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232:教育的100种可能4
232.教育的100种可能4
三、教育的方向
《教育的100种可能》第97页,讲述了周慧从乡村走向世界的故事。周慧从一位乡村少女成长为在德国发展的博士,本身就让人觉得了不起。她和李镇西老师的那份浓浓的师生情也跃然纸上,让人对李老师有了更多的赞叹。
除此之外,让人值得思考是周慧博士谈到的国内与国外教育观念的差别:德国学生学习的专业一般都是自己决定的,很多人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不是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而是因为自己的兴趣,老师根本不会管他们,他们爱学不学,全是自己的事,只要你能通过考试就行了。如果他们发现自己对所学的专业失去了兴趣,可以再申请别的专业继续学习。德国学生无论家庭条件好坏,一般都很节约。德国学生上课的时候一般发言很积极,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敢于提出自己跟老师不同的想法。
看着周慧博士的介绍,感觉到我们的学生学习是被动的,不是为自己而学。而我当时也是盲目的,对于自己要学什么专业一点概念也没有,一直就想着分数考好点。结果看到成绩,就不知道自己要去学什么,觉得会计这个专业和钱有关,贫穷的我,直接就选择了这个专业。结果学到这个专业,虽然成绩不错,很多功课都是第一,但是到毕业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后来分配去教书,我就去了。感觉自己的人生,就是盲目的,被动的。
现在想想,自己感兴趣的其实是文学,虽然文字功底不行,但是却深有兴趣。如果当初,我认清了自己,能够努力为兴趣而学,今天的人生会不会还是这样?
昨天晚上去看了天王刘德华主演的电影《拆弹专家2》,看得我五味杂陈。一个人心理扭曲之后,散发出来的破坏力惊人。不接受现实,不去接纳自己,不改变自己,就会失去人的本性。因此,教育应该多关注一下学生的兴趣需要,而不是强制他学习。
周慧博士作为一个母亲,也有自己独特的教育观点:
一是给孩子安全感。更多亲子活动,让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非常融洽,孩子在上小学前就学会了游泳。而我们呢?我都四十岁样子主动去学了游泳。
二是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就拿孩子吃饭这件事情,我看到的是家长追着孩子喂饭或放着动画片悄悄喂饭。而德国是让孩子自己吃。
三是做家务。以前我小时候,各种家务都要做。而现在农村的孩子都天天在家玩手机,什么事都不帮家里做。
第四是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我们呢?家长看电视、耍手机、打牌,自然孩子的注意力也不会在读书上面。所以阅读这件事,每所学校从孩子抓起,提供丰富的书籍,让学生自由去阅读。我放在楼道下的图书,很快就被学生拿走了,看来,给一个平台,让他们自由阅读,还是有成效的。关键是我们的父母愿不愿意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因为家里有种种藏书的家庭,在农村寥寥无几。
家庭教育给孩子自由平等,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在我们这里,一部分家长更多的是溺爱,培养一批批熊孩子。一般问题学生都是问题家庭的产物。而我们的家长学校大多也就流于形式,家长不愿来学,也不愿意去在孩子面前低下头。家庭教育的棍棒教育、溺爱教育,最终是影响到家庭,因此家长们应该多学习,做好榜样,避免重蹈覆辙。
周慧认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参天大树,绝大部分人只是一株默默无闻的小草。小草经过精心培育可以成为大树,天才没有好的教育也会成为平庸的人。”
第112页,讲述的是潘芳奕长成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现在的她是商界精英,诗心晶莹,保持着对世界的热爱、好奇心和与人为善的心灵。
李镇西老师说:“我说潘芳奕很优秀,和我没关系的。我从来认为,优等生之所以优秀,人家父母的家庭教育、学生自己的天赋以及勤奋的原因,和老师关系实在不大。”的确,同样是一个老师教的,学生自然会分层三流九等。这是学生自己生存的环境和认知决定的,我一直讲我是学生生命中的过客,我可以把我的经验分享给他们,至于他们怎么抉择,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可以和他们谈心,劝他们如何如何。但最终,还是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态度。
最近,8年级2班的状态不佳,有几个学生都听不进去。他们的心思被青春期左右,被家庭的问题左右,彻彻底底的放弃了自己。我也单独找他们谈心,但依旧我行我素。家长也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对于孩子周末鬼混毫无办法。
我也问过他们的理想,他们似乎看不到未来,只想到眼前的得过且过。想一下子转变他们,可能性不大。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方法不对,还是他们已经给自己修筑了一个城墙,把自己包裹,不愿意改变。因为,改变的过程也是痛苦的。让他们浴火重生,很难。
缺乏优秀的品质,自然很难优秀。看来,这一学期的对他们的集体教育,只改变了一部分不愿意继续沉沦的人,另一部分还是选择了浑浑噩噩的过着。看来,我的压力还很大。
我渴望自己是一位行侠仗义英雄,但是现实是我是平平凡凡的老师。我没有成长为自己渴望的模样,但我不后悔。至少,我心里流淌着大侠的精神:善良、嫉恶如仇、爱。
也行,我们实现不了理想,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这个理想的精神内涵。
上午还阴阴沉沉的天空,到了下午,却有了温暖的阳光。看来,只有熬过了最难耐的时刻,才会感到幸福的可贵。
加油,我和我的学生!
(2021年1月3日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