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精粹】张立平教授治疗消化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经验

卞昊宇, 张立平 天津中医药大学期刊编辑部 今天

导读:消化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影响着患者们的生活质量。张立平教授认为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证属本虚标实,临床治疗当从调理中焦-脾胃肝为切入点,强调"脾胃为本""中焦一体"的治疗思路,总结出脾胃虚弱、肝郁脾虚两个证型,临证时以培土达木为基本治疗原则,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

欢迎引用本文:

卞昊宇, 张立平. 张立平教授治疗消化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经验.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39(6): 625-629.

BIAN Haoyu, ZHANG Liping. The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ZHANG Liping in treating 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after the gastrointestinal operation.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 39(6): 625-629.

张立平教授治疗消化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经验

卞昊宇1, 张立平1,2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 北京 100078; 2.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0029)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PGD)作为一类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功能性肠排空障碍。目前西医针对该病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临床作用局限;而祖国医学在气机、五行理论的指导下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
张立平教授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30年来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张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从中医的整体观出发,深切感受到顾护“后天之本”,调畅中焦气机的重要性,在辨证施治时用药轻清宣扬。笔者在随张教授门诊期间,常有胃肠道术后的患者,因腹胀、腹泻、便秘等不适长期求诊,老师辨证用药经验独到,余感触颇多,现将老师经验总结如下。
1 追本溯源,把握病因病机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在中医认识中属于脾胃系统疾病的范畴,可体现在“泄泻”“呕吐”“便秘”等病证中。《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认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乃为“仓廪之本,营之居也”,此类脏器作为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环环相扣,相互协调。而手术乃以金石之法“割皮解肌”“濳浣肠胃”治疗疾病,术中对于消化系统器官的侵入及损伤,不仅打破了人体消化道正常运行的状态,也伤及了人身正气。消化道手术治疗部位在消化系统,脾胃作为“土脏”之首,难免因机体平衡的打破及正气的耗伤受到牵累,脾胃受累则一身之气生化不足,正常的气机升降无法维持,中焦气机枢纽功能失司,胃气上逆则会出现呕吐;脾脏运化功能失司,水湿停留中焦,“湿盛则濡”故会出现泄泻;肠腑不能禀脾胃之气受盛化物、排泄糟粕,故会出现便秘、痞满。除脾胃系统功能失司,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长期卧床,精神心理产生变化,情志不舒,加之一身之气不足,肝脏之气郁而不达,进一步加重了脾胃气机的紊乱以及气、血、津液代谢的失常,故患者极易产生血瘀、痰湿等病理产物,加重临床症状。
2 张立平教授临床特色治疗思路2.1 脾胃虚弱则百病由生
张教授基于《素问·五脏别论》中提出的“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四肢皆禀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及《脾胃论》中“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的观点,并结合长期的临床治疗经验,深切感受到在临床论治此类患者时顾护脾胃的重要性。张教授常将人体消化道比作是河流,脾胃乃是源头活水,是推动整个消化道正常运行的动力之源,若脾胃之气充足,脾升胃降,气机转运正常,则六腑“实而不满”,河道通畅,百病不生;若脾胃之气匮乏,动力不足,气机转运乏力,则易出现河水断流,或是河中沉淀堆积堵塞河道,秽物积滞日久,故邪气由生。张教授认为消化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系术前久病,术后正气损伤,故而脾胃虚弱,临床上无论是出现泄泻、腹胀、痞满还是呕吐,治疗时当追本溯源,在通腑导滞、降逆止呕等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顾护脾胃,将脾胃系统视作一个生理功能密不可分的整体,不可舍本逐末。
2.2 “中焦一体”培土达木
张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无力推动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是此类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结合《东医宝鉴·内景篇·三焦腑》“头至心为上焦,心至脐为中焦,脐至足为下焦”的描述,脾胃与肝同属中焦,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同不可分割,故在临床论治时提出“中焦一体”、培土达木的治疗思路,强调补益脾胃为主、调畅肝气为辅的基本治疗原则。消化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因金石损伤脾胃,伐伤正气,故而脾胃之气不足、中焦气机转输无力,日久脾胃之气阻滞于中焦,土气壅滞易致肝木不舒;同时肝脏“体阴而用阳”,主藏血,脾胃之气虚弱,无力生化气血以涵养肝木,肝血失充,无法保证正常生理功能的运行,故会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

