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基督教、伊斯兰教文明有什么异同
原创2021-09-05 13:17
科普一老翁
. 欧美是人与神的关系
(1)历史渊源
不仅是欧美,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文化的核心都是宗教。
世界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地区的犹太教,逐步传遍欧洲,又随着欧洲的殖民传播到美洲、澳洲和非洲。
欧洲也曾有一些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但很不成功。
伊斯兰教是从基督教中分化出来的。
由于初期教义简单,对信教者要求较低,在中东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并从中东扩展到非洲、南欧、东南亚、中亚等地区。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一神教。
我们把基督教的神翻译为上帝,把伊斯兰教的神翻译为真主,实际上是一个意思。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基督教以圣经新约为基础;伊斯兰教以《圣经》旧约为基础,另行衍生出《古兰经》。
圣经中带领犹太人走出埃及的先知摩西,在《古兰经》中成了先知穆罕默德。
今天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最大区别在于,基督教以圣经新约为基础,伊斯兰教以圣经旧约为基础。
(2)神创造了人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就是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神创造的。
但神只给了人灵魂,其他一切,包括动物都没有灵魂,它们只为人服务。
既然人是由神创造的,人就没有资格用被神创造出来的“下贱”的手去制作或画出神的形象。
因此,至今我们听过无数次“上帝”、“真主”的名字,却从未见过他们的形象。
这是基本的逻辑之一。
逻辑之二是,既然人是由“上帝”或“真主”这个神创造的,如果人不去信自己的创造者而去信其他的神灵,如信佛、信天母、拜火等等,就是对自己的创造者——“上帝”或“真主”的最大的不敬。
因此,不管是基督教的早期信仰,还是伊斯兰的最基本教义,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原教旨主义者来说,对不信他们所信仰“上帝”或“真主”的异教徒是没有任何可包容性的。
“上帝”或“真主”这个神创造了你,你却不信“上帝”或“真主”,而有其他的信仰。
这种异教徒就是“上帝”或“真主”的叛徒,自然是罪该万死,当然该杀。
信仰别的神灵,还修建别的神灵的塑像,这种塑像当然必须摧毁。因此,我们看到在塔利班的统治下,巴米扬大佛一定要被抹去。
正是这种极端的排他性,在欧亚大陆西部千年以来宗教战争不断。
(3)人的本质很坏
由于亚当和夏娃偷吃了有毒的禁果,后来的人都变的很坏。
所有的人都变得贪婪,没有诚信,唯利是图,持强凌弱,阴险狡诈,对上帝不敬。
上帝为了惩罚世上“可恶”的人类,曾降下天火,引发洪水,希望将自己创造的人类消灭掉,只留下几个信仰上帝的人。
这些人的后代发展多了,又会不断出现不信上帝的人,使人自己邪恶的本性又暴露出来了。
(4)如何才能做一个好人
人的本质都这么坏,这世界不是彻底完蛋了么?
不会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无条件地相信上帝或真主,按照上帝或真主的旨意去做,你就能成为一个好人了!
为了让人们成为“好人”,基督教在各地建有教堂,孩子出生后要去教堂接受洗礼;从懂事起,就要由父母每个星期带着去教堂听牧师讲经传道。
伊斯兰教则是要求信众每天定时进行五次祷告。在各地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为信众讲解《古兰经》。
因此,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信众眼中,信教与否是评判一个人好坏的最基本标准。
所以,我们看到,象布什、川普、拜登等,历届美国总统在竞选时或在就任总统后,都一再宣称自己坚定地信仰上帝。
目的就是告诉美国民众,自己是好人。
(5)威慑
不管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上帝和真主都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存在。
因此,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上帝或真主的眼睛之下,没有任何地方可以隐藏。
一个人如果做了违反教义的事,一定会受到上帝或真主的惩罚,死后一定会下地狱。
这种威慑让信众认为,自己不仅不应做坏事,就算做坏事的想法都不应该有。
如果做了坏事,还不希望死后下地狱,就要去教堂向上帝的仆人牧师进行忏悔,以求得上帝的宽恕。
了解西方文化的这种宗教特点后,我们才能理解当年的尼采,以及后来的黑格尔和一些著名的科学家敢于说出“上帝已死”这句话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6)人人平等观念容易普及
既然人都是上帝创造的,每个人就都应该是平等的。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圣经就会知道,先知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后,以色列人想要有自己的国王,上帝开始是反对的。
理由是有先知向人们转达上帝的旨意就足够了,不需要自己再搞个什么国王出来。
是以色列人自己一定要有个国王,上帝妥协后才开始有了后来诸如大卫王等故事。
然后根据这些国王对上帝的态度,决定了以色列国的兴衰。
因此,在基督教中,人是平等的,国王的权威是有限的,而且经常是有害的。
也正是这样的逻辑,在西方神权一直是高于王权。
幸运的是宗教虽然在欧洲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欧洲各国都先后建立了市俗政权,而不象今天还有的中东国家依旧是政教合一的政权结构。
在这样的历史延革,经过后来的宗教改革和工业革命后,西方人人平等,以及由此演化出来今天的民主制度,也就成为必然。
. 儒家是人与人的关系
(1)中国的历史是市俗的历史
