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湾地名考辩 ——明清方志舆图中的广州湾
舍小成大
名无实存
广州湾地名考辩
一、 广州湾是一特定的险要海湾
图1《岭海舆图》中最早标出广州湾的地图
图2 自利剑门经莫村,南过龙起滘,出广州湾
图3 《广东舆地全图》中广州湾的具体位置
二、广州湾海域
图4 《广东海防汇览》西路图中的广州湾
图5 1887年《广东全省水陆舆图》广州湾
图6《防海辑要》会哨广州湾图
从硇洲北面到雷州海头各港口的船只,没有必要经过南三都的广州湾,“必从广州湾而来”无疑指的是从广州湾洋面而来。
图7 皇朝直省舆地全图(局部)
三、作为行政村的广州湾
明清的方志舆图大多数把广州湾标注在海中,但也有几幅图把广州湾标注为海岛的名称(如图8[18]8、图9[14]462)。这些标名为“广州湾”的陆地(岛屿),从其地理坐标看,均为南三都几个岛屿所在之地;而在其他舆图中,这些岛屿一般标注为“南三都”、“南三背”、“田头汛”、“麻练沙”等名称。为什么有些图把它标注为广洲湾呢?这类似于有些地图把南三都的岛屿标注为田头汛。田头汛在广州湾北面,其驻军是专门防守广州湾一带水域的。嘉庆十一年总督吴熊光曾向嘉庆皇帝汇报过广州湾沿岸状况:
图8 《[万历]高州府志》广州湾图
图9 《[道光]遂溪县志》广州湾图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成书的《广东通志初稿》,记载了吴川县的广州湾渡口。渡口以广州湾为名,说明它在广洲湾沿岸,但不能直接说明附近陆地有个叫广州湾的地方。如今能找到的出现陆地上广州湾地名的文献,是现存最早的吴川县志《[雍正]吴川县志》,其在南三都下属的13个村名中,列出了广州湾。据此可以推断,广州湾作为陆地上的地名,至晚在清雍正朝已经存在。《[光绪]吴川县志》在南三都所属广州湾名下注明:“城南六十五里,殷、曾、陈杂居,分四五村。”[8]48按照《光绪吴川县志》所记南三都所属13个村的村名,再来审视上引吴川县的详细地图,可以发现,广州湾之西的地聚岛上的村庄被命名为“地聚”,田头岛南部面临广州湾的几个小村庄被命名为木谓,东面北颜岛南端最下方的海边,地图上标有“广州湾靖海宫”,可知这一带陆地即是广州湾。除去广州湾海口周围已经榜上有名的地聚、木谓,及北颜岛中部的青训,靖海宫北面的几个小村庄,即沙头村、雷锡村、沙腰村、伦兴、北颜滘等,就是陆地上广州湾,大体相当于现在的灯塔村委会的范围。这一点,阮文已经考察得很清楚,并且得到公认,兹不赘述。
四、 “广州湾”抑或“广洲湾”?
既然“州”与“洲”可以互通,那么“广州湾”与“广洲湾”就没有孰是孰非的问题。许多地名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若一定要在其中确定一个标准的、“正统”的名称,其办法或者看哪个使用率高,或者考察何者出现得早。“广州湾”不仅比“广洲湾”使用率高,而且使用得也更早。1535年的《广东通志初稿》、1542年的《岭海舆图》、1561年的《广东通志》、1562年的《筹海图编》,直至1602年的《万历广东通志》使用的都是“广州湾”,只是到了1614年的《万历高州府志》,才使用了“广洲湾”。可见“广州湾”是“正统”。
综上,清末之前的“广州湾”一名,有海、陆二义。其最初所指当为吴川南三都田头岛、北颜岛南端与地聚岛所形成的海澳、海湾,其地势险要,是高州府南部海防要地。由于广州湾重要的海防地位,如今湛江港(湾)之原来吴川县所属的海域部分,又被笼统称为广州湾,或广州湾洋面。这是广州湾一名含义的引申和扩大。广州湾东之北颜岛南端靠海的几个荒僻小村组成的行政村,也因广州湾之大名而以广州湾为名。陆地上的广州湾之名来自海上的广州湾,而不是相反。法国强租之前,广州湾并非籍籍无名,被历来朝野治海防者所重视,史志不乏记载,有时甚至皇帝(例如嘉庆帝)都耳熟能详。广州湾之所以闻名朝野,与陆地上的广州湾行政村关系不大,而是缘于海上广州湾的重要战略地位。这也是当年法国侵略者要霸占广州湾及周遭陆地的真实意图。
参考书目
[1] 阮应祺.清末广州湾地理位置考[J].学术研究,1982(5):92-95.
[2](明)黄佐. [嘉靖]广东通志[M].广州: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1997.
[3](明)郑若曾,邵芳.筹海图编[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明)姚虞.岭海舆图[M]//广州游览小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
[5](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M]//续修四库全书:第59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M]//续修四库全书:第49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清)戴肇辰.[光绪]广州府志:3[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
[8](清)毛昌善,陈兰彬.[光绪]吴川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9](清)桂文灿.广东图说[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10](清)张人骏.广东舆地全图[M].广州:石经堂书局,1897.
[11](清)卢坤,陈鸿墀.广东海防汇览[M].(出版地不详)1838.
[12](清)黎中配.广东全省水陆與图[Z].广东,1887.
[13](清)俞昌会.防海辑要[M].百甓山房藏版,1842.
[14] 赵钧谟.遂溪县志:1-3[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15](清)阮元,(清)陈昌齐. [道光]广东通志[M]//续修四库全书第67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6](清)黎佩兰.皇朝直省與地全图[Z].广西,1896
[17] 王彦威,王亮. 清季外交史料[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
[18] (明)欧阳保. [万历]高州府志[M]//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万历]高州府志[万历]雷州府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0.
[19](后晋)刘昫.旧唐书:1-16册[M].上海:中华书局,1975.
[20] (清)杨霁,陈兰彬.高州府志[M] .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21] (清)张玉书.康熙字典[M]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注:①“坊都”,阮文有的地方又称“村坊”。
作者:唐有伯,岭南师范学院吴川文化研究所教授,本论文获2016年广东省地方志理论研讨活动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