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县“大办钢铁”那些事儿
宣城县“大办钢铁”那些事儿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83期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确定1958年钢产量比1957年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提出由第一书记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全党全民办钢铁工业的方针。为了动员全党全民大炼钢铁,会议还将1070万吨的钢产量指标写进会议公报。全国的钢产量要从1957年的530万吨一跃到1958年1070万吨,1958年的前8个月,全国的钢产量只达到450万吨,要在最后剩下的4个月完成620万吨钢的生产任务是根本办不到的。但“大跃进”的指标既已提出,就得非完成不可。于是,1070万吨钢的生产指标,就很快的层层分解到了各省、市(地)、县。当时分配给宣城县的任务是,产铁14500吨,产钢1320吨。为了完成任务,一个全国性的大办钢铁运动亦席卷到了宣城。
当时的宣城县是一个农业县,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除了一些手工业作坊,几乎没有什么正规的工厂。芜湖地委下达到县的钢铁生产任务,完全超越了县本身经济发展能力。鉴于“以钢为纲”已成为全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又被当作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在“钢铁大元帅”的面前,各行各业只得停车让路。县委于8月召开了区、乡、镇党委书记和县直机关及厂矿负责人会议,部署全民大办钢铁。会上提出要大力抓生铁生产,1958年建小高炉27个,力争炼铁1.5万吨,炼粗钢5吨。要求各级党委的一把手要亲自挂帅,做到社社办钢铁,厂矿企业办钢铁,机关学校办钢铁。同时,还强调有资源条件的要办,没有资源条件的也要办。当时决定,全县动员10万劳动力建立10个炼铁团和4个野战团,炼铁大军以公社为单位,并按照军事化的要求组成营连排班。各团分别由公社党委书记挂帅,营连排班则由公社党委委员和大队支部书记负责。根据各路大军的分布情况,全县分片成立8个指挥所,指挥长均由县委委员担任。
1958年8月29日晚,全县干群40万人收听省委负责人李任之“关于大办钢铁的动员报告”的广播。县委明确提出炼钢炼铁必须坚持“以土为主,土法上马,由土到洋,由小到大,土洋结合”的方针和“就燃料,就矿石,就交通,就动力”的“四就”原则。同时还制定了8条措施,其中有坚持政治挂帅,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机关、学校、居民都要参加炼铁,劳动力抽1/3到工业上来。对不积极完成任务和不执行计划调拨的要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经过多次会议动员和部署,全县掀起了全民大办钢铁的群众运动。
为炼钢铁开采的露天矿
“钢铁大元帅”要上马,工农兵学商就要让道,有些干部对此有异议,认为照这样干下去, “以钢为纲”就会把一切挤掉了。县委认为这是“大促退”,是一种右倾思想的表现,县委提出的口号是:反掉暮气,树立朝气;反掉阔气,一切勤俭;反对怀疑派,争当促进派。于是就在全县范围内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以思想教育为主的宣传运动。宣传的内容主要是大办钢铁对超英(国)压美(国)和加速共产主义到来的重大意义。宣传的形式是利用工地的演出、黑板报和打擂台等。通过反复的宣传,广大干部和炼铁战士都纷纷表了态,写下了决心书,他们有的还用高昂的嗓音,喊出了耸人听闻的豪言壮语:“头可断,血可流,完不成钢铁生产任务不罢休!”