在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史中,宗教从来没占据过主导地位。
关于人的来源,中国有女娲造人的传说,但女娲造人后不久便死去了,自然不会再去管人间的事。
而且在中国的传说中,女娲只创造了人,世界是盘古创造的。中国的这些古老的神也不是永生的,不参与人间的事物。
所谓君权神授不过是为自己统治的合理性找个借口罢了。
因此,神在整个中国文明史中只是一个精神生活的补充。
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市俗的社会。
(2)中国人文体系的形成
春秋之前的中国社会是农耕文明的发展期。
在这段时间没有形成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只是以祭天、祭祖、礼制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
春秋是中国思想观念的大发展时期。
百花齐放,诸子百家争鸣,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儒、道、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哲学体系,以鬼谷子为代表形成了纵横之术,以孙子为代表建立起完整的兵法体系,还有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体系。
秦统一中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式的统制体系。
秦以法家(注意这与今天的法治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思想体系为基础的统治经短短的二世而亡,证明法家体系存在巨大缺陷。
汉初由于连年征战,民生凋敝,刘邦之后的几位皇帝奉行无为而治的老黄之道,起到了很好的休养生息的作用。
到汉武帝时,汉朝进入发展的兴盛时期,董仲舒认为儒教是最适合当时统治体系的文化,提出了摆拙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并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
由此,儒教成为2000年来中国文化的核心。
(3)儒家是人与人的关系
儒教有以下几个核心思想:
1)仁者爱人
仁是儒家最重要的核心思想,认为仁是人的最根本的属性,并由此演化出《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
儒家认为人应该与人为善。
要做到与人为善,人与人之间就要强调一个“义”字和“信”字。
义既有道德原则,也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责任。
它是中化文明的最首要的思想基础,也体现了当今的普世价值观。
2)尊卑有序
儒家文化十分重视尊卑长幼,核心就是孝、悌、忠。
它规范的是君臣、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那个时间对女性的要求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完全没有自主权)。
要实现尊卑有序就要求臣对君,下对上,幼对长要绝对的服从,犯上做乱就是大逆不道。
尊卑有序对社会的稳定作用巨大。
在这套体系下不存在“真理”一词,对错完全由为尊者、为长者决定。
尊卑有序自然地导致整个社会形成了不平等的金字塔结构。
既有尊卑,何来平等?
由此也决定了中国成王败寇的文化。
你能彻底摧毁前朝,你就是应天命,可以称帝为尊;你失败了,你就是罪该万死的草寇,当灭九族。
这也导致了中国文化中非黑既白,对不同观点缺乏包容性。
3)克己复礼
“礼”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礼是确定尊卑的外在形式,它是行为准则并以此成为道德规范。
孔子认为天下因周礼而安,春秋战国的混乱完全是由于“礼崩乐坏”造成的。
孔子视几百年前的周为理想社会,当今的社会完全无法与几百年前可比。
为了恢复周的理想社会,就需要“智”,需要克己。
所谓克己,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
只有通过学习获得“智”和修练、自省,才能做到克己。
当儒教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后,厚古薄今就成了深深影响中国人思维的潜意识,使我们不愿意相信今天的进步,而是喜欢向后看,总愿意在古人那里找答案。
例如:在今天许多人自然地认为宫廷秘方比新研制出来的护肤霜更有效;周易比今天的学者更有大智慧;最古老的《黄帝内经》代表了中医的最高成就。
克己文化也让中国人形成了内敛的性格。
4)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出自于《中庸》,并非孔子提出,但它也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做人做事都不要走极端,应该符合大多数人的整体观念。
中庸思想对维持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另一角度说,它也极大地压制了创新思想的产生。
(4)佛教与儒教有许多相通之处
佛教中人与神,或者说佛是不分的。
佛教认为人是未觉的佛,佛了觉了的人。
因此,人与佛自然就没有了绝对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佛教要求的行善与儒教的仁是完全相通的;佛教的自我修行与儒教的克己相通。
由于在中国流行的大乘佛教的目标是普渡众生,因此对任何文化不存在排斥性,可以与儒教很好地相溶。
对于佛教而言,你信佛后又选择不再信,只是一句你没有佛缘便完结了。
在这一点上,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存在本质的区别。
(5)威慑
1)宗族体系
中国的皇权虽然有无上的权威,但对普通百姓来说,山高皇帝远,皇权除了税收和劳役外,一般管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
中国的封建社会有皇权不下县一说,对基层的管理依靠家族式的民间宗法体系实现。
各个家族都会以儒教思想为基础制定族规,由家族中的长者作为执行者。
世代相传的宗族制度,让人对祖先产生敬畏,并且违反族规一旦被发现会受到即时的惩罚。
