漫游路线图)
师:同学们可以想一下,小学至今你学过的李白哪首诗歌写于这次漫游途中?
生:《静夜思》?
师:是的,写于726年扬州时期。
生:《望庐山瀑布》?
师:写于江西九江时期。
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728年写于武汉附近。
生:《望天门山》?
师:写于湖南时期。看来同学们对李白的诗歌还是非常熟悉的,那我们首先就跟随李白行至渝州,725年李白在这里创作了《峨眉山月歌》,此时的李白年仅24岁,同学们先读一下这首诗——
(生抑扬顿挫读诗)
师:同学们的声音铿锵有力,哪位同学谈谈你对这首诗的了解。
生:这首诗是李白初次出蜀时写的
师:同学们知道李白此行目的吗?
生:想要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建功立业。
师:李白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天下太平。李白不仅想建功立业,还希望尽一己之力使百姓和乐。这是他出蜀的目的,也是他的政治理想。
生:原来如此。
师:一幅千里蜀江图向我们展现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那首先我们尝试用吟诵的方式来拜谒李白。同学们了解“吟诵”吗?
生:老师,是不是唱诗?
师:我再给你补充一点,是用平仄的方式来唱诗。
屏幕显示:(此处采用的吟诵方法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蒋文祥老师)
中国传统韵文吟诵口诀
一二声平三四仄
入声归仄很奇特
平声低长仄高短
韵字出现要突显
二四六处要分明
反复斟酌动真情
师:同学们把口诀记下来。入声是比较特殊的,有专门的字库,平声读起来声音低长,仄声读起来声音高而短促,韵脚部分需要比一般的平仄音延长或缩短三倍,每一句中第二、四、六处需要比普通的平仄音延长或缩短两倍。
(生做笔记、批注)
屏幕显示:
(师示范,学生模仿)
师:我觉得吟诵非常适合集体来,大家一起。
(生一齐吟诵,效果很好)
师:我特别喜欢听这起伏声音中的美感。同学们能否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生:老师,我觉得在吟诵中仿佛我也跟随李白快速行船,这短短四句诗中就包含了五个地名。
师:这位同学真具有发现的眼光,一首绝句,连用五个地名,仿佛我们也跟随李白乘船渡江,也能感受行船之快,那我想问同学们,古代的船只真的有如此快的速度吗?仿佛一夕之间就可穿越多地。
生:我觉得,这是李白的心情使然,他想要离开家乡去看看外面世界的迫切心情让他觉得行船之快,我从中读出一种快乐,一种洒脱来。
师:分析的真好,这是李白的率性使然,但是这首诗中除了快乐洒脱外,诗人还抒发了什么情感?
生:思乡之情,“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这个“君”,是家乡和亲友的代表。
师:是啊,同学们,这种辞亲远游的矛盾心情始终伴随着李白。
三、以鉴赏的方式拜谒李白
师:李白一路从江油到三峡至荆门,即今天的宜昌,创作一首《渡荆门送别》,我给同学们提供四条鉴赏思路,同学们可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解答。第一,请从地理学的角度解读颔联是否符合逻辑;第二,请从艺术手法角度赏析颈联;第三,请从炼字角度赏析颔联;第四,请赏析作者表达的情感。
(生思考,小组讨论中)
生:我们组想解答第一个问题,颔联是符合逻辑的,此时的李白乘船出三峡到荆门,荆门是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我们常听到一个词“长江中下游平原”,也就是说,从荆门之后山逐渐变成平原,江水也一路东流入平原,所以诗中说“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师:真让我刮目相看呀,同学们中还隐藏着地理学小博士呢!我再拓展一点,到八年级我们会学郦道元《三峡》,其中就有:“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你看,这写了三峡的地理特征,重岩叠嶂,而且李白成长地四川江油也是高山林立的,比如《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初次出蜀的李白,一直生活在高山之中的李白,此时乘船见到平原,他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一种新奇的感觉。
师:非常好,那带着新奇的感觉,哪个小组想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颔联?
