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刀赏鉴入门:日本刀的魅力何在?

对于想要对刀剑多少了解学习一点的人来说,首先应该了解的,便是日本刀的魅力所在。 直至废刀令颁布之前,日本刀一直便是武士的灵魂。而废刀之后,大概是因为觉得寂寞、无所适从,甚至有很多人把木棒插在腰上代替刀,而废刀令也是引起很多愤愤不平的士族叛乱的原因之一。此外,关于刀剑的词汇也很多,现在也一直在日常中被使用着。而在寺社中,用日本刀来奉纳也是很盛行的。

直至明治初期,刀都在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也因此被日本人予以非常特别的重视。特别是因为刀是武士的象征(肋差则允许庶民在旅行时携带,做防身之用)。但是废刀令颁布之后,刀就成为了较为稀罕的物品。

目前,还有着“日本刀是否就是世界上最强的近身战武器呢?”这样的疑问,而在二战中,和寇(注:原词如此)手中的日本刀作为白刃战的武器也发挥了其威力,因此,GHQ(联合国占领军总司令部)在战后颁布了刀狩令(是因为在战斗中见识了其威力而感到不安全么?还是为了夺去这种精神象征?),但是不管如何,对于使用者来说,这绝对是一种优秀的武器。

日本刀之美,即使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通常来说,外装的各种饰物与日本刀本身是脱离的,仅仅是为了装饰刀身。也因此,有了刃文和地肌的变化。映、足、丁子乱等等之类的技法都是基于实用目的之上而赋予的合理修饰。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不折不弯且能进行良好的斩劈为目标制作的,这都是历代刀匠配合当时的战斗方法而苦心孤诣制作的结果。而那些不实用的作品,则逐渐被认为是庸俗的。

对日本刀的外表进行装饰的风气大致上是从安土桃山时代开始的。这个时代之前,日本刀的重点在于实用,因此作品基本上都是简朴的结实之物,刀装之美还是很稀罕的概念,仅仅是在还比较小的刀锷上进行力图表现世界观的绘画而已。 可以说,日本刀是作为世界上比较少见的铁制美术品而存在的,如果首先能够大致理解这种实用之美,那么,就可以开始“观刀”了。

如何判断日本刀的价值?

那么,大致解说一下决定日本刀价值所在的一些因素,以及现在鉴定标准的一些缺陷。 决定日本刀价值的因素,可是说是错综复杂,基本上是不可能一概而论的,所以我们在欣赏和收藏日本刀时,请务必不要百分之百地盲信。

主要的标准…用于综合判断是否有一定价值

1,刀身是否健全,是否有损伤。

2,是否属于五力传范围之内的日本本国流派,还是仅仅是被称为“肋物”的乡土刀。

3,如果是有铭作品,铭入年代是最好不过的了。无铭品则需要进一步判断。

4,是否是留名于后世的著名一流刀工作品。

5,真品日本刀基本上都会有其鉴定书,也就是国家指定的文化财产。

6,即使是同一作者,作品也是有好有坏的。

日本刀与其他美术品不同,以前作为一种武器被应用,所以实际上属于消耗品。在战斗的时候由于会被研磨,所以会逐渐耗损,而这种耗损在战后又完全是无法修复的,所以能否健全地保存下来是最重要的因素。而这种对于健全的认识,实际上是只对新刀有利的,但是古刀则有着新刀无法比拟的深奥之处。此外,有的损伤造成的是实用上的问题,有的损伤造成的是鉴赏上的问题,所以损伤所影响到的价值降低也是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论的。

一直以来,日本的五力传都是被高度评价的,确实,绝大多数的名刀工也都是属于五力传的。但是实际上在乡土刀中也不乏数量众多的优秀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品牌意识有多么的强烈。童子切的作者安纲的残存作品经鉴定是属于肋物的锻冶,但是肋物的意思比较特别,也许对于刀工来说是比较失礼的。

如果有铭,那是最好不过了。从刀铭上,大致就可以看出是定制的作品还是刀工改进技术变革时的作品。此外对于个人鉴定来说,也算是一种能够令人振奋的直观方法。但是要记住,鉴定一道没有梦,无铭不可以随意想象推测。有一些“影打物”和“献上品”也属于无铭的稀有作品,所以即使是无铭的作品,也不可以轻视,无铭就代表着没有伪铭,这一点需要特别加以注意。

至于“位列”,有很多先人的试行错误可以作为参考。有时候鉴定出来的位列很高,但是这把刀不幸却是一件伪作。有时候也会有由于作者不同,而有巨大差别的情况出现。而问题点就在于将“位列”鉴定得较高而实际上这把刀并不是很出色,却造成了价位比较高的情况,这是一大弊害。

无论是怎样的东西,如果不是真品实物,那无疑都是一文不值的。所以才会有鉴定书这样的东西存在于业内,并让各个爱好者安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现在也有精制的伪造鉴定书存在。所以不管刀有没有古老的或是新的鉴定书都要进行精查。一旦某件刀被鉴定为国宝,那么它的价格就会飙升到相当高的地步。因此,也曾经出现过伪物被误鉴,而被指定为国宝的例子。

总的来说,根据制刀者来决定价值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例如,如果是正宗的真品,那怎样都可以打满分。所以,严密地根据刀身来进行判断是否属于“高名高位”的作品,然后以之作为其价格基准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