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号外!中医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五运六气”与“运气说”始于《连山易》!!!天地人生命周期同时性原...
新年号外!中医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五运六气”与“运气说”始于《连山易》!!!天地人生命周期同时性原理揭秘!!!!
如何用连山易推演五运六气
——天地人生命周期同时性原理揭秘
卞伟光
易医为什么相通?中医为什么要以易经为其理论基础?6500年前的神农本草时代并没有周易,但却有连山易,后来又有了归藏易和周易。三易一体,易出于天。如果将易经比作一棵参天大树,连山是树根,归藏是树干,周易是树冠,但由于连山与归藏的失传,现在只剩下树冠,但却没了根和干。没有根的易经便成了空中楼阁,造成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残缺不全。又因周易在本质上是占卜之术,中医便有了巫占的恶名,被西医斥之为迷信和不科学。但无人知晓:“连山易”最初并非占卜之术,而是看天养生和医补为一体的产物。“连山易”与“神农本草经”的诞生有关,“占卜术”只不过是其衍生品而已。虽然“占卜术”依据的也是“连山易”天地人生命周期同时性原理,但“占卜术”产生的较晚,到商时才最为兴盛。
古人认为,观天而知命,易出于天,知天才能知命,按时令养生才能长寿。在古人看来,每个人的生命周期和身体条件各不相同,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对症方能下药。因此,西医的标准化治疗体系并不适合于中医。
五运六气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经》中占比重较大的重要内容。五运六气又简称'运气'。'运'指丁壬木、戊癸火、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 '气'指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种气候的转变。
我国中医从业者多需深入学习和钻研古典医著《内经》。从历史上来看,但凡对中医有所贡献者,多得力于《内经》,而学习《内经》难度最大和耗时耗力的莫过于有关五运六气这部分内容。先看看连山易五爻与五星、五数、五行、五方的对应关系:
五大行星因为距离地球较近,亮度通常都很高,当然这仅是指五大行星而言;对于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后来发现的行星由于太远太暗, 肉眼无法观察到,上古时代又没有发达的观察工具,故其不在古人的视野之内。因此,古人便用金、木、水、火、土对其命名。
从上列图示中可以看出:日月对阴阳,五星对五爻;五爻对五数,五数对五行(hang),即木、火、土、金、水这五个行业。五业为具象的狭义五行,现在的五行则是指抽象的广义五行,前者为本义,后者是对前者的引伸义。伏羲五爻中的“一”“十”“人”为阳爻,“八”“乂”为阴爻。
除了伏羲五爻与天上日月统领的星宿相对应之外,又与地上人间的五方、五行、五数、五岳、五业以及五官、五脏、五音、五味、五色等等也有对应关系。伏羲五爻中的天爻“一”为天心,天心即太极;地爻中的“十”为地心,“乂”为地域;人爻中的“人”为人心,“八”为人体。天人合一时则天人一体,天人不分;天即是人,人即是天。天中有人,人中有天,无论天爻人爻均是如此。天演人——反映在人体上也是如此。人体是小宇周,易出于天,用连山易五爻便能推演出五运六气;故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最早应出自于连山易。大道至简,请看如何用连山易推演五运六气——
将五运六气运用到中医诊断
三皇五帝是华夏民族的源头,伏羲画卦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上古三皇中伏羲号天皇,女娲号地皇,神农号人皇。伏羲画卦创连山易,人皇神农出于对天皇伏羲画卦的感恩,亦自称自己为“连山氏”。神农历经万难,含辛茹苦尝百草的行为,不惜用“连山易”以身试法,方集“神农百草经”之大成也!
因此,中医理论基础是内经,内经的理论基础是连山易,中药的理论基础是本草经。很显然,神农尝百草成“本草经”时还没有“周易“, 而只有“连山易”。周易形成于“周”,晚了神农氏至少在6500年以上。故“周易“与”连山“相比,“周易”不是古易,而是今易。由于周易在本质上是占卜之术,中医便有了巫占的恶名,被西医斥之为迷信和不科学。但无人知晓,连山易最初不是占卜之术,而是集养生和医术为一体的天道之易。易出于天,知天才能知命,按时令养生医补才能长寿,是连山易首创五运六气和天地人生命周期同时性原理。很显然,每个人的生命周期和身体条件各不相同,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对症方能下药。因此,西医的标准化治疗体系并不适合于中医。
但人们有所不知,五运六气始于连山易,而非周易,是连山易首创五运六气说和天地人生命周期同时性原理。但由于“连山”的丢失,五运六气在《内经》中的出处不详。数千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只能用周易模式去解读五运六气,但用周易模式去解释内经又极为复杂麻烦,大道不能至简,故造成中医基础理论不易被人掌握并很难普及。因此,用周易模式去解释内经不是不行,而是太复杂太繁琐,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附: 史前易学揭秘
一、什么是三易
三易是北斗天道崇拜的产物,自古有之,合称易经。单独的周易只能称其为周易,不能称其是完整的易经。
东汉大儒郑玄《易赞》及《易论》云:“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可见三易自古就有,并且在夏、商、周分别有不同的叫法。原因是“古易”一直在向“今易”的方向演变,爻象及筮法发生了变化,名称及内容也必然随之改变。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的卦形和爻形,并非一开始就是这个样子的,而是沿着由繁至简的规律一路演变过来的。从古易连山归藏演变成周易,前后用了数千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
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古易连山和归藏自身在不断地发生着演变和进化。其爻象和筮法一但发生了改变,其内容及名称也必然随之改变。.
