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生气的本质是,潜意识里认同别人所说的话

对自我越是不确信,对他人的评价也就越敏感。

个体对自我的认识,不仅来自自我图式,同样来自他我图式。他我图式是他人对我们的一种看法,用来组织、描述、解释个体的宏观概念。当他人对我们的图式,与我们所理解的图式有差距,甚至天壤之别时,我们就会非常的生气。心理学研究发现,两种图式的差距并不是导致个体生气的真正原因。而是个体潜意识里认同了,他人图式中对我们的质疑和否定。归根结底,对自我越是不确信,对他人的评价也就越敏感。

不同评价对个体情绪的影响

单纯的言语辱骂

对于相对成熟的个体而言,面对单纯辱骂的语言,都能够表现的泰然自若。因为只有小孩子吵架时,由于认知能力有限,所会的词汇语言有限,才会单纯的言语辱骂。这些带有辱骂性的语言,没有任何指向性,也就是这些语言可以用在任何一个人身上。不仅被骂者适用,而且骂人者也可以适用。被骂者也完全可以用骂人者的语言,来回应对方。这种可以简单、重复的语言,就是常见的小孩子吵架。

具有指向性,但不符合事实的评价

相对成熟的人都明白,无论是吵架还是辩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指向性。如果自己潜心编织的语言,不仅伤害到他人,反而也会伤害到自己,那么这样的语言就没有任何意义。大部分人对于具有指向性但是不符合事实的评论感到生气,因为对方毫无根据的污蔑自己,而且自己完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对方是错误的。因为想要证明一件事情是错误的,至少这件事情却是发生过。对于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我们无法去证明它,所以我们非常的生气。

具备指向性,并且符合事实的评论

真正容易引发个体强烈情绪的语言,是哪些具备指向性并且相对符合事实的内容。所谓指向性就是所有的问题都在指向自己,所谓符合事实就是对你整体的一个否定。比如,在你认知中本来也没什么多大的理想,就是安安心心在工厂上班就好了。可是别人却拿这个说事儿,说你一辈子没出息。你自然会非常生气,因为你潜意识里认同了对方的说法。你潜意识里不愿意一辈子做这个事情,嘴上说的安安心心上班,只不过是对理性的一种压抑。

对自我越不确信,对他人的评价越敏感

对自我越不确信,对他人的评价也就越敏感。你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生活目的,不明确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敢让自己的价值观扎根下来,你就很容易被他人的评价所动摇,因为你潜意识里认同了别人所说的话。有时候你嘴上说满不在乎的时候,你生气的表情就出卖了你。如果你对自己足够确信,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活、价值选择等一切都有深深地认同感,那么无论别人说什么都不会让你生气,因为你潜意识里就没把对方当回事儿。

每个人都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可是有些人专门对他人的生活方式评头论足。无论你生活的散漫还是勤奋,是低调还是张扬,是冷漠还是热情,都会有人看不惯。当别人对你生活方式评价的时候,对自我不确信的人就会心虚,甚至会生气。他们潜意识里,认同了别人所说的话。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没底,毕竟没有任何学问来评价谁的生活方式更好。

客观的看待生气这件事

有太多的人劝我们不要生气,可是心理学不会。心理学认为包括生气在内的各种情绪,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适应生存和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情绪,来确定自己同他人、同环境之间的关系。如果你对身边的每个人都感到生气,这意味着出问题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情绪变化来认识自己,因为那才是你潜意识真正的愿望和需要。

包括生气在内的各种情绪,表达了个体潜意识的某种愿望和需要。如果这些愿望和需要受到压抑,当被别人揭发出来的时候,你就会非常生气。比如,有些人为什么不愿买房子?因为他们窘迫的经济条件,压抑了内心的需求。他们会为自己辩护,比如说喜欢租房子,不受束缚,去任何一个城市。可是你说他们其实是没钱买的时候,他们就会非常的生气。因为他们潜意识里,其实也想买房子。

总而言之,生气就是潜意识里认同了别人的说法。这就意味着,要么你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要么你有被潜意识压抑的愿望和需求。有时候客观现实不允许我们实现愿望,但是你却不可以压抑这些想法。只有充分调动自身的全部热情和动力,你才更容易获得成功,获得你想要的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