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力学(36): 6.5 一般结论,平均值和常态分佈 (简体字版)
6.5 一般结论,平均值和常态分佈
这章的讨论重点,在总体和部份的关係。平衡下的物体各部的各种“力” 都一样,即有相同的温度,压力,人口压。整个物体若是在动,则各部有相同的速度(如果都在转动, 则有相同的转速,读者可试试从基本假设引出)。这都是基本假设的后果,这 种力的均衡,是平衡的特色。
我们注意到,每个力都和一个不变量有关: 温度和能量,压力和容积,人口压和粒子数,速度和动量。一旦这些力不均匀,则会有这些不变量的流动。音波的分析是一个示范例子。缓慢大尺度的改变,多是和这些不变量有关的。
物体的各部份,不一定要按照所佔的空间区域来划分。以上对振动的讨论指出: 我们可以依照振动单元的能量或动量来分组。每一组算是物体的一部分。不过,分部而后个别计熵的方法,只有在各部大致独立时,才有用。各部独立的意思只是各部运动互不相关,熵可以个别统计。这独立性是个十分複杂的问题,我们以后会仔细讨论。
从统计观点看来,这一章谈的莫非是分类和综合步骤,乃大数值函数的一些特色。以上的结果,不一定要和能量、人口(粒 子数)之类的不变量有关。我们可以按任何巨观量的值分类。现 在把这一点说明如下:
令 为一个 量 级的运动变数,令
这是一个分类统计的结果。每一个 值成一类。在能量为 的诸形象中,收集 值为 者而计其数目。当然就是各形象的 分佈。可以由 综合得来,
这积分又可用尖峰法,先求 之极大值:
令其解为 。如果 为极大值,则
为必要条件, 由(15)得
【例】
此地, 是物体的第 1 部份和第 2 部分的能量, (见(1) , (2))在本章开始时分析过。
, 的定义见(<span role="presentation" data-formula="4" '="" data-formula-type="inline-equation">), 因此
(80)的结果是
(85)当然是和 (6), (7)完全一样 ,,是(85)之解,, 是(6), (7)之解。
以上的分析说明: 从基本假设,我们可以计算出任一个巨观变数的值。计算步骤是分类统计得熵,而后求极大值。(见(80))各形象的分佈总是一个常态分佈,
因此,也可以写成
即 是 在活动范围中各形象的平均值。原因是: 几乎整个活动范围中的 值都是,而, 是个很小的数目。
现在再囘头来温习一下活动范围的意义,它是形象空间里的一个区域,运动轨迹散布其中。它是一个由轨迹撑起来的区城。以上的结论是: 活动范围中差不多每个地方的 值都是 。既然轨迹散佈于这区域中,我们不难想见,在轨迹上差不多每一点, 值也都是。
一般实验所测定的,都是观测时间内一些巨观变数的时间平均值:
是形象空间中的轨迹,代表详细的分子运动,观测时间是从到。既然差不多总是, 我们的结论是
因此,除了求熵之外,基本假设对计算 也有明显的指定。只要知道了活动范围, 就可以算出了。
读者或会问: 既然几乎每一形象的 值都是 , 何不随意取一形象,算出 便是? 何必去平均? 这问题牵涉甚多,原则上是可以,但在实际计算上, 「随意」 取一形象是个不简单的问题,平均值的计算仍属必要,以后会详细讨论。
注意: 我们还未讨论如何从轨迹来决定活动范围。这是个难题。以后会讨论。现在活动范围的划定是假设的一部分,即: 凡是不变量容许的形象,都是包括在范围内。因此,所有以上的结论,都只是假设的延伸而已。
这句话也可以表达如下:
巨观运动变数的时间平均值,等于其在活动范围内的平均值。
读者请务必注意: ① 这个结论只能合用于巨观变数,即量级变数,② 这结论不是说轨迹在活动范围中每一点花同样的时间。因为几乎整个活动范围中所有地方的 值都是 , 轨迹只要不是「太离谱」, 只要不到那些“几乎整个” 之外的地方呆著, 就可以成立。因此 并不是一个令人惊异的结论。它并没有对轨迹作苛刻的要求。
把活动范围分成个大区域 , 不是很大的数字,例如。令每区域体积一样。如果要求轨迹在每个大区域内花的时间大致一样 , 就可以舒舒服服地成立了。这个要求,和要求轨迹通过每一点,是完全不同的。
虽然这要求“并不苛刻”,但轨迹是否适合这要求,仍是一个问题。如果轨迹偏要缩到 的角落里去,我们只有承认我们搞错了活动范围,或基本假设不对。
从这一节和上一节,我们可以看到,基本假设对熵、对平衡现象、对巨观变数的平均值,大致都有很圆满的解释。这样简单 的假设,居然有此威力,确是很令人难以了解。
最后,我们略提一下常态分佈的意义。像(86)这样地分佈一再地出现,原因何在? 略看我们的推演,就知道这是 为级大数的结果。级大数都是由许多分子运动变数加起来的。而这些分子变数大致是“独立” 的,因为物体可以分成许多大致独立的部分。以后我们会讲“中央极限定理”, 这定理大致是说: 如果 是很多大致独立变数之和,则 的分佈是常态分佈。因此,巨观变数的常态分佈,可以说是物体各部大致独立的结果。
讨论问题六
1,利用分组求熵和综合方法 (21),求出 , 和 , 的关係, 假 设
(A) 物体是 个合羣粒子,
(B)是 个不合羣粒子。
2, 导出 (46),(47),并证明在低温,高温
即低温的 定律,高温的“爱因斯坦定律”。注意,金属电子的热容率是和 成正比,见第四章。
3, 图示某晶体的热容率
图 4
试证: 斜线部分面积是零点振动能量,有 个原子组成一个一 度空间的“晶体”, 求振动的频率分佈 。
4, 热辐射, (即黑体辐射)的理 论 和晶 体 振动理 论颇 有 雷同 之 处 。(见 第 三 章,第 4 节) 。试作 详 细 比 较 。
5, 热辐射是一光子 气体, 在这气体内, 可 不可 以有声波的现 象 ? 试作 详 细分析。
6, 第 4 节 的计 算 稍为繁杂 ,不过对基本观念和技巧的了解, 应颇有助益。读者应仔细推演一 次,注意每一细节。第二音波先在氦液中出现 , 读者可参考吴家玮(1972), Wilks (1967) [吴家玮(1972) 「氦和多体物理」 (民国六十一年中华书局); Wilks, J. (1967) Liquid and Solid Heliu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7,第 5 节的重点在数量级,即 , 。若非这样的数量级,基本假设就不能发生效力。这数量级的要求, 并不简单。如果有长程的交互作用,则此种数量级就不一定成 立。
试解下列模型:
此所谓“长程作用易形模型” 。每单元 和所有其他单元都有作用。“易形模型” 的一般讨论在第十七章。
暗示: 把 写成 , 为所有之和,即 可立 即算出。
分析此模型各量的数量级。将问题 (5.2)和本题作一比较。
(可左右滑动看完整公式)
(此抄书系列同时发在本人的博客:hongrum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