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曝光控制有规律,一文教你看懂曝光“潜规则”

照片的曝光控制,是拍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参数调整,决定了画面的亮暗和拍摄效果。那么,对于摄影初学者而言,要怎么学习和控制曝光呢?本文将围绕曝光控制展开,详细讲解曝光的“潜规则”。

曝光控制主要在于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等三个参数,也被称为曝光三要素。曝光三要素之间有转化规律——互易律,通过互易律可以在曝光量相同的前提下,得到多种曝光组合,实现多种拍摄效果。

一、曝光三要素对曝光的影响

1、光圈

光圈,是镜头中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进光孔大小的一个装置,通过控制进光孔的大小来实现画面曝光的控制,而光圈本质是一个绝对值:

光圈=镜头焦距÷进光孔直径

当镜头焦距为50mm,光圈为F8时,则:进光孔直径=50mm÷8=6.25mm;

当镜头焦距为50mm,光圈为F2时,则:进光孔直径=50mm÷2=25mm;

由上面例子可以发现:

光圈数值越小,进光孔直径越大,画面的曝光量增多,画面偏亮;

光圈数值越大,进光孔直径越小,画面的曝光量减少,画面偏暗。

光圈与曝光量的关系

光圈大小决定了进光孔直径的大小,从而控制曝光量的多少。为了方便计算和操作,我们将光圈参数分为一个个档位,相邻档位之间的曝光量相差一倍,常见档位有: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等,为了方便记忆,我们整理如下:

F1.4、F2.0

F2.8、F4.0

F5.6、F8.0

F11、F16

F22、F32

从中发现:间隔一个档位,光圈数值相差一倍,如F2.8=F(2x1.4),所以只需要知道F1.4和F2.0就可以知道下一个档位是F2.8,再下一个档位是F4.0,以此类推。

而相邻档位之间的曝光量成倍数关系,从曝光量上来看:F1.4=2xF2.0,F2.0=2xF2.8,F2.8=2xF4.0……

2、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就是曝光时间,指的是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感应时间,单位是秒。下图的动态图是快门的工作过程,有助于大家理解曝光时间。

当快门被触发之后,相机内的工作过程:

①后幕帘开启,

②前幕帘开启——此时相机开始曝光,

③后幕帘关闭——此时相机结束曝光,

④前幕帘关闭。

曝光时间就是指前幕帘开启到后幕帘关闭的时间差:时间差越短,曝光量越少;时间差越长,曝光量越多。所以,曝光时间的长短直接控制画面的曝光量。

快门速度与曝光量的关系

和光圈一样,我们将快门速度也分为多个档位,相邻之间的曝光时间相差一倍,曝光量也相差一倍,这样会更容易记忆和理解,常见档位有:

……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

在1秒之前还有2、4、8、16、30等档位、在1/1000秒后面还有1/2000、1/4000、1/8000等档位。

所以:

曝光时间越长,快门速度越慢,曝光量就会增加,画面偏亮;

曝光时间越短,快门速度越快,曝光量就会减少,画面偏暗。

3、感光度

感光度,是衡量感光元件对于光线的敏感程度,用ISO表示。ISO越低,感应光线的能力越弱,曝光量就会减少;ISO越高,感应光线的能力越强,曝光量就会增加。

常见的ISO档位有: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

数值上是成倍数关系,相邻的档位之间的曝光量也是相差一倍,非常方便理解和记忆。

二、曝光三要素对拍摄效果的影响

曝光三要素除了控制画面的曝光,还对拍摄效果有直接影响。

1、光圈与景深

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景深范围的大小,直接表现就是背景是虚化模糊或清晰呈现。

大光圈,如F2.8,画面的曝光量增多,同时带来浅景深效果,让主体前后的清晰范围变小,从而使背景、前景虚化模糊,突出拍摄主体。常用于拍摄人像、花卉、静物等特写方面,或者虚化杂乱的背景元素来实现画面的简洁效果。

小光圈,如F11,画面的曝光量减少,但会带来大景深效果,拍摄画面的元素都会清晰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拍摄风光中较常用到。

2、高速快门与慢门

高速快门,一般指1/250秒或更快的快门速度,在抓拍运动主体等题材上有较为广泛的运用,可以凝固运动主体的瞬间姿态。

慢门,则是指1/30秒或更慢的快门速度,会记录光点的移动轨迹,比如车轨、瀑布、星轨、光绘等,一般需要搭配三脚架来稳定相机。

3、感光度与噪点

感光度对于画面效果的主要影响就是画质表现,较低的ISO会带来更好的画质表现,而高ISO会产生噪点,从而影响画质,通常来说会使用低ISO,比如100~1600范围内。

三、互易律,曝光的“潜规则”

学习了曝光三要素对于曝光控制和拍摄效果的影响之后,就要在实践中去运用曝光三要素之间的转化规律,从而获得预期的拍摄效果。

回顾下刚才的曝光档位:

光圈: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

快门速度:…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

感光度: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

在实践拍摄过程中,一般我们会将感光度设置为ISO400来保证画质,比如此时正常曝光的光圈为F4、快门速度1/30秒。

如果想要获得大光圈的浅景深效果,可以将光圈由F4开大到F2,增加2档曝光量;当ISO不变的时候,就要在快门速度上降低2档曝光量来实现正常曝光,快门速度要由1/30秒提高到1/125秒,这样才能保持曝光相同,而拍摄效果不同。此时的曝光组合是:光圈F2、快门速度1/125秒,ISO400。

如果想要获得慢门的动感效果,可以将快门速度由1/30秒减慢至8秒,增加7档曝光量;此时为了保持曝光量相同,光圈和ISO需要降低共计7档曝光量,将光圈F4缩小到F22也只能降低5档曝光量,还要降低的2档曝光量要靠ISO从400降低至100来获得,这样才能满足慢门拍摄和曝光量不变。此时的曝光组合是:光圈F22、快门速度8秒,ISO100。

由上面例子可以看出:曝光三要素中,为了拍摄效果而调整某个参数,会增加(或降低)一定档位的曝光量,就需要其它两个参数来共同降低(或增加)相同档位的曝光量,实现总曝光量的不变。

总结

所以,曝光控制是有规律的,通过曝光三要素之间的互易转化,保持曝光总量的唯一性,实现多种画面效果的拍摄,这就是曝光控制的“潜规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