生:我们小组觉得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好像电影镜头一样,群山和平野平移而动,特别有画面感。还有“入”字,读来似乎有一种长江摆脱了束缚一泻千里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兴起万丈豪情。
师:经过同学们的鉴赏,颔联所描写景色的动态感,还有作者表达的豪迈意境一下就出来了。
生:我们想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一下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虚实结合,写出了江水平静,明月的倒影如同从天而降的明镜一般,云彩构成海市蜃楼。
师:这是李白诗中常常出现的奇幻想象,这种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诗歌特色之一,但是此诗不是写荆门送别的嘛,那为何又写月和云?
生:写如此神奇的月影和云彩是为了衬托渡过荆门之后的辽阔,因为在三峡中是无法体会这种意境的,老师您刚才提到《三峡》中不是就有一句写“隐天蔽日”吗?
师:同学们都会举一反三了,赏析的很到位,李白行至此的确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生:我觉得李白在这首诗中不仅表现了他的新奇,宏伟志向,还有思乡之情,最后两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就表现了他对家乡浓浓不舍之情。
师:这首诗充分代表了李白出蜀时的矛盾心情,一方面好男儿志在四方,另一方面又不舍家乡亲人。
四、以一颗初心拜谒李白
师:727年李白顺长江到达安陆,在这里娶妻并隐居十年之久,期间他曾入长安遇到了贺知章,因作《乌栖曲》和《蜀道难》而被贺知章称“谪仙人”,名动京师,那么问题来了,李白为何不借此机会搬到京城,反而继续过着隐居生活呢?他出蜀的目的不就是功成名就吗?
(众生沉默中思考)
师:请大家看这首诗,李白创作于安陆的《山中问答》。
屏幕显示:
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师:同学们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生:闲适的像隐士一样的李白,从“别有天地非人间”和“心自闲”中可见。
师:那这首诗是说李白不想入世而想出世吗?
生:不是吧。
师:其实,此时处于隐居状态的李白,是在有意创造声誉,以便得到他人的引荐,从而走上仕途,他爱好自由的生活,同时也是在等待时机,有点像谁?
生:姜太公?
师:有点这种意思,事实证明李白的这个决定是对的,直至742年他得到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被唐玄宗诏入京,此时李白在南陵(今安徽),即兴创作一首《南陵别儿童入京》,其中有两句最能彰显他当时心情,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
屏幕显示: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师:同学们读出了什么?
生:雄心壮志,满腔热血,想要建功立业!
生:狂妄的李白,你看他仰天大笑,还说自己不是普通的平民百姓。
师:我以为,这就是李白的初心,他是一个毫不掩饰的人,拥有一颗纯粹而真实的初心,所以他敢如此的诗意张扬。至此,李白达成了第一次出蜀的目的和理想,那么李白有没有实现自己想要救济苍生的远大抱负呢?给同学们布置一个研究性小论文,可以查阅资料写一篇《李白入京之后》的评论性文章,看看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跟随李白而行。
03诊断意见
一、应使内容更“整体”
梁老师《寻人不遇——李白诗歌整合教学实录》,用“路线”串连李白群诗,有“整体”的新意。这样的“群文(群诗)”学习,相比就李白某一首诗歌进行学习,无疑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地纵深地赏析李白诗歌。从而也更有可能跳脱出一首一首“文本中心”式的零敲碎打、重复学习的窠臼。但是,“群文”的组合如果只是靠文本外在的一点相关,肯定难能使之凝聚为一个学习“整体”。
1.提炼学习主题,统摄群文内容
学习主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优秀的群文学习主题,往往既非“群文”中某一篇文本的主题,也不是多文本思想内容的“捏合”,而是这几篇文章融合一处而显现出来的指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且可操作能落实的“学习主题”。
