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大兆街道秦沟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少陵原东坡、浐河西岸,大兆街道东部。东邻灞桥区红旗街道常湾村,西邻甘家寨村,南邻常兴村,北邻赵家湾村。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1000亩。西康铁路从河东而过,长鸣公路穿村而过,村内有924路公交车站。村中主干道已全部硬化,村民拥有私家车40辆。附近塬上有汉陵,现存封土堆6座。驻村企业单位有西安建通市政、西安德晟机械厂、勇强混凝土搅拌站。

共有秦、陈、张三大姓氏,1982年154户,580人;1990年168户,636人;2000年178户,676人;2010年194户,737人,有彝族2人。至2011年,3个村民小组,244户,780人。

村建于清末,最早叫陈家沟。当时40余户,不到130人。因陈姓户数多,故名陈家沟。1912年因陈姓后代减少,秦姓人丁兴旺,秦姓多于陈姓,故于1920年改村名秦家沟。《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为秦家沟。现简称秦沟村。

20世纪70年代前,绝大多数房屋为土木结构,鞍间房都很少,大多数村民居住在土窑洞里。80年代,房屋为砖木结构鞍间房、厦房。90年代开始,全村建房为砖混、平房、楼房。21世纪,建造楼房的有100余户,少数群众还建卫生间、安装卫生设施和热水器。

改革开放前,主要从事小麦、大麦、水稻、黄豆、红薯、洋芋、油菜等作物,种植业、养殖业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主要从事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种植,小麦亩产800斤,水稻亩产1000斤,玉米亩产800斤,油菜籽亩产300斤,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村内有砖厂,建于

1972年,从业50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年轻人到戏校学唱歌、扭秧歌。20世纪50年代,部分青年步行数里路到邻近的小集镇去看电影。1965年,有线广播入户。20世纪60年代中叶至70年代初成立文艺队,自编自演。大多数村民以吃粥为主,部分村民还以吃青菜、野菜来补口粮不足,三年困难时期个别农户以吃糠、野菜

充饥。1962年至1982年,大多数村民春节过后靠生产队借储备粮度日,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先留足口粮,再出售余粮,全村绝大多数农户的口粮年年都有储备。

据村中老人说,清朝时村内出现两个名人。一个人称陈老爷,一个人称秦老爷,陈老爷是朝廷的武士,秦老爷是朝廷的文官,当时相当有名气,当时还有好学的刘家后代考上高官。恢复高考至今已有大学生7名。

投稿、闲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