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萧庭生受教于大师级人物梅长苏,为何斗不过低段位的荀太后和荀白水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的荀太后目光短浅、智商不在线是众所周知的,荀白水虽然比妹妹荀太后强一些,偶而智商在线。

但是两个人的宫斗技能也绝对是低段位的,可是却把受教于宫斗高手梅长苏的萧庭生斗败了,这让人有点难以接受。

01

想当年,梅长苏决定扶持靖王时,靖王还是一个小小的郡王,既不受父皇宠爱,母亲静妃也不受宠,在朝中也没有一个自己人,整年征战在外,像被放逐一般,想登上帝王之位,就像痴人做梦一般。

太子和誉王却是皇帝眼中的红人,均受皇帝宠爱,在后宫,太子有越贵妃,誉王有言皇后。在朝堂上,太子有兵部、户部和礼部,誉王有吏部、刑部、工部。在军方,太子有宁国候谢玉,誉王有庆国公。

这样劣势的情况下,梅长苏屡出奇招,一步一步瓦解太子和誉王势力,先是扳倒太子,后又逼的誉王谋反,最后一力把靖王推上至高王座,这样的心智,这样的手段,堪称宫斗奇才,是大师级的人物。

萧庭生是梅长苏的高足,深得梅长苏的真传,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心智和手段也都不差,要不然也不会深得靖王和萧歆两代皇帝的信任,成为德高望重的长林老王爷。

荀太后的段位比起言皇后和越贵妃那是差好几个等级的,荀白水比起老辣的宁国候谢玉也是没法比的,可是这样的荀太后和荀白水却斗倒了深得梅长苏真传的萧庭生,长林王府也从此没落下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可是深思过后,重新再看梅长苏和萧景琰的人品,再看萧庭生的人品和处世哲学,你会发现,萧庭生从来都没有斗过,也就谈不上斗不过荀太后和荀白水了,这样的萧庭生才真正的让人敬重。

02

看看梅长苏,这个人看似诡谲,看似深藏不露,手段阴狠。可是他的手段,他的阴狠都是有针对性的,他有是有目标的,并没有滥用自己的手段和阴狠。

他针对庆国公,是因为他侵吞民田,中饱私囊,他确实犯法了,而他刚好是誉王的人罢了。

他针对宁国候谢玉,是因为他是当年残杀赤焰军的重要人物,他要为赤焰军沉冤昭雪,就必须扳倒谢玉。

他针对朝庭二品大员楼之敬设计了兰园藏尸案,是因为他确实犯了案,确实残害了幼女,即使设计了他,他也不冤。

他针对吏部尚书何文敬,设计了杨柳心妓官杀人案,涉案人员文远伯的公子邱泽,活活打死了杨柳心姐妹年仅十三岁的小弟,因为官官相护,她们无处伸冤,只好自己来报仇,另一个涉案人员何文新也不是什么好鸟,通过他与老鸨的对话也足以看出他的人品:

本公子可不是吃素的,家里婆子丫头不合我意,立时拉过来打死!他的手上也沾有人血,也算是罪有应得。

.......

梅长苏看似针对了很多人,可是这些人都犯了事,梅长苏并没有无中生有,残害无辜的人。从梅长苏与靖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即使他利用了一些人来达到目的,也会尽量保护他们,可见他的是有自己的底线的,并不是一个滥害无辜的人。

萧庭生被这样的一个有底线、有原则的人教导,他也不会是一个毫无底线的人,他是一个有着目标准则的人。

另外,梅长苏虽然利用手段扳倒了谢玉、何文敬等人,削弱了太子和誉王的势力,同时帮助靖王建立自己的人脉,把沈追、蔡荃这些有能力的臣子聚到他身边,但是他却提醒靖王,不要结党,因为一旦结党,就会有立场,有了立场,就有了私心,就不能单纯的为国事大局着想了

靖王当时听了梅长苏的话,说他这是国士之言,可见梅长苏的心胸,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斗争,更不是私利,而是着眼于国家大局,这才是真正的国士。