中焦的协同运作是维持机体气机正常运行的根本,脾胃虽为气机枢纽,但肝主疏泄与脾胃升降运化功能相近,《素问·经脉别论》有:“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的说法,可见肝脏疏泄功能正常,才能助脾胃升降以运化气、血、津液,同时肝脏通过疏泄功能控制胆汁排泄,促进消化,也增强了胃腐熟水谷的功能。目前临床上对于消化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忽略了脾胃作为“后天之本”的重要地位及脾胃与肝之间密切的协同关系,如现在临床上常使用中成药四磨汤口服液顺气通腑、理气消痞,使腑气得通、胃气得顺,故而大便得下、呕逆得降,此法虽调畅中焦气机使土壅得解、木复其性,但木气有余、脾胃虚弱,则易过克脾土,初用虽可缓解临床症状,但日久必会适得其反。脾胃作为气机枢纽,以气机论治理应作为主要思路,但脾胃为“后天之本”,单以理气之品调畅气机难免有管中窥豹之嫌,如若失治误治更会加重脾胃虚弱,得不偿失。调畅气机固然重要,但对于此类脾胃受损、正气不足的患者,不妨放宽临床诊疗思路,以补益“后天之本”为主,培土达木,以脾土涵养肝木助其生发,同时少佐疏肝理气之品助肝木条达,进而恢复中焦的生理功能。现代临床在治疗脾胃病时除补益脾胃外,也常从肝论治,予柴胡、枳实之类条达肝气助脾健运,并且中医认为情志内伤影响脏腑功能,消化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久病,情志不舒易使肝失疏泄而致脾胃失和,故补益脾胃之气的同时,条达肝气,视中焦为一体,脾胃肝同治,使“土得木而达之”“木得土以养之”,治疗效果事半功倍。