1958年9月中旬,全县各厂矿、机关、街道居民都行动起来,参加炼钢炼铁:学校停课,所有师生都投入大办钢铁中;农村大批壮劳力被抽调炼钢炼铁,一时有8万人参加大办钢铁。县委确定有资源和交通便利的火箭(城关)、超美(双桥)、压英(水东)、幸福(油扎)、上游(溪口)、东风(洪林)、卫星(周王)、向阳、五星(狸桥)和红旗(水阳)等10个公社成立炼铁团就地炼铁。没有资源的跃进(寒亭)、红专(团山)、红星(湾沚)和先进等4个公社成立野战团,调到有资源的公社去炼铁。每个炼铁团有近万人,在统一的时间内,十几万大军开进各工地安营扎寨。顿时,全县城乡的大道小路上,到处都行进着浩浩荡荡的炼铁大军,他们背着或挑着行李铺盖,拉着或推着装有各类物资和工具的小板车、独轮车和手推车。一片嘈杂的喧哗声,使人们仿佛又见到了战争年代那千军万马奔赴前线的壮观景象。笔者当时虽然只是城关一小的小学生,也参加了炼铁大军的行列中。
运矿大军
9月,县委又出资227.5万元,采取“边建、边学、边炼”的方法创办了宣城钢铁厂,又抽调了大批劳动力进厂当了炼铁工人。
炼铁需要矿石,县委就发动群众在全县范围内找矿。从8月以后的4个月中,全县共找到了铁矿74处,使开采的铁矿由原来的1处增加到了17处。到年底,不分品位高低,全县共开采了铁矿石27吨,投入开矿的劳力达6000人。
煤是炼铁的重要的燃料,为了解决煤的问题,县委组织了18000多名农村劳动力上山采煤,使原来只有周王煤矿一个开采点增加到了14个,原来只有20个井口扩建到了192个。到了年底,全县共开采煤17724吨。除此以外,还土法上马建了炼焦炉48座,共生产焦碳1565吨。
为了保证各炼铁厂都有公路可通,全县又投入了近万名劳动力突击新建了9条乡村公路,总计长129公里。
以上各项投入的农村劳动力,再加上炼铁大军,全县投入大办钢铁的总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13万人。
1958年5月,开始了用土法炼铁。先在城关和水阳两地试验冲天式小高炉。因该炉型耗焦大,出铁少,故未予推广。后改用炉罩式高炉,较之冲天式小土炉有很多优越性。这是许多炼铁厂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炉型。是年8月,又在全县推广繁昌县的三节炉。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县就建起了三节炉875座。从此以后,小高炉一哄而起,且越建越多。当时用土法上马的其他炉型还有宝塔炉、坩埚炉以及其他小土炉等。在大办钢铁期间,全县先后建起大大小小的炼铁小土炉就有1万余座。
“土法炼钢”成功
全县城乡掀起了大办钢铁的热潮,到处都是林立的小高炉。县直机关也以口为单位建起了炼铁厂,并均冠以“红专”、“火箭”、“卫星”和“东方红”等具有时代气息的厂名。在大办钢铁中,宣城师范、宣城中学等学校都一律停课,并都在操场上建起了小高炉,发动全校师生大炼钢铁。宣师的小高炉建起来后,全校师生整日围在这座小高炉忙的团团转。因缺少焦炭,他们就架起柴草点火来烧矿石。为了使火烧得更旺,他们就用扇子扇或用吹火筒来吹,有个学生为此写了一首打油诗:“课堂工厂合一家,跨出课堂进工厂。理论实际相结合,死的知识活的装。”
土法上马的小高炉陆续流出的铁水,使在场的人一片欢呼,也极大鼓舞了县委一班人,他们的决心更大了,信心更足了。为了坚决完成钢铁生产任务,他们不断的提出新的战斗口号来鼓舞士气。在国庆节来临前,县委提出日产千吨铁、迎接国庆节,然而,国庆节并未能达到这一指标。10月3日,县委又召开电话会议,提出“苦战四昼夜,日产千吨铁,拚命干半月,完成2万吨。”
正在建造的小高炉
为提高日产铁量,县委自9月上中旬召开四干会后,又多次召开各种会议检查部署钢铁生产。仅10月份就召开了由各乡镇党委书记、各指挥所以及厂矿负责人参加的会议5次,每次会议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对出铁量层层加码。如10月15日创日产224吨铁的纪录,在16日评比会议上,县委又提出20日前要实现日产500吨炼铁任务。为了完成新提出的任务,就大建小土炉,后又制造坩锅炼铁。所谓的坩锅炼铁就是用白色粘土(俗称观音土)制成圆形的锅状物,将铁矿石等放进去,再放在火炉中熔炼出铁。当时为了挖这种观音土,曾有母子3人在西郊黄泥巴坎砖瓦窑厂附近一个洞里挖掘,洞倒塌,3人全部惨死在里面。
为了日产千吨铁,又增调劳力,到10月13日,在钢铁战线上人数增至13万多人(其中社员12.2万人、职工4320人、学生1520人、居民4000余人),号称13万钢铁大军。此时,从城镇到乡村,机关到学校,全县各地都摆开了全民大办钢铁的战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居委会居民都建有自己的小高炉。小高炉在全县处处开花,处处点火,将黑夜映照的一片彤红。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除留少数值班人员外,全力以赴砸矿石、炼钢铁。各级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带领人员炼钢炼铁,或上山砍伐树木、挖煤、找矿。当时县委大院、西门外、宣中、宣师校园内等处处小高炉林立,空旷地、马路边到处都堆放着矿石、燃料等物质。在城镇和乡村随处可见人山人海大办钢铁的战场,白天红旗飘扬,烟雾弥漫;夜晚灯火通明,炉火映红一方天。各地还号召群众踊跃捐献,投资钢铁工业资金128万多元,献砖239万多块。
