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嫡传易筋经十二式 ——标准示范图例

预备式
身体中正,自然站立,双脚并拢,两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置于身体两边紧贴大腿外侧,双目淡漠望向前方,调整自己的呼吸至深、长、匀、慢。

第一式 韦陀献杵

调整好呼吸后,从自然站立开始,提任意一只脚向侧面迈开一步,两脚开立约与肩同宽,宽度不是绝对,只要自己感觉舒适稳定即可。脚迈开后,将双手同时向前向上抬起,抬起的过程中不要屈肘曲腕,抬至与胸部同高时,屈肘,双掌变为指尖朝上缓慢向胸前运动,距胸前一拳时停止,双掌合十,指尖朝天,与鼻尖同高,不要往前往后偏,定式逆腹式呼吸九次。
肺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全部肺泡展开后面积为60到10平方米,差不多有半个篮球场大小,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在呼吸中只用到了肺泡的一小部分。古语讲“肺为气笥”,肺泡的使用程度,肺功能的强弱与人身体的强弱密切关系,所以武学功法大多从肺入手,这套十二式的起势,也是从练肺开始。
1、下盘要稳,膝盖微弯,重心要平均,上面虚一点,下面实一点,整个架子松而不懈,紧又不僵,自然舒展,头顶项直,下颚微收,嘴轻闭。
2、心窝、会阴一定要松透,心窝一松,上身全松下来了,会阴一松,全身皆松。
3、需要讲清楚的是这一式是练肺的,但并非像市面上所说的单纯的对肺经的锻炼,而且包括直接对肺部的锻炼,其要点为胸背撑开,锁骨左右对开,尽量打开胸腔,拉开肺部,然后逆腹式呼吸,促使封闭的肺泡打开,有效增加肺活量。
4、双掌是胸背撑开后自然合上的,合十也就一点点力,做到位后,会感觉胸腔很空,有强迫自己多吸气的感觉。有时会感觉呼吸时肺部有很清凉的感觉,这是空气到了平时很少参与呼吸活动的肺泡的反应。
5、手一定要端平,而且手臂从头到底都能拉伸起来,这样能把手太阴肺经充分拉开。
6、手掌只离胸一拳的距离灵活掌握,但不能僵。两个肩胛要活,力点在背,肩臂不用力,暗力撑着,口诀是“皮松肉紧”。
7、呼吸保持深、长、匀、细。
8、自学的人不明白,觉得第一式什么也没有,摸不到门径。其实如果没有专门的桩功训练,第一式就需要久站,呼吸次数可以以九的倍数增加。

第二式 横担降魔

第一式锻炼至胸腔充分打开后,会有心平气和的感觉,在完成规定的呼吸次数后,转入第二式。双掌保持直立,两手缓慢的分开向两侧划弧,直至两臂充分打开,平举,与身体在同一平面上。在两臂划弧的同时,脚跟慢慢抬起,脚尖点地。定式后配合呼吸进行抻拔,每一呼气,臂稍紧一下,拉紧一下锁骨和肩胛,吸气时放松,以九次或九的倍数为度。动作越细微越好,外面看不到,但筋骨要有运动轨迹,这就把筋骨练了,连肋骨都拔开了。
这一式可以多做,筋长一寸,力大十分,气血灌注了,很长力,坚持越久,膂力越惊人,南派拳术很多练这个,长桥硬马说的就是这个,这个能练出透劲,打人时一按,力就过来了。
1、双手平举,掌心要向外,虎口要圆,食指要尽力挑,一直挑,会感觉肋下有几条大筋会很涨。另外几个指头也要伸直,整条手臂都有抻拉的感觉
2、掌心要凹一点,劳宫要张开,掌心凹圆,立刻会有感觉。
3、大腿略裹拔,臀部略收紧。
4、同第一式一样要注意锁骨的撑拔, 力点在肩以及肩胛,两臂要感觉是骨头在撑着,肩和肩胛在用力,这其实是整力的锻炼。
5、手臂不能完全伸直,肘微弯,这个肘微弯一定要养成习惯,防止别人敲你手臂的时候把肘关节打断了。

第三式 掌托天门

接着横担降魔之后,仍保持脚尖支地并略微更向上提,两手向上做画圆的动作,直至于头顶相接,掌心向上,双手上举,定式后配合呼吸做抻拔动作,吸气时,前后胸肋一起向上拔,气吸满,呼气,胸肋下降,胸肋要像鱼鳃一样,上下动起来。以九次或九的倍数为度。
1、双手上举,要尽量把臂贴到耳朵上,掌跟要撑足,手掌一定要与地面平行,可以交叉。十指伸直内翘,食指要挑起,向里翘,虎口圆。
2、脚尖支地时,脚踝略外展,全身绷住,这一式动作幅度不是很大,主要动在胸肋,气要吸满,身子要定住,混如金钟。

