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疃子 银河崖 宝贝出在湾头街

在麻大湖一代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金疃子,银河崖,宝贝出在湾头街。”从古到今,这句话也不知道流传了多少代,一直流传到现在。这句话是怎样来的,也只有麻大湖一带的人知道,并且都和麻大湖的地理位置和特产有关。
疃子村碑
明朝建立之初,麻大湖由于连年的战争,这里人烟稀少。相传在洪武二年,人们从河北枣强县,陆续迁发到麻大湖一带,沿通济河比河而居。孙姓人家在通济河以北建村,由于村子正好在支脉河和通济河之间,飞禽走兽比较多,所以起名叫疃子。
一溜边河崖村庄分布
从庙子到西闸(过去叫凤凰村),沿通济河南岸有十几个村庄,统称为一溜边河崖。这里没有金,也没有银,更没有宝贝,那么这金、银、宝贝又是什么呢?
当时人们来到麻大湖一带居住,家家户户都比较贫穷,有时候吃了上顿无下顿。自从定居以后,这里有清澈的通济河和支脉河,美丽富饶的麻大湖,湖里盛产鱼虾、螃蟹、莲藕、菱角等,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可以到集市上卖钱,换回粮食,养家糊口。
当时一溜边河崖以南,就是麻大湖,远远望去碧波荡漾,港汊纵横,芦苇、蒲草满湖,荷花飘香。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们靠着通济河和麻大湖中的物产,发展编织业,捕鱼捉蟹,逐渐过上了殷实的日子。
湖区捕鱼——抡漩网

疃子为啥叫“金疃子”呢?

对于捕鱼,人们采取了很多方法。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法,因为疃子在两河之间,都是在河里捕鱼,他们捕鱼的工具一般是等网、漩网。

所谓等网,就是把鱼网结成一个三米左右的正方形,在正方形的四个角上,各固定上一根竹竿,竹竿上面连接在一块,再固定在一根横木上,上面拴上一根绳子,连接到岸边一根竖立的木棍上面。把渔网放进水里,撒上鱼饵,等鱼进网后,利用杠杆原理,把竖着的木棍轻轻后拉,渔网就露出水面,会看到鱼网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鱼虾。用橑子把鱼捞上来,再把渔网放下去,这样反反复复,一天不挪地方,在那里坐等,也能捉个百儿八十斤的不成问题。
干这种活的大多是老年人,年轻人却是抡漩网。这可是个技术活,也是个力气活。一网抡下去,有时候三斤五斤,有时候十斤八斤。疃子又和县城很近,打上来的鱼虾,当天就会买掉。这样既解决了吃饭问题,家家户户还都有余钱。
住在县城的人看到后,都赞叹的说:“疃子可真是个好地方,人人挣钱,可真是个金疃子啊!”
麻大湖草编制品

“银河崖”是咋回事?

一溜边河崖的人,因为都是在麻大湖里捕鱼,那捕鱼的工具也多,方法也多。有下迷魂阵的,下圈儿,粘网,袖网……

湖区捕鱼——迷魂阵

最奇妙的就是下迷魂阵。所谓的迷魂阵,就是用芦苇打成箔,闸在湖面上,一圈一圈的,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八卦阵。从外往里进的口大,并且是顺畅的,往外出的口很小,还有很多卡口。实际上,就是兴进不兴出,只要鱼儿游到里面,那便是走上了绝路,最后只能钻进密封子里面,等待着渔民来收拾。这种捕鱼方法,无论大鱼小鱼螃蟹都能捕到,也可以说鱼虾蟹不漏。
至于下圈儿,却只能捉到大鱼。所谓的圈儿,就是用芦苇编织成长约一米,直径约半米的圆通,两边都有倒插,在里面放上鱼饵,放进水里,鱼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因为圈儿上面的圆孔比较大,所以只能捕到较大的鱼和螃蟹。
冬天天气寒冷,麻大湖结了厚厚的冰,捕鱼就选择一种叫“捣包头”的方式。所谓捣包头,就是在河沟上横着打开一条缝,两边插箔,中间放上密封子,从密封子前,每隔三米左右,打开一个冰窟窿,一直到很远的地方。用一根木棍,一头安装上一个圆形或正方形的木板,木板大约有二十厘米左右,这就是包头。从远处,不停的往冰窟窿里捣,在捣包头的时候,人们还不停地喊着号子或者唱着渔歌,很有节奏。这样一个冰窟窿接着一个冰窟窿,不停地捣,一直捣到苇箔的跟前,把鱼都赶到了密封子里面。完成后,提起密封子,里边会白花花的一片,大鱼小鱼都有,渔人唱着渔歌满载而归。
大家看到白花花的鱼,说:“这哪里是鱼,这可都是些白花花的银子呀!”因此,就有了银河崖的说法。
湾头槐仙
“宝贝出在湾头街”,从哪里讲?
麻大湖里盛产蒲子、芦苇和红柳,因此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麻大湖里三件宝,蒲子、红柳、芦苇草。”勤劳智慧的麻大湖人充分利用当地条件,柳编、苇编、蒲编很快发展起来。人们把红柳编成粪筐、土篮子、篓子等;把芦苇打成箔,编成芦席、筐子、筛子等日用品;把蒲子编成蒲扇、蒲团、蒲袜等。忙的时候,男的捕鱼,女的在家编织,冬闲的时候则全家动手。
一流边河崖有很多“夕阳集”和“露水集”,比较大的有湾头、三官庙,人们把编制的蒲编、柳编和苇编等各种产品,拿到湾头集市上去卖,从湖里打上来的鱼虾也来这些集市上卖。外地的客商都非常喜欢这里的水产、特产,慕名而来,纷纷前来购买。
湾头村通济河上有一座桥叫做通济桥,这座桥是连接博兴和桓台两县的重要交通要道。桥北边有棵老槐树,传说是董永和七仙女的大红媒。老槐树东边有个饭店叫做通济酒家,南来北往的客商都会在这里落落脚,喝上一杯酒家自己酿造的通济酒。沿通济河来往的船只,无论是从羊角沟到济南,还是从济南顺流而下到羊角沟,大家都会在这里停船过夜。从湾头的集市上,买上新鲜的鱼虾,再买上这里的地方特产蒲扇、蒲团和蒲袜、草鞋等带回家。
无论是外地人和本地人,都说湾头街是一块风水宝地。就这样,就有了“金疃子,银河崖,宝贝出在湾头街”的说法,并且越传越响亮。
湾头村碑
现在,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麻大湖的水遭到了污染,鱼虾、螃蟹和各种水产品逐步减少,但是蒲编、苇编、柳编等传统工艺却越来越繁荣,早已走出了国门。这里的人们天天期盼着,麻大湖尽快恢复蓝天碧水,一溜边河崖环境更加优美。相信这一天,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

麻大湖风光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初绍庆,民间文学作家,滨州市作协会员。在《民间故事选刊》《作家选刊》《今古民间故事》《农村大众》《贵州政协报》《文学大观》等数十家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