2.3 四诊合参,首重舌诊
中医学讲求辨证论治,如何准确判断疾病的主要证候及兼杂证候至关重要,在中医诊断学中有“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的说法,如任占敏等认为“唇四白”乃是消化系统的外华。舌诊作为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舌象的变化与脾胃系统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所描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在经脉循行上足太阴经“连舌本,散舌下”,清代医家章虚谷也提出过:“脾胃为中土,邪入胃则生苔,如地上生草。”张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重视四诊合参,尤其重视患者的舌诊表现,认为患者的舌质、舌苔、舌色能够反映患者脾胃功能的一般情况,及身体的基本状态。如消化道术后出现食少纳呆、形体消瘦、脘腹胀满的患者,因其脾胃功能虚弱,水谷之气无法充养舌体,故可见舌瘦薄;而出现长期腹泻的患者,因其水湿不化故而泄泻,其人舌体常胖大,边可见齿痕;长期大便不爽的患者,以其中焦气机不畅、肠腑不通,日久邪气滞留,郁而化热,其人可见舌体或根部苔黄厚腻;而通过舌色的变化以及舌上是否可见瘀斑瘀点,可反映患者术后机体中是否有瘀血等病理产物。故临床通过舌诊可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同时仔细询问患者的饮食、睡眠、二便等,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仔细切脉了解患者气血盛衰,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3 特色辨证论治
消化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因术后体虚,脾胃运化功能失司、肝失疏泄,故而中焦气机失常。脾胃虚弱,运化之力不足,气、血、津液转输无力则易出现痰湿、瘀血;中焦气机转运失常,肝气不舒,则易出现气滞;肝气郁结于内,携痰湿化火则易出现湿热蕴结。故张教授认为本病证属本虚标实,结合病因病机,临床上将消化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分为脾胃虚弱、肝郁脾虚2个证型。
3.1 脾胃虚弱证
症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脘痞闷,时轻时重,喜温喜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纳呆,大便时溏时泻或有临厕努挣乏力感,舌淡,脉虚。张教授在治疗此类患者时,坚持“中焦一体”,治以健脾疏肝,拟方四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在布方用药上,张教授认为“虚人不受补”,常运用大量太子参补益脾胃,因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较人参、党参补益之力虽弱,但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太子参虽为清补之品,临床效果却反胜人参、党参之类,故方中常予大量太子参并臣以白术、茯苓缓缓补充脾胃之气;再予柴胡、枳壳、郁金等疏肝理气之品,条达肝气,助脾健运;佐焦三仙通腑导滞,消食化积,炙甘草调和诸药。若患者乏力、腹胀、泄泻尤甚,舌淡胖,边见齿痕,苔白厚腻,脉濡缓,加法半夏、苍术、炒薏苡仁燥湿健脾;若患者脘腹刺痛,面色晦暗,舌暗或紫,舌面可见瘀斑瘀点,脉涩,加桃仁、红花、丹参活血祛瘀。
3.2 肝郁脾虚证
症见脘腹胀闷,喜太息,食少纳呆,四肢倦怠,嗳气,反酸,肠鸣矢气,胸胁胀痛,大便溏泻,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细。此类患者主因脾胃转输无力,土气壅滞,故肝气不达,张教授在治疗时强调“寓通于补”即疏肝为主、健脾为辅的治疗原则,认为这些腑气不通的患者,不可轻易过用行气导滞之品,临床上自拟柴芪汤加减,常用柴胡、香附、枳壳疏肝理气,白芍、三七柔肝活血止痛,黄芪、太子参、茯苓、白术益气健脾,培土涵木。若患者口干口苦,苔黄厚腻,脉滑数,方中可加黄柏、黄芩清热燥湿,黄连、吴茱萸清肝泻火;若患者心烦急躁,不易入睡,上热下寒,方中常予黄连、肉桂宁心安神。
4 典型病案
患者男性,66岁,2019年10月13日因“结肠Ca术后半年余,大便次数减少”就诊。患者半年前因结肠Ca手术后出现大便次数减少,大便难下,故就诊于我院肛肠科门诊,间断服用中药及滋阴润肠口服液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患者诉服药后出现流清涕伴喷嚏,遂自行停药。现患者仍觉大便难下,排便无力感严重,近日自觉夜中胃脘部嘈杂不适,伴腹胀,晨起口苦,无反酸烧心,无恶心呕吐,无腹痛,纳可眠欠安,小便调,大便每4~5日1行,量少,质软成形。舌淡暗,胖嫩,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便秘脾胃虚弱证;西医诊断:结肠Ca部分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便秘。治法:健脾通腑、疏肝理气,方药以四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拟方如下:太子参30 g,茯苓10 g,苍术10 g,白术20 g,陈皮10 g,法半夏9 g,炒薏苡仁10 g,柴胡10 g,黄芩10 g,枳壳10 g,白芍10 g,香附10 g,川芎6 g,黄芪30 g,防风10 g,炒谷麦芽各10 g,炙甘草6 g,7剂,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2019年10月20日2诊。患者诉大便困难改善,现2次/日,量偏少,成形,排便无力感好转,胃中嘈杂同前,晨起腹胀,易急躁,耳鸣,无头晕头痛,纳少,眠可,小便调,舌暗偏紫,边齿痕,苔薄白,脉弦尺弱。治法:健脾疏肝、清利头目,前方去炒薏苡仁、炒麦芽、炒谷芽,加夏枯草15 g,郁金10 g,加焦三仙各10 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2019年11月10日3诊。服上方后停药1周,现腹胀好转,耳鸣稍缓解,大便状况明显改善,每日2~3次,量少成形,偶有排便不尽感,排便无力感好转,自觉诉打喷嚏稍好转,偶有口苦,食欲欠佳,半夜易醒,小便调,舌暗偏紫,边有齿痕,苔白稍腻,脉弦数。继续以健脾疏肝为主,10月13日方去炒薏苡仁,加黄芪量至40 g,7剂,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2019年11月17日4诊。服上方后,腹胀减轻,偶有口干口苦,喷嚏次数减少,耳鸣好转,食欲差,眠可,大便每日1~2次,成形,小便可。舌暗紫,边有齿痕,根部白腻,脉弦数尺弱。11月10日方继服14剂,若症状好转,无需再诊。
按语:患者老年男性,结肠Ca术后半年余,癌病本耗伤人体正气,加之患者老年,术后恢复较差,极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因大便难下,间断服用滋阴润肠口服液,此剂本属苦寒之类,服用后大便不通虽稍有改善,但患者脾胃已虚,苦寒之品直伤脾胃,加重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则中焦转输无力,故出现腹胀、大便不通、排便无力;脾胃虚弱,一身之气生化无源,卫气羸弱无以拱卫腠理,故出现易感;脾胃虚弱中焦失司,水湿不化,血行不畅,上呈于舌,故见舌体胖大、舌色淡暗。该患者病位虽在大肠,但其根源在中焦脾胃肝,结合症状及舌脉故辨证为脾胃虚弱证,治疗当补益脾胃、调畅肝气,拟健脾通腑、疏肝理气为基本治则,方选四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患者脾胃虚证明显,且结合舌诊及问诊未见明显热象,故方中大量运用太子参、茯苓、苍术、炒薏苡仁之品健脾益气,黄芪、白术、防风补气固表,恢复卫气拱卫肌表之责,陈皮、半夏、白芍、炒谷麦芽理气和胃,柴胡、黄芩、枳壳、香附、川芎疏肝理气,助脾健运,诸药合用健脾疏肝,调畅中焦气机以达补益脾胃、理气通腑之功。
5 总结
消化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作为一类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无论是对治疗效果、还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都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张立平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提出脾胃肝“中焦一体”的观点,认为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与肝脏紧密相关,在论治消化系统疾病时强调“脾胃为本”,疏肝达脾,尤其认为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多因脾胃虚弱、肝气不舒所致,二者互为因果,总结出培土以涵木,木荣以达脾的治疗思路,临床治疗以健脾疏肝作为基本治疗大法,布方用药随证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项目(Z171100000417051)。
作者简介:卞昊宇(1995-), 男, 硕士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
通讯作者: 张立平, E-mail:lpzhang2005@126.com。
(0)

