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专栏(214) | 马国勤:香落为媒的红木文化之旅

沈丘专栏主编 / 露白(鹿斌)

沈丘专栏副主编 / 张杰民 刘彩珍   王倩倩

文:马国勤 / 图:堆糖

12月20日,是一个特别难忘的日子,这一日“香落尘外——沈丘专栏”的文友们要到沈丘中原红木文化产业园采风,活动内容有两个,一是下午参观采访沈丘中原红木文化产业园,二是晚上参加在此举办“香落沈丘专栏迎新晚会”,当栏目副主编、德高望重的张杰民先生把这一消息告诉我时,我感到非常高兴。

下午两点半,文友杨鸿飞相约同行去参加采风活动。沈丘中原红木文化产业园坐落在北环路西段沙北沈丘产业园内,坐南朝北,一条古色古香的街道两侧是巍峨的展馆。园区建于2017 年,总投资4.5 亿元,占地130亩 ,年产红木家具20 万件套,年产值达40 亿元,是豫东皖北最大的红木加工企业,生产的“一诚千禧”品牌家俱深受用户喜爱 ,是国内十大家具品牌之一,商品畅销全国各地及港澳台地区,并跻身海外市场。

走进园区,只见《香落尘外》名誉主编赵丽丽女士和张杰民老师等十多位文友已先期来到,已经七十五岁的刘月英老师也来了,大家热情地打着招呼道着祝福。有的虽未曾谋面,但通过专栏,大家早已互为知音,或视为学习的楷模,几句话下来大家已经成了知心的朋友。谈话中赵丽丽主编兴奋地告诉大家,县文联主席孙纪伟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我们的活动。沈丘专栏创刊至今,离不开孙主席关心呵护,先是牵线搭桥,举办了“中原红木杯”征文大赛;当沈丘专栏举办晚会苦于没有场地时,又是孙主席多方奔走,联系了场地,保证了晚会的如期举行。说话间孙主席已经来到,同来的还有“香落尘外——乡土文学专栏”主编朱保彰先生,和沈丘专栏主编鹿斌先生。鹿斌先生趁机向大家赠送最新出版的沈丘文联主编的《槐园》。见人已到齐,赵丽丽主编提议全体文友在“香落尘外——沈丘专栏采风团”横幅下合影留念。这一刻,作为一个香落人,我们感受到传承中原文化任重道远,也由此拉开了这次采风之行的序幕。

在园区负责人范金灵女士的引领下,我们先后参观了红木体验中心、红木研发中心、红木鉴定评估中心,相继欣赏了紫檀馆,珍藏馆、博物馆内件件展品,置身于青砖红瓦,楼台亭阁,水荷小桥之间,与一件件精美绝伦,古色古香的红木家具对话,让人心情为之爽快。在体验展区,我们巧遇一位从安徽阜阳来的客商,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请一尊毛泽东主席的伟人雕像,站在一比一高的毛主席像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泪纵横,自言自语说,我们应该感谢毛主席他老人家,往远的说,他老人家为我们打下了江山,让我们远离了战争;往近的说,如今种粮不纳银,上学免学费,看病有报销,这历朝历代都不曾有的好事却让我们赶上了。说完,他由衷地发出爽朗的笑声。

在拥有奇石、字画、根雕、茶艺等相关产业的西园区,我有幸见到了沈丘知名书法家窦全兴先生。窦先生写得一手好字,在他的工作室里 ,每每有客商买好红木家具要求配字,窦先生就献上创作的墨宝,使书香与木香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边走边聊,我们来到收藏馆。收藏馆内珍藏着老板近几年收淘来的明清家具,这些老家具件件都是镇园之宝,每件都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种传说、一个传承。其中的一件老挝大红酸枝宫庭圆床,风格别致,古色古香,传说是清代宫廷御品,是古装电视剧《甄嬛传》中甄嬛娘娘所睡之床,是总经理刘峰不惜重金淘来的镇园之宝。想起《甄嬛传》中雍正皇帝因为一句 “逆风如解意”, 而苦苦寻觅一见钟情的甄嬛,文友们纷纷拍照留念。

晚上七点,晚会如期举行。香落总编湛蓝、县文联主席孙纪伟、香落沈丘专栏总编鹿斌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新年贺词,祝福希冀之词不时引来欢声笑语。阵阵掌声如春风穿越窗棂吹向四面八方,温暖香落的文友。此情此景,《槐园》的书香、红木的幽香 、“香落”的文香、加之张杰民和杨鸿飞先生的翰墨之香、宁梦女士的国画之香,可谓是暗香涌动,香飘满园。我真想以祝福作布,以笔作针,把这些暗香收起,做一个如意香囊,寄给沈丘中原红木文化产业园的朋友们,寄给香落的文友们,以此庆祝香落沈丘专栏突破200期,香落沈丘乡土文学专栏突破50期,预祝中原红木杯征文大赛取得成功!

晚会高潮一个接着一个,从李丽女士演唱的《渡红尘》到刘俊杰先生演奏的胡芦丝 《月光下的凤尾竹》,从新疆小伙刘凤华的新疆舞《麦西来甫》到赵俊梅女士演唱的《花木兰》,张素丽老师演唱的《好久不见》无不精彩纷呈,让人快乐无比。杨鸿飞、王凤、刘咏梅几位老师的朗读,仿佛让我回到童年,熟悉的诗篇像陈年老酒,愈来愈烈,令人沉醉。“为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宋广勤老师朗诵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声音高亢激越,音韵铿锵,那气势犹有当年“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可谓破石惊天,言惊四座,那一刻我看到了文人的痴狂。

晚会就要结束,大家恋恋不舍。在刘彩珍女士带领下,我们拍手齐唱《明天更美好》,祝愿香落的明天更美好!祝愿沈丘中原红木文化产业园的明天更美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