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为什么有些老师被学生恨了一辈子
01
我理想中的教育,从来都不是严苛的。
我从来不反对严格要求学生,然而严格并不等同于严苛。
何为严苛,简单就是严格而苛刻,近似于虐待。
几天前读了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学校的老校长在任的时候,因为要求严苛,导致了一名老师的孩子病情延误而终身残疾,另一名老师则因为旧病发作未被发现而去世。
下面的评论里,有一位老师的评论,我点了赞,他是这样说的:“……其实也给严厉的老师提个醒(指我自己),其实很多时候没必要,多关怀点没坏处,太严格了不到一定就是好。”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要把学生当人看》,中心大意就是我们要尊重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正在被雕琢的人,正因为他们还未成型,正因为他们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他们要接受教育。
对学生严格要求,这是对每位老师的基本要求,正所谓的“教不严、师之惰”,不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02
严格要求,一定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曾说过:“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尊重学生是严格要求的前提,只有真诚地关怀和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力量和能力,才能提出中肯的、合理的严格要求;也只有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提出的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克服困难,自觉地履行要求,逐渐形成坚强的意志和性格。
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教育。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中,包含着对学生的尊重和热爱。严格要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相信,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即使在念书的时候他们不明白,但是毕业后,很快就会明白老师严格要求的意义。
同时,我也相信,他们也很容易能分辨出老师的要求是严格,还是严苛。
我最近逛知乎比较多,也看到了很多在毕业多年后依然在声讨老师当年的严苛的,说实话,看了觉得挺不是滋味。
一来觉得为老师们不值,当年的严格要求,换来的是学生毕业多年后依然是满腔的仇恨,甚至有弑师的冲动,值当吗?二来则是有些兔死狐悲,觉得当个老师实在不容易,这个严格与严苛的度,一旦把握不好,就越了界。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与爱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03
尊重人、信任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只有从尊重人、信任人出发,才能产生合理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马卡连柯在教育实践中很好地运用了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他对流浪儿童和违法者的改造上。他从来不把失足青少年当作违法者或流浪儿看待,而是看作具有积极因素和发展可能的人。他不仅注重对这些儿童和青少年自尊心的保护,而且注重对其提出严格的要求,引导其走向正确的道路。他用实践证明了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在流浪儿童和违法者的改造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这是流浪儿童和违法者,那么对于我们的学生呢?我相信可以做得更好。
尊重学生就是对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的爱护及对学生能力的信任;严格要求就是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不是对立的,而是高度统一的。没有严格要求,学生不可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但是,严格要求绝不是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严苛,而是在尊重学生人格基础上的、对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意识与能力的肯定和认可。
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并没有正确处理好将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片面突出了一方面。许多教师往往打着“严格要求,为学生发展着想”等幌子,对学生人格尊严进行了赤裸裸地践踏。
这些教师为了激励学生,片面放大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无视学生的尊严。这种例子很多,到网上一搜,比比皆是。
当然,也有一部分教师片面放大尊重学生,漠视对其严格要求的现象。
这部分教师把尊重学生理解为无原则地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而不提出任何教育上的要求,也不对学生的行为给予任何的约束和制约。
这种理解实际上是放弃了教师的引导职责,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当学生发生错误时,一方面要怀着宽容的心态指出错误并做出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给予适当的教育性惩戒。
总之,教育,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功夫,是需要耐心和精力的,严格固然重要,然而过犹不及,有些事情一旦过了合适的度,就会变成错误。正如列宁说过的那样,真理只要向前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会成为谬误。
教育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