梁老师课上说“这节课要做两件事”即“吟诵”“品鉴”李白诗歌,——如果我们把“吟诵”理解为“品鉴”的一种方式,那么这堂课的学习主题就是“品鉴李白诗歌”。但它明显有失笼统,落实到这堂课,具体地说,应该就是“沿着诗人漫游的脚步,吟诵相关诗作,体悟诗人情感及其发展过程,赏析李白诗歌艺术”,简缩一下为“循足迹,诵诗歌,悟情感,看发展”,或者是“从三地四诗看李白其人其诗的发展变化”。之所以强调要“看发展”,就是要努力使“群诗”更像一个“整体”。如果是这样,那么,这堂课的标题“寻人不遇”就有失妥当、贴切,不能起到统摄群诗的作用。通过读诗来了解诗人,或可类比作“寻人”;但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到底“遇到了”还是“没遇到”李白呢?如果还是“不遇”,是不是就自我否定了这堂课学习效果呢?何况,这里的“寻”,更是“追寻”“探寻”,是“回溯”是“沿着诗人走过的路线走”,跟迎面的“遇”,语义上还是有差异的。
可能正是因为学习主题的提炼,未能确切、落实,缺乏统摄力量,于是这个课堂内容就容易涣散,难能做到“凝神聚气”,从而收获“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学习效果。
2.删除无关枝节,突出学习主线
用“学习主题”审视课例内容,就会发现一些或可删改的枝节。
首当其冲的就是“导入”,美国作家寻访中国古诗人的行为及其《寻人不遇》作品,与“李白诗歌整合阅读”的关联度并不高,与课堂情境也较难协调,或可舍去。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学过的李白诗歌”或者“中国古代文人漫游极其普遍……”导入,会更加自然,更具整体感。其次就是学习并使用“吟诵”方法的环节。“吟诵”作为古诗赏析的一种方式,放在这堂课学习似乎未尝不可。但是,从课例看不出用“吟诵”方法与《峨眉山月歌》学习的必然联系,而且,之后学习另外三首诗,就再也没有用到“吟诵”方法。于是“吟诵”这个环节难免有多生枝节、分散注意力之嫌。这里用“朗读”或者也就可以了。另外,在赏析《渡荆门送别》时,老师提供了“四条鉴赏思路”,看起来给了学生“选择权”,课堂会因此显得开放一些。但稍加思索,就会发现,这里的“四条鉴赏思路”内涵有交叉,即第一之“颔联的逻辑”与第三“赏析颔联”与第四“作者情感”,彼此难能分得清楚。更不理想的是,一定要按老师指定的内容来作较主观的赏析,也过于生硬,有“肢解”诗歌的即视感,不利于“整体感知”,更何况于“群诗”阅读呢。比较科学的“开放”式任务或可这样: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点进行赏析。
简言之,我们应该舍弃相关性不大的非核心内容,紧紧抓住“少而有用”的学习内容,突出学习“主线”。
二、要让活动能“深入”
“群文学习”不能只看到文本体量增大这个表面现象,而要理解其本质是学习理念的深刻转变。从学习方式看,群文学习应该要体现出更充分的“情境开放”“自主学习”特点;从学习成果讲,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生成有所深入的发现,自然更符合我们对群文学习的期待。
1.少些牵引,让学生自主学习
群文学习涉及的文本内容相对较多,如果还是用教师“引导”的方式带动学生学习,可能会失去群文学习应有的开放、综合特点。
且梳理一下这堂课上驱动学生学习的力量,概括起来,除了教师鼓励的话语如“看来同学们对李白的诗歌还是非常熟悉的”“这位同学真具有发现的眼光”“分析的真好”等之外,就是教师的指令和问题。指令有:“我们这节课要做两件事……”“同学们先读一下这首诗。”“我觉得吟诵非常适合集体……”“我给同学们提供四条鉴赏思路……”“请大家看这首诗……”“……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问题有:“小学至今你学过的李白哪首诗歌写于这次漫游途中?”“哪位同学谈谈你对这首诗的了解?”“同学们知道李白此行目的吗?”“同学们了解'吟诵’吗?”“同学们能否谈谈你读后的感受?”“古代的船只真的有如此快的速度吗?”“诗人还抒发了什么情感?”“他(李白)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哪个小组想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颔联?”“此诗……为何又写月和云?”“李白为何……过着隐居生活呢?”“同学们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那这首诗是说李白不想入世而想出世吗?”“他……有点像谁?”“同学们读出了什么?”“那么李白有没有实现自己想要救济苍生的远大抱负呢?”
