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无止境的修炼
还记得在大学时,教我们“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老师讲过一句话:“语文教学,是带着镣铐的舞蹈。”曾经,我以为年轻有活力的我们可以举着“镣铐”,跳出精彩绝伦的舞蹈,如果眼前还没达至那种境界,只说明我们还是太年轻,修炼得不够。而在经历无数次的自我否定之后,我才明白,每一次的失败,都远比自己想象中的更悲怆;每一次的振作,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后来,偶然间读到窦桂梅女士的金玉良言,她说,“课堂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经营的地方,是我们人生修炼的道场······”“我们拿出来的代表自己思想的课,是在皮肉和精神的'打磨’后,站在教学殿堂的。”由此,我慢慢感知到,于我而言,在教学这条路上,怕是永远没有功成名就一劳永逸的时候,前路只是永无止境地修炼。
不管迎来的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重视每一次展示“代表作”的机会。因为我们展示的,是我们长时间以来,像熬汤一样慢慢“煨”出来的成果。但面对缺憾,叫我如何还能说出“语文,我依旧爱你”这样的豪情?但出于教师的责任感,我却又不得不正视那些留有遗憾的课堂经历。就像这次展示课后,不去面对,只会让自己更加空虚。真实地面对出现的失误之后,便在悲怆之中多了一丝勇敢和坚定。
我要感谢那些真诚地指出我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老师们。是你们让我知道,在仰望理想课堂的时候,更要做好脚踏实地研究课堂的学问;是你们让我知道,我们语文老师对教学的爱不是抽象的理想,而是肉与灵受打磨之后精彩的人生章节。每次公开课前,我都膜拜那些名师的超强技巧;可是,在讲台上展示代表作的自己,却总是低到尘埃里。这一次的教训,尤为深刻。
在课前,我把所要讲读的诗歌——《天上的街市》熟读成诵,明确了自己要教什么;而后,我在思考“如何教”的问题时,太信赖自己所有的浅薄的经验。在导入部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明白本首诗的学习重难点——“想象”的运用,我引用“嫦娥奔月”的传说和《西游记》中的经典桥段,课堂效果也和我预设的差不多。但之后,让学生品赏诗句中所描绘的画面时,就显现出了我成为教师以来一直未克服的心理障碍,那就是,“对学生不放心”。我担心学生准备不充足,担心学生反应不够快,担心学生表述不精准,所以,我才只预留一小段时间给他们思考和描述,而我所预设的内容多于学生的思考,之后对学生所生成的答案也没有深入地追问。课后,问及这一方面的处理手法,资深教师便举了些实例,让我明白有效的追问远比教师的总结和引申有效得多。当然,这一堂课最大的败笔,不是少了追问环节,引用课外诗句来理解诗人发挥想象的目的时,忽略了学生的诗词储备量和情感体验水平的参差不齐,贸然引用了学生不熟悉《迢迢牵牛星》这首凄美的古诗。在学生理解受挫时,作为教师的我也多少流露了泄气的心理,而敏感的学生能感知到,所以,即使我后面的发问能将主题拉了回来,但课堂上的冷场,即使短暂,也是巨大的失败。最后的拓展延伸部分,仍旧未能扭转局面。就这样,失败的一堂展示课,给我了一个深刻的教训:备课时,教师不能只备“教什么”,更应备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
直到我反思的这一刻,我依然没法抹去这堂公开课带来的遗憾。但在真心帮助我的前辈们的指引下,我清楚地知道,正视那可能永远存在的遗憾,才是教学之路的下一个起始点。也正是这一个个遗憾,才意味着修炼将会有清晰的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脱去浮华的外壳,继续永无止境的修炼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