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大疫情时期的社交距离?

全文共 3594 字,阅读大约需要 8 分钟

今年5月,当家长们带着孩子沿法国巴黎市中心的波尔蒂埃街前往当地小学时,他们注意到地上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痕迹:学校外的街道和人行道上,就在斑马线旁边,点缀着一系列崭新的蓝白相间的波浪形标记。

尽管这些标记看起来像是跳房子游戏中的东西,但它们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好玩:这是市政府鼓励学校周围保持社交距离新举措的一部分。在波浪形标记附近,有一个蓝色的句子提示行人这是在学校附近,而“1m”的字样则提醒人们彼此保持一米距离。

美国旧金山一处公园以心形图案来防止聚众。

位于巴黎的创意机构5·5工作室设计了这些标识,以响应市政府进入“解封”第二阶段(5月至7月期间部分解封,包括重新开放一些学校)的呼吁。

目前,法国已经进入“解封”第三阶段,所有学校重新开放,波浪形标志则在继续扩展到巴黎更多的学校。

在巴黎市政府官方频道Paris.fr拍摄的一段视频中,一名返校的男孩对波浪形标记的含义感到疑惑。“这是什么?”他指着标识中“1m”的部分问妈妈,随之,他又意识到,“啊,这是为了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观察到,家长们在看到标记后会彼此分开,”5·5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文森特·巴兰格(Vincent Baranger)说。“孩子们也会被这些标志吸引,并喜欢提醒父母尊重它们。”

白色和蓝色的波浪线——视觉参考塞纳河和巴黎的城市格言“随波起伏,但永不沉没”(“Fluctuat net mergitur”)——只是世界各地在疫情期间响应保持社交距离的新视觉之一。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心形被喷在草地上,勾勒出安全距离;在美国纽约,白色的圆圈点缀着公园;叶子形状出现在波士顿的公共草坪上;从印度新德里到本地治里,许多印度城市的人行道上都出现了类似的标志。

这些标记和符号展现了一个因新冠疫情而改变的世界。

印度学生保持社交距离排队参加考试。

01 ////

大多数社交距离标识与政府无关

这不是大流行病第一次影响我们居住的城市。

在15世纪,威尼斯人曾利用整个岛屿来隔离鼠疫患者,米兰则建了一整块区域专门供鼠疫患者使用。但是,现在是全世界多个城市第一次同时来应对同样的挑战——不同的应对方式,反映出了各自国家不同的优先事项、价值观和文化。

图片:Instagram账号tape_measures 截图

纽约市福坦姆大学的城市心理学教授哈罗德·塔库什安(Harold Takooshian)认为,世界上的社交距离标志分为三大类:政府标志、组织标志和公民自创造的标志。巴黎的波浪形标志就是政府主导的产物,意大利托斯卡纳维基奥的白色方块也是如此——在那里,广场上的鹅卵石被用来做标记,以创建一个社交距离网格。但是,世界上出现的大多数社交距离标志都属于另外两类。

新加坡就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当地政府出台了新法律,强制规定社交距离,但没有发布如何标记社交距离的指引。“标记的设计并不是自上而下定义的,”新加坡艺术家伯尼·谭(Berny Tan)说,她一直在收集城市周边社交距离标记的图像。“社交距离规则公布后,人们不得不在短短几天内做出回应。”

由于缺乏指导,企业和民众用胶带、纸板、塑料和油漆等各种材料将各种符号组合在一起,几似迷宫。谭一直在收集这些标记,并发布在Instagram账号tape_measures上,从最基本的黄黑胶带到当地设计机构制作的特别贴纸,比如炸鸡店使用的鸡爪形状,以及艺术家草间弥生(Yayoi Kusama)风格的圆点图案等,她已经收集了数百个标识。

图片:Instagram账号tape_measures 截图

在塔库什安看来,这些自制的标志十分有趣:“人们对压力的反应非常有创意。”他补充道,自制标识可以在人们之间建立联系。“政府的标志可以被视为强制性的,而当我们看到一个自制标识时,就会明白,这个企业或个人跟我们一样,也在努力遵守规则。”他解释说。

02 ////

“情感成分”使标记更有效

随着疫情持续蔓延,这些临时的社交距离标志正慢慢开始演变为更标准化的标志——这种演变已有先例。

比如,在大多数城市最终采用斑马线之前,不同的地方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标记人行横道。英国主要在路边使用金属钉和杆,而美国底特律则使用网球场地线。最终,1949年的《日内瓦道路交通公约》在各国之间确立了统一的交通规则,大多数城市采用了现在标志性的斑马线。