可见,教师较多较碎的指令、问题,使学生基本丧失自主学习机会、时间的同时,也让学习陷入“封闭”,使学习能“深入”的道路变得异常狭窄。
2.开放情境,用任务驱动前行
“群文”相对较大的文本体量,需要一个更“开放”的学习环境。但老师在这堂课上“牵着学生走”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比如课堂开头,老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小学至今你学过的李白哪首诗歌写于这次漫游途中”,然后学生答“《静夜思》?”“《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可以看出,学生这里的答案都指向“小学学过的李白诗歌”而不是“这次漫游途中”,因为学生不大可能知道它们写于何时何地这种相当“冷门”的知识,于是只能用“猜”来回应老师的问题。从《峨眉山月歌》到《渡荆门送别》再到《山中问答》《南陵别儿童入京》的“过渡”,也同样显得比较生硬,不赘述。另一方面,从课例的“学习成果”看,它们未必是从诗歌的赏析中获得。即使有也比较浅显,属于“一读便知”的内容,或者,学生的赏析跟“群诗”阅读少有关联,仍然止于“就此诗赏析此诗”。比如“这短短四句诗中就包含了五个地名”“我从中读出一种快乐,一种洒脱来”“……一个'随’字化静为动……还有'入’字……”“……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闲适……从'别有天地非人间’和'心自闲’中可见”。学生的这些“学习成果”更可能来自教师课堂上“讲解”所“蕴含”的内容:“李白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这是李白的率性使然”“……一直生活在高山之中的李白,此时乘船见到平原,他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作者表达的豪迈意境一下就出来了”“这首诗充分代表了李白出蜀时的矛盾心情……”“……李白……在这里娶妻并隐居十年之久……”“李白,是在有意创造声誉……”
换个角度说,如果我们能把四首诗歌,作为一个“整体”材料,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展开学习,试着得出结论,形成学习成果,那么课堂上必然会有更多的“生成”,学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这样,学习才有走向“深入”的可能。
04专家处方
遵循这个课例“整合教学”“时空贯穿”的思路,考虑到即使是七年级的学生,理解李白这四首诗歌内容也并无难度的“学情”,笔者认为这个课例如果作些修改,或能更好地达成“整合”学习目标。供老师们参看、批评。
一、提供有“整体”感的支持
先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具有整体感的“背景知识”,因为没有必要在类似的学习意义不大的“静态知识”上花费学习时间。如下表。
时间/年龄
空间
四首诗歌内容
思想情感
艺术风格
四首诗情感、艺术的联系、发展
1
725年/24岁
渝州(今重庆)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满怀期望,思乡
清新,流畅
情感:为一展抱负而出蜀;在安陆隐居,等待时机,怡然自得;不忘初心,终于看到实现初心的希望。
艺术:自然,自由,多样。
2
与1同时期
荆门(今湖北宜昌)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满怀期望,不忘初心
开阔,高远
3
727年/26岁
安陆(今湖北孝感)
《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悠闲,自得
闲适,清幽
4
742年/41岁
南陵(今安徽芜湖)
《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得意,骄傲
豪迈,狂放
为配合群诗阅读,还应把原课例“教学过程”中提供的地图进行技术处理,标出、突出渝州、荆门、安陆、南陵(原地图中没有标出渝州、南陵两个地名)四个地名并在地名边上加注写作时间,使“行政区划地图”变为“李白作诗时空图”,以充分发挥其“学习背景知识”功能。
二、设计能够“深入”的任务
然后布置一个学习任务:自行诵读、赏析四首诗;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表格中“思想情感”“艺术风格”“联系、发展”内容;小组代表分别发言,全班交流。——当然,也可先师生合作赏析第一首诗歌,以作示范,降低学习难度,同时丰富学习方式。
这样,学生在研究如上表格时,就会发现诸如“既然积极进取,怎么在安陆隐居了那么多年”“李白的情感、风格并不一致”等问题。于是,基于“群文”的“有意义的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同时,就可以帮助学生“整体”上欣赏李白诗歌的自由洒脱豪爽的情感特点、清新飘逸而又多样的艺术风格。——表格中后三列的“答案”未必精准,甚至也未必需要精准。就可以“整体”上看到李白艺术发展的特点,17年前后情感的对比、变化,以及不变的“初心”。重要的是,这些内容都可以由学生通过“群诗”赏析而在对比、探究中发现。而且,相信学生得出的答案未必相同,于是小组间就可以相互“印证”、学习。老师要做的,就是在学生交流、展示时,指出明显有错的答案、有针对地赞扬学生的“新发现”。
两点提醒:
1.寻找文章,可用搜索功能:点篇首第二个“黄华伟的语文”;在“放大镜

”图标处输入关键词,回车。

2.本号文章均为个人原创,如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