有着这样国士之才的梅长苏教导的萧庭生,自身也是一个国士之才,所以他不会结党,也不会与荀白水争斗。荀白水和荀太后聚合许多人整萧平旌时,荀飞盏劝老王爷萧庭生招集一些人为萧平旌说话时,萧庭生说:

武靖爷(萧景琰)当年,最恨的就是党争。一旦被卷入其中,无论你是贪图富贵,还是胸怀理想,最终都会不由自主的被两个字束缚住,那就是“立场”。本王已是这把年纪,没有多少日子就要去见父皇和先辈了,难道在临死之前,还要因为自己的儿子,一手拉起一个长林党吗?

从萧庭生的说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不知道,只要他也拉起一个党,与太后,与荀白水分庭抗争,绝对是赢家,可是他没有这么做,是他不想这么想,也不会这么做

这一点,绝对可以看出萧庭生的人品之贵重,不是什么人都能比的,是值得人敬重的。

03

梅长苏的教导,使得萧庭生有着国士之才,而萧景琰的教导,使得萧庭生的心志更加坚定。

萧景琰的性子是刚正不阿,隐忍霸气,毅力惊人,正直无私,重情重义,知恩必报,坚持原则,宁折不弯,并且做事认真。他不仅对自己严厉,对别人也是严厉的,否则不会因为次子莱阳王贪腐就处死了他,这需要多大的毅力,需要多坚持原则,多宁折不弯,才能亲手处死自己的儿子。

受教于萧景琰的萧庭生,承袭了他的性子,也承袭了他刚正不阿、正直无私,宁折不弯的性子,就像他在路原的坟前,告诉萧平章的一样:

我常常警醒自己,莫因先帝严厉而怨怼,莫因陛下宽厚而放纵,时至今日,自认守住了对先生的誓言。

萧庭生做到了始终如一,无论面对严厉的先帝,还是宽厚的萧歆,他总是恪守自己的本分,忠于自己的内心。

他手握长林军,又德高望重,但是从来没有私心,一生志在家国天下,保境安民,就像萧庭生不止一次说过:长林之责只在保境安民。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他的心中只在保境安民,不在争斗。或许荀白水和荀太后的行为在萧庭生的眼中,是极其可笑笑的,是愚蠢的。对他们的暗箭伤人也从没放在心上,这才是真正霸气,真正的有底气。

04

就像蔺晨对林奚评价长林王萧庭生的那样:

长林王萧庭生并非寻常人,他生于忧患,师从高人,自幼聪慧,喜好读书。在朝堂上该如何收揽权柄,如何把控朝臣,你觉得以他的能力,是学不会,还是做不到呢?

志不在此,非不能也。

蔺晨一句话说出了本质,长林王萧庭生不是不懂争斗,也不是没有能力争斗,而是志不在此,他一生志在家国天下,保境安民,从来不去争斗,也无所谓争斗。

只要他起了心思,分分钟斗倒荀白水和荀太后。

所以看似荀太后和荀白水斗倒了长林王府,可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样的结局难道不是萧庭生想要的吗?

萧庭生自知自己时日不多,长子萧平章已经战死沙场,次子萧平旌也志不在朝堂,生性散漫,不受拘束,更喜爱琅琊阁上的逍遥自在。

萧平旌已经一战成名,实现了父兄和长林军所有人的心愿,全歼了大渝皇属军二十万大军,几十年内北境已无外患,长林军的声望也已达到了顶峰,长林王府也已经站在漩涡中心,此时激流勇退,难道不是保全家人最好的选择,难道不是成全次子萧平旌最好的时机吗?

最后,萧庭生归葬梅岭,心愿了了。萧平旌退隐江湖,逐了他最初的心愿。蒙浅雪带着儿子在琅琊阁的庇护下,也会一生平安,这样的结局,对于长林王府来说,难道不是最好的归宿吗

从这个结局来说,长林王非常懂得朝堂争斗,更懂得顺势而为,这才是真正的高段位的人物,岂是荀太后和荀白水想斗,就能斗倒的人物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