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逍遥客》:看透这六个故事,明白人性幽微,人生始得逍遥

与其说小说好像是生活,不如说生活就像是小说。

--乔治.桑

很少有人能拒绝看小说,尤其是好的小说。人们轻轻松松就能在那些文字里瞥见生活中熟悉的影子。

2020年9月,是《北京文学》创刊70周年大庆的月份,编辑们选取了70年来那些曾经广受各界读者关注与传诵的作品,那些曾经倒映着时代影子又凝结着创作者心血的作品,那些基本上代表了《北京文学》刊物最高水平的作品,集成了一本本书,来纪念曾经走过的不平凡的路。

而这一本《人间逍遥客》,则是其中的一部中篇小说集,汇集了余华、刘恒、李佩甫、叶广岑、迟子建与蒋韵六位作家的扛鼎之作,读来实在是令人不忍释卷。

庄子有云“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在天地间感受无我无为的志趣,摆脱外物的纷扰与掣肘,行至逍遥之境,是多少人心中所想呢?也许,读罢这六篇中篇小说,你能够透过别人的生活,感悟出自己的体会。

01 走进故事,走进不一样的人生

余华的作品,我总感觉自己不敢读第二遍。

这份不敢,是胆怯,是面对无法直视的人性时,想要逃离的本能。也正是他的这份冷静的观察,与近乎残忍的笔触,总能让人看到平凡生活中人的复杂。

在余华的作品《现实一种》里面,字字句句似乎不带任何感情,却能让人好几天无法摆脱这其中的气息。

故事讲得是哥哥的孩子摔死了弟弟的孩子,然后,弟弟在几乎丧失理智的气愤中将哥哥的孩子踢死,后来哥哥又设计害死弟弟,弟弟的媳妇告发哥哥,哥哥最终被抓住,尸体被用于医学解剖。

令人窒息的故事情节,余华叙述起来干脆利索,毫不拖泥带水。也抛给了读者一个问题:亲情有疏远之分吗?能区分到什么样的程度?

平和的生活下,人们很难认真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在这篇小说里,却能让人看到人性中对于亲情的划分如此细致入微。

而这六个故事又是如此不同。广为人知的京味文学叶广岑先生,娓娓道来的状元媒故事,让人看到老北京里,底层老百姓的辛酸与尊严。

而在迟子建先生笔下,那个看上去不像农村姑娘的翁史美,历经了情感的挫折与生活的打磨,在结局的时候,收到了象征着美好与重生的花种子,也终于明白,追求浪漫美好的生活,终究要靠的是自己,要活出真正的自己。

当你一一走进他们,时而是冷静的旁观者,时而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在每一个故事里,相信你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02 风格各异,感受语言之美

看小说集的好处,就像是走进一座大花园,姹紫嫣红,各有风情,足以领略不同风格之美。

“它的花瓣柔细而均匀地散开着,呈伞形,很像光芒四射的太阳,因而也有人叫它太阳花。这花很耐养,十天半个月也不凋零,精精神神的,散发着一股极淡的馨香,耐人寻味。”

在《零作坊》中,迟子建清新细腻的语言,始终让人感受到一丝一缕的美好。哪怕做的是屠宰生猪的行当,也挡不住老板娘翁史美的满腔浪漫,这一点,又非要这种淡然诗意的文字才能写得出来。

正如小说中所说“当她置身于臭气熏天、苍蝇横飞的屠宰间的时候,她却幻想着另一种生活。她设想自己穿着蛋清色的亚麻布长裙站在田野上,上面是蓝天白云,下面是疯狂的野草和争奇斗艳的花朵。”

你无法不喜欢这个女子,也无法不被这样的文字触动。

而在《状元媒》里,叶广岑先生满带着烟火气的文字,又仿佛是被北京老胡同里的吆喝声浸染过,带着一种叙事的魔力,带着你走近每一个小人物,去看他们生活的苦楚与希望。

有多久没被文字触动过了?像从前那样在书上写写画画,无关功利,只是写下走心的文字所带来的内心所想?

还有刘恒所写的《伏羲伏羲》,李佩甫写的《无边无际的早晨》,蒋韵写的《心爱的树》,他们的文字都不相同,时而清新,时而冷静,时而浓烈无比,总能引人入胜,流连忘返。

03 小说与评论的组合,好小说,要这样来读

通常人们读小说,读得时候酣畅淋漓大谈过瘾,读完了却往往并不能领会作者意图一二,甚至于对于人物的设计、情节的构思与创作的背景等等这些全都一概不知。这样的读法,得到的往往是初级的快乐。

譬如我们追剧的时候,最开心的往往不是看的时候,而是和朋友聚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聊起其中的情节与自己的感受时,在交谈中发现那些未曾注意到的细节,交流不同的感受,才会感觉到自己真正看了一遍喜欢的剧。

小说也是如此。看完了小说,意犹未尽时,读一读那些文学评论家是如何品读这篇小说的,往往能够给人带来更深刻的感悟。

因为,他们的视角会异于普通读者,从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与创作手法等多方面,对小说进行专业又不是风趣的解读。如此一来,读者便会更觉醒地发现小说的妙处,更高效深入地走进小说故事中去。

而这本《人间逍遥客》,便是一篇小说后附一篇文学评论的结构,让人读起来更有方向,也就会更轻松,更透彻。

闲散的阅读趣味里,加点专业的评论来调味,可轻可重,别有一番滋味。

当我们领略了文字之美,看透了小说中的故事情绪,领悟到那些关于生命的种种思绪时,便能知道,生活有时艰难,人性时而不可揣摩,但一切终会过去。

愿你历经人世磨练,见过万千生活,终成为一个人间逍遥客。

图片来源网络。

我是松间明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正是读书好时节。关注我@明月共读书,一起读好书,丰盈人生。

(0)

相关推荐

  • 余华的《文城》,到底想说啥?