《史记·春官·大卜》曰:“大卜掌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但“连山”与“归藏”这一块,人们普遍认为早已失传,其实是不对的。“连山”和“归藏”并没有失传,只是被深埋在地下太久,相隔数千年后至宋朝时才被发掘出来。宋时湖北孝感在发掘古墓时,人们发现了商代“中方鼎”上刻有无人能识的“古卦”,由于其年代太久,间隔的时间又太长,故此后800年间无人能识。后来至上世纪70年代,又陆陆续续出土了数十件刻有“古爻古卦”的文物,也就是被中国社科院张政烺研究员解读为“数字卦”的东西,但学界对此争议很大,故始终未能达到学界的共识。
很显然,草无根枯萎,树无根必死。让只见过《周易》,但对“史前易学”没有任何概念的专家学者们,去解读出“连山易”是不可能的。 要搞清楚以上几个问题,就必须要先搞清楚什么是“史前易学”?什么是“连山易”的卦形?什么是“归藏易”的卦形?什么是“周易”的卦形?这些基本概念搞清楚了,然后解读就容易多了。
二、连山易的卦形
上图为陕西淳化县石桥镇出土的西周陶罐上“连山易”的十一组卦形,因其卦形如山峦叠加,山山相连而被称之为“连山”。
这十一种连山易卦形的结构分别是:
将上图西周陶罐上的卦爻符号归类划分后,其实只有五种古爻符号,分别为“一”、“乂”、“人”、“十”、“八”这五个符号。
很显然,“伏羲古六爻”最初是天地人三分阴阳成双成对的,故才能成为古六爻。但天爻中的阴爻“二”实为“一”的重爻,竖排时“一”“二”不分,说“一”不“二”后,舍去“二”不用。于是在古易连山中,“伏羲古六爻”在使用时为了易于识别,最终被简化为“伏羲五爻”,即“一”、“乂”、“人”、“十”、“八”这五个符号。
三、归藏易的卦形
“归藏易”其实就是“绳结卦”,由“龟藏易”演变而来。因其用“绳结”代替了“龟甲”,“绳结”出而“龟甲”藏,因其便于收藏而又被称之为“归藏易”。
“绳结卦”的核心是象数转换;即先把爻的“象”转换成“数”,然后需要时再把“数”还原为“象”。所谓“数字卦”的“数字”功能,其实不过是古人在“结绳记卦”时,将五个古爻符号转换成“结绳记卦”的五个绳结数据,目的是便于收藏,“归藏”就是收藏;需要时又能根据绳结资料很快还原出古卦形的“数据卦”。用绳结记卦的“数据卦”是周易术数的前身,也就是人们认为早已经失传的“归藏易”。因此,“归藏易”就是“绳结卦”。
“绳结卦”与数字的出现,依爻形对数字排列为例:
将下图“连山易”的卦形转换成数字——
人(六)
人(六)
十(七)
人(六)
人(六)
八(八)
上图陕西凤雏村出土的刻有“连山易”卦形的牛胛骨,上刻有西周初期即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所谓的“数字卦”。“数字卦”实则为将“连山易”转化成为“数字”的样子,那时有图无字,有数无字,故从本质上讲其应是“数据卦”。其目的仅是为了将取得的“数据”再转换为“六组绳结”一根的“绳结卦”而已。如果在一根绳子上按数字“六六七六六八”的顺序,依次打为六组绳结,此即为“结绳记卦”的“归藏易”的卦形——
以下图为例,从左到右将淳化西周陶罐上“连山易”的十一组卦形,转换成“归藏易”的“绳结卦”,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古易“连山”十一组卦形的展开——
将陕西淳化石桥镇出土西周陶罐连山易的十一组“连山易”的卦形转换为“归藏易”后的卦形——
我在前面说过,“经前易”的的卦数字是一体的。古易“连山”与“归藏”中的“卦数字”是一体的,不分的;有卦无名,有数无字。直到周初“经后易”的出现,即文字已十分成熟的《周易》出现时,才产生了“卦”、“数”、“字”的分离,既有卦名卦辞,又有数名数字。但是到战国中晚期,多个数字组成的古卦开始简化成“>”和“|”两种今卦符号,并且只用这两种符号书写卦,但这仍然不是今爻一长横与两短横的形式。
四、 周易的卦形是怎么来的
下图为清华竹简上战国时代楚易八卦的卦形——
从上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其卦形已由古卦的“五符六爻卦”简化为今卦的“两符三爻卦”或“两符六爻卦”。更为奇特的是,此卦分为代表天、地、人的外、中、内三卦:外卦为三爻八卦,中卦为三爻八卦,内卦则在腹内,为单独的六爻卦,就连五官也藏有卦形。当然,独卦不能成八,否则外卦与中卦便无法形成图中的八卦。此处的“古八卦”卦形虽有异于今天的“八卦”,但今天我们看到的“八卦”,是在“古八卦”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长期的演变,逐渐简化完善而成的。
将清华竹简“楚易八卦图”翻新后,配上对应的“周易八卦”名称——
下为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楚易八卦”的卦形,从图片上部残缺拼接处,可清楚地看出“楚易八卦”的“阴爻”是“八”而非“一一”。
周易的“二维阴阳八卦符号”,不仅与伏羲时代的“三维阴阳古卦符号”完全不同,并且与周易的前身,即楚易的“二维阴阳八卦符号”的卦形也不相同。“楚易八卦”属于刚从古卦演变成今卦的并且已发展成较为成熟的“过渡型八卦符号”,“楚易八卦”应早于“周易八卦”。很显然,虽从时间上看“周”早于“楚”,但“清华简”上的“楚易八卦”才是真正未经简化过的“古八卦”,故“楚易八卦”是“周易八卦”的前身。
简化后的周易八卦图:“楚易”之后的“周易”,其“阴爻”已变为“--”。
这才是真正的《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