相关推荐

  • 泻心汤——治疗脾胃病真的很好用!

    图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科主任魏玮教授 辛开苦降法,属于"和法"范畴,是临床常见的中医学治法之一. 魏玮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首都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 ...

  • 胃、肠息肉舌诊图片:患者反复胃肠息肉术后...

    胃.肠息肉舌诊图片:患者反复胃肠息肉术后,黄色素瘤术后 舌质红:患者性格急躁,长期肝郁化火. 舌苔:腐燥,裂纹纵横交错,肠胃形质受损,阴液亏损. 舌体偏胖:湿热寒湿并存,大便粘滞不爽,口中粘液浑浊. ...

  • 王垚中医:长期饮食不规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胀痛泛酸水怎么调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出现的胃痛多是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症,可伴有胃胀.反酸.嗳气.呃逆等症状,在这期间还会出现食欲不振.食欲减退.厌食的情况,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不算非常严重的疾病,但是应该及 ...

  • 对于冠心病,我最痛恨用支架,这完全是将患...

    对于冠心病,我最痛恨用支架,这完全是将患者当牛一样宰.而我用补气药,消除了患者的冠心病后,我明白了:中医再也不可能恢复千年的盛况! 年轻的时候,谁不想在自己的领域闯出一番天地.而我的梦想就是用心治好每 ...

  • 『名医经验』陈乔林教授治疗时行感冒重症的学术经验

    SARS.甲型H1N1流感类似于中医的"时行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引起.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以及侵犯呼吸道病毒的多样性,尚缺乏有 ...

  • 『名医经验』谢晶日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验浅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本病从单 ...

  • 『名医经验』郭志强教授治疗膜样性痛经经验

    郭志强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妇科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悬壶四十余载,学验俱丰,治疗诸多疑难杂症,从理论到临床都有灼见,疗效卓著.笔者有幸跟师随诊,试探讨郭老师治疗膜样性痛经的独到之 ...

  • 『名医经验』杨惠民教授治疗老年脾胃病的经验

    杨惠民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30余载,在治疗老年人高血压.高脂血症.消化系统疾病.风湿病及其他内科杂症具有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确切,其在治疗脾胃系 ...

  • 『名医经验』段富津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证经验

    段富津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从事临床工作已越50载,他坚持教学相长原则,治学严谨,在内.外.妇.儿各科均有颇深的造诣,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段教授依据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症状将其分为肝 ...

  • 印会河教授治疗肝癌术后黄疸的医案赏析

    患者孟某,为40岁的男性肝癌患者,1992年6月8日初诊.该患者于当年1月在某医院行胸腹联合切口肝右叶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为肝癌,术后右侧胸水不断,每天抽胸水250毫升,呈暗黄色,伴双下肢水肿,肝 ...

  • 刘嘉湘教授治疗胃癌术后的经验

    刘嘉湘教授治疗胃癌术后的经验.认为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阴两伤.邪毒留恋,其中脾胃虚弱贯穿疾病始终,且强调胃阴虚对疾病的影响. 在"扶正治癌"的基础上以益气养阴法治之,选方四君子汤合 ...

  • 徐斌教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处方用药规律。

    目的:初步探讨徐斌教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就诊于徐斌教授门诊的乳腺癌术后195患者的首诊病案信息,建立临床信息资料库,运用SPSS 19.0软件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证型.处方用药 ...

  • 魏子孝教授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组方规律及核心药物网络药理学研究

    第一部分:甲状腺癌术后医案分析及组方规律研究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癌术后门诊病历进行挖掘分析,总结患者临床特征以及魏子孝教授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辨证用药经验.方法:按照纳排标准收集2013-2019年经魏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