夜以继日大炼钢铁
建小土炉耐火砖不够就发动群众来献砖,采取拆房屋、拆遗留城墙取其青砖代替,全县共发动群众献的砖块就有239万块。缺耐火泥,就砸破水缸片掺在泥水里代替耐火泥;缺标准冷风管就用洋铁筒代替冷风管。为了争取时间,在坩埚赶制不及的情况下,就用痰盂、煨罐、瓦壶等7种不同的陶器代替。焦炭供应不上,就用木炭、木柴,甚至用干牛屎粑、粗糠代替炼铁燃料。再就是大量收回废旧钢铁,动员农民献出自己家中烧饭的铁锅、菜刀、锅铲等带有铁的其它物件,投入炉内熔化成铁水,以此来增加炼铁的产量。当时社员的屋前房后各个角落都翻遍,能拿出和能找到的旧钢铁都被搜出来。
为了炼钢,老百姓家中的铁锅、铁门都成了原料
在这当中,县境内不少文物遭到破坏,溪口朝天洞龙泉寺内约1000斤重的铁钟也被砸碎挑下山,经过处理充作炼铁产量。城关景德寺一尊高约十米铁铸露天大佛像也被砸碎,充任炼铁任务。这铁佛像有历史的哩,乾隆《江南通志·舆地志》载:“景德寺在府北陵阳峰上,晋时名永安,唐初名大云,开元中改额开元,宋景德中更今名。殿后有铁佛一座。”笔者家住景德寺附近,记忆中铁佛没有头顶,我们一班小伙伴经常从头顶部的空洞处钻进去玩捉迷藏游戏。砸铁佛的那天我们也在这里看热闹,只见十来个拖着板车、握着铁锤的壮汉来到铁佛前,先是烧了一柱香,跪拜了一下,然后挥起铁锤一阵乱砸,耸立几百年的铁佛顿时成了一堆碎片。同时,城乡一些石碑、石牌坊也被纷纷推倒砸碎成青石粉,作为炼铁的原材料。这也是宣城地上文物遭受破坏最为惨烈的时期之一。
各炼铁厂均无破碎机,运来的矿石只得依靠用人工来破碎。遇到小高炉“吃不饱”时,就把破碎矿石的任务交给城镇居民来突击。无论在白天还是在黑夜,都能见老人和妇女在自己的家门口,拿着一把筷子长的小钉锤,使劲地将碗口大的矿石砸成青枣般大小的块状。砸好铁矿石,他们就肩挑人抬送到炼铁工地。运送矿石遇到人手不够时,就发动小学生来帮忙,因年龄太小,我们只得把矿石装进书包里来回地运送。
高炉群
完不成炼铁任务的单位,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如宣城中学未按时完成任务,县委专门召开会议对其进行帮助,校领导不得不作检查。对有的单位还采取拔白旗、插红旗的方法来加快炼铁进度。在这样的政治气氛下,铁日产量一天比一天高,《宣城报》载:10月20日产铁508吨,28日又日产855吨,到11月4日突破了日产千吨铁的大关。后又不断突破新纪录,到12月21日全县日产3411吨铁、157.4吨钢,达到日产钢铁最高峰。自5月26日宣城农具厂第一座土炉炼出30公斤铁始至12月21日提前完成了钢铁生产任务。全民办钢铁,男女老少都成了炼铁战士,依靠他们日夜拼命的苦战,到了年底,全县各小高炉和县钢铁厂共出铁16635吨,占任务的114.5%,产钢2188吨,占任务的165.8%,为全县夺取了钢铁生产的“大跃进”。其实,在大办钢铁中用土法上马生产出来的钢铁,多数属于低温钢和烧结铁,基本上不能使用,实际上都变成了一堆破烂,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1958年宣城县从建0.5立方米小炉起逐步发展为8立方米、13立方米的小高炉,到这年年底,全县建成8米以上的高炉9座,炼钢炼铁炉2座,炼钢炼铁土炉、土窑1万多座。炼铁产量达16599.4吨,其中土铁15787.4吨,炼土钢2188吨。1959年、1960年继续“大跃进”,工业生产安排仍然是无可企及的高指标。1959年提出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要达到:铁29552吨、钢锭8000吨、钢材6000吨、原煤68万吨、铁矿石40.5万吨……。很显然,提出的这些高指标,缺乏科学依据,仅凭蛮干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相反,由于这种违背科学规律的蛮干,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土法炼铁缺乏煤炭就大量砍伐树木替代。当时宣城县境内的山林遭到肆意砍伐,原本密林覆盖的山场成片成片变成了荒漠。城北敬亭山经过“大办钢铁”那场“洗礼”,失去了昔日绿蔭蔽日的景观,乃至到六十年代初,宣城县委不得不号召县直机关干部群众上山植树,企图弥补由于高指标、浮夸风、瞎指挥等“左”的指导思想付出的昂贵代价。
(作者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