另外,由于个体的异常行为不被族群接纳,也会让每个个体压制自己的欲望,尽可能地与族群中的其他人保持一致。
2)性本善的约束
儒家性本善的观念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在中华民族已经深入人心。
每个人都认为做好人是理所当然的,做坏人是大逆不道的。
如果一个人要做坏事,那一定是受到外界的诱惑或强迫,一定是违反本心的。
这使每个人从内心深处对做坏事有本能的抗拒。
3)因果报应
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使因果报应观念深入人心。
人们普遍相信做了坏事一定会让自己也得到坏的结果。
按照佛教轮回的观点,就算躲得过这一世,也会死后下地狱,遭受酷刑,或者在下一世遭到报应。
(6)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前文说过,中华文化中存在着成王败寇这种观念上的极端性,但中华文明又同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这种包容性是由国家的大统一和广阔的地域性决定的。
今天中国的汉民族除了文字上的统一,以及由于现代交通网带来的广泛交流,只要倒退一百年就会看到,东西南北各地的语言和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丝毫不亚于欧洲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
而中国从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辙开始,两千多年来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高度统一的国家。
中华文明东西南北纵横数千里,各地的风俗习惯、方言都有极大的差别,人口密度相差却不是十分巨大,也不存在社会发展代差,完全没有可能由一个具有风俗语言习惯共性的集团将其他人全部赶尽杀绝。
只能容忍各地区民众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方言特色。
各个地区民众经历两千多年的和平共处、相互交流,自然形成了整个中华民族对不同地区民众生活习惯和方言的巨大的包容心态。
市俗国家的历史上更不存在欧洲、中东这些地区的宗教排他性。
. 共性
不管是佛教、儒教,还是基督教、伊斯兰教,核内容都是劝人向善。
基督教以圣经新约为主要传道内容。
圣经新约不过是将耶稣的各种救人、做好事的故事通过他的使徒讲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最后的死也是自己情愿的,是为了普渡众人,这与佛教以身饲虎的故事异曲同工。
目的是让人应该多做善事,成为好人。
伊斯兰的圣典《古兰经》中大部分篇幅都是教导信众应该做善事、相互帮助,并明确提出富人应该拿出自己财富的十分之一捐助给穷人。
佛教不但要求与人为善,还要求不得杀生。
儒教的仁者爱人也一样是要求一个人从本性上就应该向善。
只是各自在实现的方法上有区别而已。
. 文明的相溶
1996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的代表作《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出版刊行,2013年中文版在国内发行。
他的观点至今得到不少人的追捧,而且他20多年前所提出的10个预言大多已经实现。
但本人并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
原因有二:
(1)互联网对世界的改变
亨廷顿著作完成时,互联网还没有发展起来,各文明之间的交流远没有今天这样深远。
互联网为世界上每个文明的各阶层民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其他地区文明的窗口,使文明的交流较之20年前扩展了无数倍。
有交流就会有了解,有了解就会有比较,有比较就会有反思。
这种交流和反思会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溶合,减少敌对性。
互联网导致的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也使各国的决策者可以及时获得更广泛、更完整、更及时的信息,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和冲动性。
这有利于消除不必要的冲突。
(2)文明的未来应该是和平而不是战争
尽管人类的文明史始终与战争相伴,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间的相互杀戮达到了高峰,原子弹更是一次性可以屠杀掉十几万人,但人们也充分认识到了现代战争对整个人类的威胁,建立了联合国、国际法院、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等一系列国际组织,以防止大规模战争的暴发。
二战后的3/4个世纪里,世界上再未暴发大规模战争,在人类难得的如此长的和平时间里,经济得到了暴发式发展,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的民众摆脱了饥饿和贫困,相当一部分民众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人类的文明也发展到空前的高度,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取消了死刑,没有取消死刑的国家对死刑的运用也更加谨慎。
人权组织,动物保护组织,环境保护组织空前活跃。
世界范围内,普遍将对生命的尊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异端的价值观不再被视为犯罪。
这将引起人们进行逻辑上的思考:
废除死刑让罪大恶极的罪犯都要留其性命,各国之间因观点的不同,就让成千上万有妻儿老小的无辜的士兵在战场上相互厮杀,在逻辑上是完全说不通的。
事实上,这70多年来虽然局部战争不断,但大国之间越来越难以启动战端。
世界已普遍认为轻易发动战争是疯狂的行为,就是小国领导人也已经不敢随意言战。
今天大国的军事力量更多的是威慑,而不是进行直接的战争。
未来一定更多的是通过外交、经济手段解决国与国的争端,而不是通过导致生灵涂碳的残酷的战争。
各不同文明之间最终将逐步相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