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位九旬老党员的不平凡人生……
秀南街,一条古意韵味十足的里弄。古时,这里是达官士绅的聚居场所。岁月荏苒,如今只隐约可见当年的风姿绰约。
以街名命名,秀南读书会今年恰好迈入第二十个年头。从当年三人初创,到如今吸纳近百余名成员,这个读书会缘何凭民间力量就能坚持数十载?
答案,就藏在秀南街深处的一幢民宅里。宅子的主人是今年96岁的杨菊明,曾经的秀南读书会会长。
秀南街所在的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依然保留着当年的肌理脉络。里弄宽度恰好适合步行。从巷口拐几个小弯,就到了杨老的家中。门框中的“光荣之家”门牌虽已褪色,但依旧十分惹眼。
上了年纪的杨老,听力大不如前。交流时,需要有人在他耳边大声重复问题。但他却格外耐心,即便遇到听不清楚的时候,也不显得急躁。
漫长的岁月,带走了他的许多记忆。但有些片段,却仿佛长在了他的心里。无论岁月蹁跹,却历久弥新。
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离家参军那一年是14岁。从上海到长沙,他所在的江南抗日游击队队伍越来越壮大。后来,这支部队还成了主力军,也就是如今大家熟悉的新四军。
彼时,由于年纪小,年长一些的战士们十分关心他,劝说他回家避难。但杨菊明没有答应。他说,“我是个孤儿,没有家,就算是爬也要跟着部队。”就这样,他留在了部队,成了一名卫生员,负责帮忙抢救伤员。
那段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记。他还记得,有一次,他和战友们躲在半人高的棉花地里,在里面一等就是大半天。“游击队就是这样的,三五人成一个小分队,就是要跟敌人长期缠斗。”
仅在入伍两年后,杨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提及入党原因,他的思路尤为清晰,语速也变得快了起来。
原来,当时他所在的分队里有两名卫生员。有一段时间,他时常看到另一位卫生员总是神神秘秘跑去开会。一开始,他并不知道这名卫生员在做什么。后来,他才知晓,原来这名卫生员是去开党员支部会议了。自此,杨菊明也下定决定,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杨老是一位较真的人。跟人打招呼一定要“作揖”,不摆手,以显尊重。入党后,他更是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部队战士到学校副校长,他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力求做到尽全尽美。即便是离退休以后,也依然发光发热。
上世纪80年代,杨老离休后返回家乡松江。没想到的是,他的“行程”依旧扑扑满。许多中小学向他抛出橄榄枝,邀请其为学生们做讲座。对于这些邀请,杨老从不推拒。“青年人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要用这些真真实实发生过的事告诉他们如今的和平不容易。”短短数年,杨老的足迹踏遍了松江区的中小学。
2001年的一天,时任秀南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陈茸君向杨老提议,干脆搭建一个读书会平台,可以定期向更多人传播红色故事。就这样,在社区居民的集体推荐下,杨老成了秀南读书会第一任会长。
虽然是民间力量发起的读书会,但杨老依旧定下了一整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从活动章程、徽章设计,他都亲力亲为参与其中。
20年的时间里,这个由杨老亲自培育的读书会曾几度面临“折戟”。“有好几次,我们几乎都要放弃了,”杨老说,由于没有经费,读书会的运转并不容易。为此,他与老伴两人多次慷慨解囊,有时五千元,有时上万元,为读书会购置一些必要设备。
生活中,杨老是个十分节俭的人。家中电器甚至有不少还是上世纪的“老古董”。唯一一样还算新的电风扇,还是去年街道走访慰问时送的。
让一位社工印象深刻的是,就在最近征询订报意见的时候。杨老多次强调,“不要再帮我订了”。其实,他是个爱读报的人,平时总会用放大镜来回仔细翻看时事新闻。遇到有感触的话题,甚至还要动动笔头记录下心得感受。社工知晓,他这样说,是为了省下这个名额,让给其他人。
一桩桩、一件件,在杨老的助人生涯里,有太多的闪光点滴值得铭记。
虽然如今年事已高,但还有一位青年始终被老人记挂在心。那是一位家住附近的青年。年少时,这位青年曾行差踏错,度过了一段艰困岁月。彼时,杨老知晓青年心里苦闷,于是给他寄去了信封、信纸,让他将心里话写在信上。就这样,一封封未曾间断过的暖心信件,成了青年心底难以割舍的牵挂。在杨老的鼓励和支持下,最终,他又重新融入社会,回归正轨。
离休后,杨老陆续资助过多位家庭困难的学生。从购买图书、文具,到深入走访学生家庭,积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心理动态,他在青年人的身上倾注了太多心血。他总说,“你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一定要好好的。”
当笔者挥别杨老,这位九旬老人坚持要送到门口,还不停叮嘱,“千万要注意健康,当心自己的身体。”
一言一行勾勒出一位九旬老党员不平凡的人生。倾注了他半生心血的秀南读书会,如今成了青年人学习党史、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在不经意间成为滋养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的枢纽平台。
(来源:市委组织部、文汇报,部分图片来源:松江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