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系列96丨乌江自刎 英雄落幕
△死亦为鬼雄
冬日的乌江上,弥漫了肃杀的冷气。驶离岸边的船渐行渐远,船上的乌骓宝马,一直在不安地嘶鸣……
乌江西岸,项羽送走乌骓后,命令仅剩的二十余名骑兵将战马放走,手持短兵,迎战数千名追击而来的汉军。二十几人对数千人,胜负已不重要;尊严,才是这场战斗的意义。或许,自始至终项羽都没有太在意天下和王位,只想勇武豪情地痛快一世,哪怕在退出战场和人生的那一刻,也要辉煌至极!
只见项羽身先士卒冲进汉军之中,手起剑落,须臾之间,已有数百汉军在项羽身后倒下。即使穷途末路,身负数十处伤口,西楚霸王仍是当年在巨鹿一战成名、永不言败的战神。
正因为如此,项羽才选择不渡乌江。
不知杀了多久,围在项羽身边的人已是谁也不敢上前。直到渐渐听不见兄弟们的声音,项羽知道已经到了最后时刻了……
就在这时,项羽恍然间似看到了一个熟人,定睛一看,果真是相识之人。于是指着那人问道:“前方可是我的老友吕马童?”
这名叫吕马童的人,与项羽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我们早已不得而知,只知道早在四年前,他便投靠了刘邦。被杀红了眼的项羽一指,吕马童浑身一震,竟不敢与他对视,侧过脸去,对中郎骑王翳颤声道说:“这……这就是项王。”
项羽见状,大笑一声,自顾自地朗声说道:“我听说汉王赏千金,封万户,只为了我的那颗脑袋,既是旧相识,我便卖个人情给你!”
说罢,项羽拿起手中的剑,没有一丝犹豫,引颈自刎!
那一秒,风停了。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愣在那里。然而,寂静只是一刹那。谁也没有忘记,杀了项羽,就能拿到汉王千金的赏赐。
在王翳抢得项羽人头的同时,其他汉军将士一拥而上,像争抢着什么无价之宝一般,甚至为此彼此践踏、互相残杀。最终,五个人瓜分了项羽的尸体,千金的赏赐、万户的封地,最终也由这五人分摊殆尽。
西楚霸王,就这样不得善终。
骄傲的项羽从来都没有被迫低下他的头颅,孤独的他像一只死在荒野上的猛虎,奈何死后竟被一群粗鄙而奸诈的恶狼和鬣狗啃食瓜分,即便在这只猛虎生前,他们根本没有勇气与其对视。
或许,战争的残酷就在于,丧失理智、泯灭人性的杀戮会让人沉沦,无人能自全其身。
乌江岸边的一场血战,并不是这四年多来杀戮最多的一场战役,不过,总算是让楚汉之争暂时告一段落,项羽与刘邦的竞争,也由此结束。
那么,出身贵族,有着精锐楚军的项羽,怎么就败给了草莽刘邦?
因为,楚汉战争从来不仅仅是刘项二人之间的斗争。没有韩信、陈平、彭越等人的助力,刘邦早已被项羽在正面战场上围歼。那么,为何有那么多的人愿意追随刘邦,而不是骁勇善战、年少成名的项羽呢?
回想一下,刘邦身边的陈平和韩信,起初都是楚军中的一员,本应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项羽却没能留得住他们,我们来回顾一下他们各自以当事人的身份对于项羽的看法:
陈平:“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韩信:“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亦有刘邦的谋士郦食其所言:“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
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就如韩信所说:项羽心怀妇人之仁,逞得匹夫之勇。
要说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刘邦在项羽面前只能算是米粒之珠,但问题是打天下这种事岂是一个人能扛起来的?无论是灭秦还是楚汉相争,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场景:楚军快坚持不住的时候,作为老大的项羽便千里迢迢赶来营救自己的这些小弟,最典型的就属彭城之战……这玩儿的不就是赤裸裸的个人英雄主义么?
对,还很吝啬,尤其对于官印。
而刘邦就不一样,无论他的“宽厚大方”是不是为了针对项羽才存在的,但对兄弟们确实很受用。尤其是当刘邦知道自己想要的不仅仅是关中之地的王座时,就更大方了:只要你们不跟我抢这天下之主的位置,你们要什么我都给。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刘邦正是看懂了这一点,才组建了这个纵横一时的团队。
古人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项羽占尽天时地利,却偏偏失了人和,而这正是刘邦较之最大的优势,也是最终能凭借一众英豪扭转局势的关键。
不过,最后还是想说一句,对于刘邦来说,为了天下之主,他可以用任何事物交换,哪怕是自己的亲人,更不用说钱和权;而对项羽,抛开他的吝啬,包括韩信,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宁死不换的气节,或许是义气,也或许是贵气……
尽管我们欣赏这些,甚至千古传唱,但这毕竟不是那个时代的选择。因此,他们的死,或许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没落。
所以,项羽,是天要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