在1949年一纸公约确立“斑马线”之前,人行横道的标识并不一致。图片:Pexels

社交距离标志也有类似的作用。美国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阿拉德纳·克里希纳(Aradhna Krishna),目前正与瑞士卢塞恩大学的国际专家团队一起研究一种通用的社交距离标志。她解释称:“理想的标志是在引起注意的同时,引发观看者的自然反应。”到目前为止,她还没有遇到任何可以通用的标志。但是基于几十年对路标心理影响的研究,她认为依据某些当下已有的经验可能更有效。

比如,文字过多的标志往往会被忽视,而简单的、颜色鲜艳的标志(比如黄色)则更容易引人注目。

刺激其他感官,比如触觉,也能使信号产生效果——波兰埃尔布隆格的建筑师阿达·科廷(Ada Kotyńska)是艺术画廊Galeria EL的主理人,他将画廊的花园修剪成棋盘样式,创建了一个基于触觉的社交距离示范空间:“参观者会被直接引导到已经修平的部分。”

加入“情感成分”也可以使标记更有效。“巴黎的波浪形标志就是利用人们对巴黎的忠诚,” 克里希纳解释道,指向一个共同体或许是一个有效策略。

情感也是纽约的公园用来标记社交距离的白色圆圈的核心。多米诺公园主管迈克·兰帕里洛(Mike Lampariello)想出了这个主意。他说,这些标记被游客们赞赏有加,他们从一开始凭直觉就知道如何使用它们。根据克里希纳的说法,这出于圆圈所传达出的安全感:“圆圈标志着一个别人不会跨越的私人空间,人们呆在里面会感到安全。”

然而,通过社交距离符号传达的情感信息可能在不同国家、甚至在不同国家内部,并不相同。“在美国,社会距离标记是有争议的,”纽约新学院大学城市政策与健康教授明迪·汤普森·弗里拉夫(Mindy Thompson Fullilove)说,关于口罩和社会距离的讨论一直处于有关公民自由的激烈争论的中心。“它们对一些人来说是一种安慰,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一种刺激。”

这对于克里希纳提及的“自愿”标记来说尤其如此——它们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依赖于个人选择采取的行动。她补充道,“巴黎的波浪线是一种自愿的表现,它依赖于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忠诚。”另一方面,非自愿标志会告诉你该做什么。“当我们在地板上标出你应该站的位置时,那是一个非自愿的标志。”她认为,将这两种类型的标志混合使用可能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海滩环。图片:海滩环官网截图

目前,企业和设计师们都在主动创造视觉标志,创新的解决方案包括“海滩环”和“社会距离胶带”。位于佛罗伦萨的设计机构Caret 工作室,为不同的场景如长椅、大堂、收银台等,设计了一些免费的简易标记,任何人都可以下载,用它们和A4纸、胶带、颜料或粉笔一起制作社交距离标识。

社交距离胶带。图片:Facebook截图

“我们认为,当前符号的使用给使用者带来了压力,他们需要每次都识别和解码一个新的符号系统,”费德里科·切洛尼(Federico Cheloni)说,他与福特设计公司联合制作了“接近”项目。他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帮助创建一种标准的视觉系统,这种视觉系统能够在火车站、公园等环境中被轻松理解。

03 ////

治愈的力量

当社交距离标记重新框定世界时,设计师和学者们也想知道这些新的共享视觉语言是否能做得更多,而不仅仅是执行安全规则——它们或许还可以连接社群。

“我们在设计这个波浪形标识时,法国人正处于非常焦虑的状态。”5·5工作室的巴兰格说,“我们设计了一个有诗意的友好标识,既能提醒人们社交距离,又能带来希望。”美国的许多社交网络账户发布的信息也展示出社交距离标志的治愈力量——居民们制作了粉笔标识,来提醒人们保持社交距离的同时,也要保持积极。

弗里拉夫研究了“9·11”事件对纽约公民社会的影响,他认为地方政府应该与各个组织合作,共同创造能带来希望和可能性的符号。她说,如果人们觉得自己是社区的一部分,他们就会倾向于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一个关于社会群体如何运作的已知事实。”

这可能是最终使一个标志有效的原因。克里希纳认为,“最好的标志是那些真正让人们愿意尊重规则的标志。我们需要了解,是什么促使人们想要保持社交距离。”

提醒保持社交距离的提示牌。图片:Pexels

相关来源:

https://www.bbc.com/worklife/article/20200909-how-social-distancing-symbols-are-changing-our-citie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