    通俗点说,余华的新作<文城>,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有点文艺青年气质的小地主林祥福,遭遇了"放鸽子"."鸽子"小美偷了他的钱飞走后,发现怀孕了 ...

  • 中国文坛有哪些被捧得过高的作品?

    随着人们对文学作品的不断认识,在文化修养方面不断提升,归纳出了文学的四大作用:认识作用.审美作用.教化作用.娱乐作用. 文学的认识作用,是指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秉持"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 ...

  • 睽违8年,那个《活着》的余华回来了?

    新春伊始,文学界一条重磅动态引人瞩目: 余华新作<文城>正式面世. 距离他上一部作品<第七天>已经过去整整八年. 从8年前饱受江郎才尽的批评,再到如今的重磅回归,那个写< ...

  • 看完一定会舒心,活得挺好! ——《许三观卖血记》│ 书海遨游 No.18100

    书海遨游 No.18100 看完一定会舒心,活得挺好! --<许三观卖血记> 推荐程度:**** (一如既往的悲惨) 原书阅读:188分钟 本文字数:567 本文阅读:2分钟 自从看过二本 ...

  • 大家熟悉的那个余华回归了,但好故事等于好小说吗?

    暌违八年推出长篇新作<文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的余华,在万千读者中掀起了一场阅读狂欢.在<兄弟>引发巨大争议.<第七天>遭遇口碑滑铁卢之后,读者禁不 ...

  • 解读余华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一个耐人寻味,笑中带泪的故事

    解读余华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一个耐人寻味,笑中带泪的故事

  • 庄子洞察人性的九大方法,读懂人性,人生才能真逍遥

    清末,山东最后一任巡抚,孙宝琦,在辛亥革命期间,先是宣布山东独立,又在十几天之后宣布取消独立,在历史上的评价多偏于负面. 因为写<胶济铁路>的纪录片,查阅了大量资料,特别是很多关于孙宝琦的 ...

  • 十二花田 ‖ 万莉珍 ‖ 云为天上逍遥客,我作人间自在翁

    NO.1七绝 春闲 情寄青山碧水中,轻舟到处且从容. 云为天上逍遥客,我作人间自在翁. 留客  数日烹茶陋室间,相知何必动乡关. 天公许是解心意,撒下琼花不让还. 咏嵇康 身向竹林归自然,不侍权贵侍才 ...

  • 不做人间惆怅客,便是红尘逍遥人

       不做人间惆怅客,便是红尘逍遥人   生活在红尘之中,每天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令人欢喜的,令人忧伤的,令人高兴的,令人难过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无论事情是不是我们所期待的,许多事情都会意料 ...

  • 人间词话第四十六期

    凤凰台上忆吹箫 文/一叶轻舟 岁末深寒,旧书尘满,一枝携手江南. 问绿肥红痩,怎忆前欢. 遥想春江两岸,零落了.片片风残. 说不尽,一襟怀抱,错付幽兰. 谁堪? 几番梦里,听曲散人慵,不解痴顽. 若早 ...

  • 人间词话第五十六期(诗词点评篇)

    [浣溪沙]纪念毛主席华诞 万里江山一叶舟,腥风血雨几时休.群雄无力主沉浮. 铁笔奇文惊俗世,丰功伟业傲神州.唯君谈笑数风流. 定远点评: 1.主题"毛主席华诞",即"毛主 ...

  • 人间词话第五十六期(楹联篇)

    作者:回时之月 <神雕侠侣>之李莫愁 得之我幸,失之我恨,拼相思噬骨,杀戮无休,情字本痴心人毒药: 死又如何,生又如何,任烈火焚身,是非厌说,墓山原失意者藩篱. [创作手记] 李莫愁,金庸 ...

  • 人间词话第五十六期

    满庭芳·两会寄怀 文/秋风听雨 日朗乾坤,春馨华夏.燕声莺语多情,管弦丝竹,柳笛度长亭.诗客难消醉意,就春酒,放绪京城.心潮涌,民生国计,两会看分明. 萦萦,中国梦,小康决胜,展志鸿程.畅想新时代,气 ...

  • 人间词话第七十六期

    水调歌头·七夕 苏轼体 文/汾河之畔 千古一佳话,七夕世相传.怎禁宫阙孤寂,仙女慕人间.久窥红尘偷渡,却怕威严圣母,无奈恁为难.舍去玉宫梦,相约下云巅. 岂能久,难离别,恨无言.大河隔断,恩爱只在梦中 ...

  • 第一百一十六个故事——致清明的第十六封信

    清明: 今天晚上和宁先生一起吃饭,见到他是在一个灯火阑珊的十字路口,车辆很多人影模糊.我站在路边看见一个人朝着我招手,亲切的笑容先是传进眼底,又化作夜风中的呢喃一般,一句,你好.走过马路连忙向穿行的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