第四式 摘星换斗

掌托天门结束后,右手向前画一个小的半圆,变掌为龙爪手(大拇指伸直,其余四指最末关节弯曲,其余关节绷紧伸直,手心凹圆),掌心向下对着头顶,指尖向左下方,头部略右转,眼睛注视右手掌心。
在右手运动的同时,左手则向身体左侧划弧落下,下落至腰部向背后转移,用手背贴着命门。定式后配合呼吸进行抻拔,力量从腰眼开始,随着吸气如潮水一般上升,在气将吸满的时候,上下手稍微对拉一下,不要幅度太大,很细腻的拉,上下通贯。以九次或九的倍数为度。
右边做完后做左边,左右换手要划弧而动,要舒缓、圆润、自然。
1、上手手腕处要向里绷紧,要养成习惯,手臂要略弯,手用暗劲撑着。
2、身体前面不要动,后面要拉伸,腿微弯,吸气时上手用背来托,不是臂上去的,整个上举的过程都用暗劲含着,需要仔细体会。这样慢慢就会感受到腰眼的开闭了。腰眼起伏是自动发生的,只要做好,就会这样。慢慢腰会热,强肾。
3、这个不要心窝松了,呼吸要慢、要深、要长。吸进氧气,压进身体,呼气不管。

第五式 倒曳九牛尾

做完摘星换斗后,右手向下再向右上划弧,顺势抄到与肩相平的位置,肘部微曲,手掌变为勾手(五指并拢,手腕弯曲成直角),掌心向下;右脚向右上步,变成左弓右箭步;左手下落,伸直,向背后抄去,手臂的方向与左腿基本相同,略微比腿高一个角度,掌变勾手,掌心向上。以上动作均在同时完成。
定式后随呼吸进行抻拔,吸气时向后拽,双腿变为大仆步,呼气时向前牵,变回弓箭步,同时腰、背、肩、肘,都要随着动。以九次或九的倍数为度。
右边做完后换左边,转换动作流畅、舒缓即可。
1、力点在两臂和肩膀上 ,等于说这是一根水管 ,力像水一样 ,通过牵和拽 ,在臂肩里来回流动,一牵,力从前手流动到后手,一拽,力从后手流动到前手,同时配合下盘的前后微动,一气通贯。这个练法在武学上很有作用,包含了虚实转换和力的流动。
2、牵和拽都是暗力,幅度也大,但外形却不明显,内动。前后膀相互推挤,挤的力像水一样,前后涌动。前后手一松一紧,但不是绝对的,要体会力的变化。
3、前手勾手要勾住了,绷紧了。
4、下盘是弓仆步变换。练到后来是大弓步,完全在腰马的变换,很吃功夫。

第六式 出爪亮翅

做完倒曳九牛,将弓步腿收回,转身,双腿及身体转变为与第一式相同的姿势和方向,同时双手顺势收回,紧贴于腋窝前部,立掌向前,肘部尽力向后,将膻中穴充分打开,膻中为血海,这个动作对女性特别好。定式摆好后配合呼吸做前推后拉的动作,呼吸时,两手缓缓前推,吸气时,两手回收如定式。以九次或九的倍数为度。
1、双掌推出时要挑食指,手绷紧,肘微弯,推到尽头时略停顿,用肩膀的力量再往前送一下,带点意念,好像两手间有个月亮,意念不要重,这是12式唯一用意念的地方。
2、收回时动作要流畅,缓而不僵,轻而不懈。
3、腿微曲,心窝不用松,脊柱正直。
4、这一式可以多练,以36次为基准,以9的倍数递增练,练久了可以练出寸劲。

第七式 九鬼拔马刀

1、由第六式排山掌的架子右手向上在脑后划圆,同时手掌变为半阴半阳掌。掌心抱住玉枕关,用食指和中指指尖夹住左耳朵的耳尖(天城穴)。与此同时左掌由原来的排山掌顺式下落,由阴掌变成半阴半阳掌,反手尽力贴好后背和右手呼应一下就好,没有意念。
2、当架子摆好之后,以左式为例。吸气,右肘尖向右撑出右肋舒张,开右肋气机,闭左肋头向左后正向尽力扭,呼气时放松,头、肘略回一点,注意紧中有松不能僵。吸气,肘尖,头3者同步完成。此为完成一息,重复9或者9息的倍数。
3、左式做完后右式动作同左式。练习时头扭身体不能扭,左右肋的气机开闭抻拔比较深,气机的一开一闭可以充分让气血奔流起来。这样可以有效的锻炼了肝和脾。气机的开闭只要姿势到自然就做到了。不能紧张,要做到紧中有松,呼吸尽量要慢。有些版本要求可以看到自己的脚后跟,很难的不必追求。

