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打网球,爽!

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网球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一次去巴林左旗公安局采访,看见了大院南面一群人在打网球。问了才知道,是阿鲁科尔沁旗网球队和我们巴林左旗的球友们在搞对抗比赛。结果,我们左旗老年队大获全胜,青年队落花流水。我当时三十五、六岁。看完比赛,有点窝火:我一年就能学会!

几个老球友对我说:别小看这玩意儿,学好了得三年好功夫。说实话,我没怎么把老球友的话放在心上。我乒乓球打得不坏,多年旗县冠军,网球也应该会很快上道的。后来,我才感觉到,打过乒乓球的人学网球入门快,但是想提高还是要过一道坎儿。那就是打乒乓球形成的正反手动作和网球动作有所不同打过球的人知道,越是接近的运动项目一起练习才越糟糕。乒乓球动作幅度小,网球动作幅度大;乒乓球击球点离身体近,网球击球点离身体远。乒乓球向内发力,网球向外发力,飞行速度、轨迹也都有所不同。握拍方法、节奏、力感、动作要领、战术,和其他球类项目比,网球有特定的规律。哎,网球就是网球!不过,网球运动空间大、动作大、跑动范围大。确实更能体会力量和释放。

打网球要过的关口其实还有不少。首先你要长年出早操,搞得家人睡不好“回龙觉儿”。场少人多呀!那年头,经常披星戴月地赶到场地排班。晚了就得等人家打完一盘,一个小时呀!北方的夏天还好,冬天可够受的。那时候场上都备着铁刮板、扫帚,下了雪大家一起动手扫雪。为了按时起床,我买了个电子万年历(那时候没手机呢),夜间也放着红光,时刻看得清楚。看到我酷爱网球,一以贯之,妻子也不再抱怨,反倒发现我一般不给她老人家耗费药费。再后来,隔三差五地就跟着我上了球场。还要说服内当家拿出数量可观的票子买球拍吧,打到一定水准,还要准备几只同型号拍子呢。

业余打网球一般都要经历几个阶段。开始进步快,敢打敢拼,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和对网球的新鲜的理解与感受。这个时候感觉自己还不错。过了一段,参加比赛多了,特别是得了几回名次之后。反倒缩手缩脚,不再那么敢冲敢拼了。走过这道坎,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勇气,也需要方法。我就是通过参加赤峰市、自治区网协、老协和全国新闻界网协的比赛,学习了不少新技术和新观念,特别是心理上的信念得到提升。见识的对手多了,再回头打本地的比赛,感觉就好多了。心理上这道坎儿。过不去,山重水复;过得去,柳暗花明。

随着网球的普及,它越来越广泛地走进了普通人们的生活。内蒙古地区网球爱好者多自有它的道理:地面大,各盟市旗县甚至各单位都容易挤出块地儿来弄个网球场,简易土场地又比较经济。特别是基层县市,多为户外免费场地。再者,北方人特别是蒙古族人爆发力好,有韧劲,很适合这项运动。巴林左旗原来只有两三片简易土场,十来个老头打网球。后来便年年增长,现在仅林东(县城)就有青年、中年、老年近二百人打网球。十几片塑胶场地、红土场地。赤峰市的十二个旗县区都建了冬季可以供暖的网球馆。二十年前的简易土场和沥青场地都淘汰了。

在内蒙, 夏天户外打网球最爽--雨过天晴的日子里,网球衫、短裤一换,跨上自行车。拍子一只,水瓶一个,毛巾一条便上路。街上掠过许多羡慕的目光。当然,这几年自驾车的更多。场上,声嘶力竭,汗流浃背;场下,兄弟姐妹便坐下来侃球。这时,一般都会有人振臂一呼:跟我喝茶去!哥们姐们便兴高采烈地揩干汗水,收拾行囊。觅一家蒙古奶茶馆,鱼贯而入。一壶奶茶,一盘手把羊肉,一盘奶豆腐,几碗炒米,几碟小咸菜。在网球为话题的喧嚣中,疲劳、烦恼这时都无影无踪。真爽!

忘我。这是网球的较高境界。其实,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看打网球。它更像是在浏览浓缩的人生--设计与实施,积累与迸发;协作与对抗,斗智与斗勇;失望与希望,苦恼与喜悦。人生百年所能经历的心路历程,都能在这里找到感觉。

网球真好--伴我一路走来,走向健康,走向快乐!(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贾伟民)

作者简介:贾伟民。61岁。内蒙古巴林左旗人。毕业于内师大附设函大中文系。做过知青、语文教师、地方党报社长总编辑,离职前任文化广电体育局书记 。在国家、省、市几级报刊上发表过业务论文、新闻、文学作品百余篇。曾主编《冬天里的一把火》等几部出版书籍。爱好广泛:酷爱网球,偶尔涂鸦文字,摆弄单反相机,操弄管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