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令人深思的书:《别让西医杀了你》
去年初买了一本书:《别让西医杀了你》。书的作者是英国BBC卫生节目主持人VERNONCOLEMAN,这本书畅销欧美几十国经久不衰,是一本难得的保健书。这本完成于1996年的书,书的开篇就写道:“最有可能杀害你的,不是你的家人、朋友或者某个劫匪、盗贼、醉酒的司机,而是医生。”
VERNON COLEMAN在书中写道:
◆ 每6名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的住院其实是由于医疗的失误造成的。
◆ 调查发现:每93名被确认为心脏病的儿童,仅17名是真正的心脏病。
◆ 至少2/3的化验单是不必要的。仅有1/10的X射线检查是必要的。
◆ 仅有15%的医疗手段有确切的科学依据。
◆ 平均每10个服药患者中就有4人发生副作用,程度从轻微不适到伤命。
◆ 90%的疾病可以自行痊愈。
……
虽然书里写的是西医在西方国家的状况,但在中国,也未必好到哪里去,恐怕还要恶劣百倍,病人的苦难可能要放的更大。
《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古希腊医学哲人希波克拉底写下的,这段著名的誓言,每年在世界各地的医学院学生入校时,都要庄严宣誓:“我决心尽我所能为判断为病人的利益着想而救助之,永不存一切邪恶之念。我决定保持我之行为与职业的的纯洁与神圣,以医济世,受人尊敬。”这在西方国家是一种常识。在红包事件屡屡爆发、各种受贿和回扣事件屡屡被曝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问:现在的老师和医生,还有灵魂吗?他们进入学校的时候,有没有宣誓?
自古以来,人命关天是大道,当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传承至今的时候,难道仅仅是传承给中医的?当下,医药已经不再是道德工业的时候,当医生和治病成为一种挣钱 谋生的手段时,药物和医德还会有丝毫令人可以信赖的东西吗?
大医精诚,我们宁愿相信:没有高尚的医德就不可能有高明的医术!医院里的设备动则几百万上千万了,这些医疗设备的提高,带给我们社会医术的正比例提高吗?结论恰恰相反!
希帕克拉底斯是古希腊人,生于纪元前450年左右,对人类医学做出了的伟大突破和贡献,被尊称为西洋医圣,也就是西洋医学的鼻祖。他的病理观是什么样的?
1.疾病是一种自然现象,强调人体内就存有促进健康的自然本能,而医师只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的助手而已。
2.人体的体液、血液必须调和才能无病;当人体体液、血液调和时,纵然有了外来的因素(包括细菌病毒或其他外因)时,人体也不致生病。
3.他认为汗、尿、大便、痰、咳、排脓等,这些分泌物排出体外,人体才能产生调和,当血液调和、还原时,疾病才能痊愈。
4.认定产生这些自觉症状的现象,就是人体为求促进迈向自然的调和之道,绝不可因这些分泌物的排出,将使人体感到非常痛苦而横加阻止,否则人体将永远无法调和,终将使疾病缠绵不愈。
5.希帕克拉底斯强调,无端投以药物,企图抑制这些症状的作法,完全属于邪道。
看了这几条你作何感想?希帕克拉底斯生存的年代,距今有2400多年,而他对人体健康的理解,与中医理论不谋而合。看看张仲景、李时珍、孙思邈、陶弘景、扁鹊这些天人,我们又该怎么想呢?
孙思邈《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直到现在,我国的不少中医院校仍用它作为医学誓言,并用它作为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每个医生都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附:《大医精诚》原文,唐朝 孙思邈
大医精诚原文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