第八式 三盘落地

1、由第七式九鬼拔马刀的架子左右两手分别离开后脑、后背向身体两侧平伸成阳掌。随即左脚向左跨一大步,宽度依自身身高而定,两腿感觉到自然舒适即可。变为马步两脚尖平行或内扣。
2、双手平行阳掌吸气向上托起,经身前划弧至胸前时变为阴掌。此时呼气下压,全身绷紧一直压到膝盖处,此时成四平马。下压后稍停,外旋翻掌吸气回到双掌平端的样子。
3、重要第2步动作9或9息的倍数。吸气时注意和掌托天门一样,是胸肋把手托上去,胸肋要抻拔,气要吸到极致。手上托的时候要用力,上下都要用力,这一式很长力,三盘皆练。

第九式 青龙探爪

1、由第八式双手上托的架子,把左手变为阳掌的龙爪手收到左肋处,收回左脚相距一尺。在左手变化的同时右手翻掌变为阴掌的龙爪手收在右肩处,掌心向左。
2、推右爪,口中发嘘音。同时左爪以肘尖为力点向后拉。腰以下不能动。上身及头随右爪向左拧转;左肘向后拉,闭左肋,开右肋形成左右手带动上身对拉伸拔。注意下身要稳,上身放松。推到位后,收回成第1步的架子。重复此动作7或7的倍数。
3、左探完成后,右探同左探。重复7或7息的倍数。

第十式 卧虎扑食

1、接上式手臂变大字形,平直于身体2侧,伏地成式子,这个是纯粹的武术架子,唯此易筋经版本独有,对于提高肩臂和腰腹力量很有帮助。双手十指撑地,臂微弯。左脚脚尖撑住抬右腿,右腿用膝关节向上翘起,脚尖绷直腿尽量向上抬。小腿与大腿成九十度角为准。
2、双手肘关节由下向下、一曲一伸、一起一浮,同时把胸部缓缓向前前进4-5寸,再退回4-5寸。上起吸气,下伏呼气。可以采用鼻吸口呼,也可以单独用鼻呼吸。对于体弱的练习者建议先用手掌,再用手指。最后用1指也可以做,这样大力金刚指的功夫就出来了,可以用于点穴按摩。
3、这一式的要点是伏地上下时要利用腰腹的前后收放,实现身体起伏,不要单纯使用肩臂力量,抬起的脚要稳,并含着劲,不能松垮。女子修炼饿虎一式,可以不采用翘脚,而是一脚支地,一脚伸直,采用直上直下的起伏动作。
4、这一式技术上不难,但运动起来要做的如同龙出水就难了,不要做成俯卧撑.俯卧撑是单纯上 下,这个要前出后拉,臂一直是曲的,曲中受力,很吃功夫,但吃功夫的也长功夫快,这个饿虎扑食很好,在龙虎12式里也有,基本一样的。

第十一式 打躬击鼓

1、饿虎扑食式结束后,自然收回前腿,成站立姿势,2足间距2脚半宽。双手掌心塞住耳孔,不使漏气。反掌把后脑的“玉枕关”贴着。两掌的中指尖微微相接,两肘弯曲,肘与肩要成平行。指尖向后击打脑后玉枕穴发出空空的声音,4个指头同时敲“鸣天鼓”。次数一般36次。
2、中指插入耳朵里由掌心向前变为手向前旋转,然后快速拔出。之后继续保持原姿势双掌抱住后脑将气吸满慢慢向前俯身呼气,从脊骨最底一节开始,随着身体的俯下一节一节慢慢着意拉伸,一直到头垂2腿间,不能俯为止。
3、注意膝盖要直,闭气、咬牙停顿数秒。然后身子慢慢直起同时将气吸满回到站立姿势。重复以上动作9或者9息的倍数。

第十二式 掉尾摇头

1、由打躬击鼓的架子,把十指交叉轻轻扣着。从脑后向正前方推去,肘尖向两侧小臂与肩平。再向胸前收扰,约距胸前两拳远近,随即整个脊骨如同蛇行龙绕一样, 脊骨带着头左右摇,头是龙头,脊骨是龙身,从尾椎开始摇。拉伸着随身体下潜。不能推到地的人,能推多少算多少,双腿要直。
2、从表面看最后2式几乎没太大区别,其实区别是很大的。都是俯身,一个是拉伸脊骨,后一个却是"S"型的运动拉伸脊骨。
3、收功时身体放松站好,两手轻甩数次,像甩掉手中水的感觉。然后全身放松,膝微弯以膝盖为力点全身抖动数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