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师傅大包”到“巴比馒头”, 产品是制胜的关键
清晨是巴比馒头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刻。
“老板,来两个馒头!”“一个肉包,一个青菜包,再加一杯豆浆。快点哈。”“好嘞!”老板一边应着,一边手脚麻利地从蒸笼里取出各式包点递给匆忙上班的白领们。
巴比馒头可以说是上海人的“早餐食堂”,通过地图可以看到,超过1000家门店密密麻麻散布于上海的大街小巷,不管是日常社区街道,还是繁华办公区都有它的身影。
这个“早餐食堂”的创始人刘会平是安徽人,22年前,他只身到上海闯荡,接连开了两家包子店都倒闭了,直到第三家才抓到苗头,逐渐创造出如今的“巴比馒头”。
他为什么到上海卖包子?巴比馒头是如何成为“早餐霸主”的?这一切还要从他的家乡——江镇镇说起。
“中国面点师之乡”走出的刘师傅
刘会平的老家安徽怀宁县江镇镇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号——中国面点师之乡。
清明时期,江镇是个有名的水陆码头,往来客商络绎不绝,常在这里补给生活物资。为客商们做方便携带的馒头和包子,就渐渐成为了江镇人的谋生手艺。上世纪90年代,水运交通落寞,江镇人开始向外走,便也将祖传的包子手艺带到了全国。
据统计,2018年江镇镇面点业从业人员近2万,每年创造产值40多亿元。而刘会平和他的巴比馒头就是这些面点大军的主力。
1998年,听亲戚说上海的面点生意好做,他揣着4000元钱,只身闯荡。此前,他已经在常州、南宁、贵阳等地卖过包子,但发展都不算好,到上海之后,也并不顺利。
第一家包子店开在菜市场门口,但仅开了半个月就关了,身上的4000元亏个精光。很快,他靠姐姐的帮助又开了第二家店,做生煎包子,但因为竞争不过隔壁的包子店,又关了。
接连失败,为什么?
刘会平开始思考,并观察别人为什么生意好。对比总结过后,他意识到,问题出在产品上:上海人口味清淡、偏甜,而他的包子却是偏咸偏辣的安徽口味。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当然不可能成功。
然后,他又开了第三家店,这家店和前两家店大不一样。
首先是产品的不同。产品不再以自我为标准,而是迎合市场需求,做上海人爱吃的口味。为了提高品质,他还专门从老家购买好猪肉运到上海,人工切馅制作。这么做成本很高,可他觉得,如果产品没有特色,不好吃,不可能在上海的包子馒头市场立足。
另外,客群定位和选址上进行了差异化。他不再寻求租金较低的街边档口,而是把店开在当时上海的繁华商业地带——南京路。门店面积不到10平米,月租却要5000元,比街边店贵了两三倍,但好处是人流量大,客群多数是来不及吃早饭的白领,稳定且高质。
他认为,只要自己的包子卫生、味道符合消费者期待,就一定会受到青睐。
如他所料,这家取名“刘师傅大包”的店三个月后,门口就开始排长队。两年后,“刘师傅大包”开了3家店,刘会平赚到了第一桶金。
巴比馒头的品牌化
2003 年,一位经常买馒头的顾客反馈:你们的馒头味道确实不错,但我每次都不好意思带到办公室去吃,如果能像麦当劳那样成为品牌就好了。
这个反馈提醒了刘会平,他开始思索走连锁品牌的路子。
这一时期,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在中国发展得很好,中式快餐也在加速标准化、连锁规模化,而包子店还在街边以散乱的夫妻店形式经营。他觉得传统包子馒头不输洋快餐,完全可以标准化、连锁化,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开遍世界。
为了把小包子店做“大”,刘会平学习麦肯,做了三件事。
第一,门店品牌化。
“刘师傅大包”这个招牌虽然接地气,但满大街的包子店都是类似的名字,不够洋气,也不够有特色。为了改变传统包子店给人的印象,刘会平给品牌起了一个时尚又带点洋味的名字——巴比馒头,并注册了“巴比”品牌商标,这是上海第一个注册的包子商标。
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广“巴比馒头”,他还注册成立了公司,学习麦肯的经营管理,开始企业化运营管理。
第二,生产标准化。
刘会平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中国很多餐饮企业发展速度不够快,核心原因是因为产品标准化难度非常大。但是我们做点心,跟汉堡差不多,产品容易标准化。”2004年,他投资80万建包子厂,启用了当时最流行的中央厨房统一加工馅料,然后配送到店的模式经营。
第三,开启加盟模式。
中央厨房建成后,为了快速消化重要工厂的生产能力,刘会平决定开启加盟模式,快速扩大规模。2005年,巴比馒头启动品牌连锁加盟业务,此后保持了每年200家店左右的开店速度。截至2019年12月末,其全国门店数一共2931家,其中16家直营店、2915家加盟门店。
在所有包子夫妻店里,巴比馒头率先做到了连锁化、标准化,再加上可以快速拓店的加盟模式,企业成长的速度像踩了油门一样,一路向前,直冲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