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代的“最强大脑”,怼皇帝,救兄长,他的诗风展现了他的风骨

苏轼的《和董传留别》一诗曾写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身处清贫,只要多读书气质会自然流露出华彩。虞世南就是这样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诗人。

虞世南是初唐诗人,他有一首诗最终能说明他的气质风骨和品性。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就是这首五言绝句诗《蝉》。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这是一首咏物诗,说的是蝉,其实也是作者,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刻是咏人。虞世南正像诗中的蝉一样,清正刚直,高洁清远。

1、不攀附权贵,重情义,安贫乐道

虞世南年少时,曾和兄长虞世基一起在著名文学大师顾野王的门下读书,学习十多年,勤奋努力,有时十几天不洗脸不梳头。慢慢地兄弟二人有了名气,当时人们把他们比作西晋的“二陆”,陆机、陆云。

当时是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杨广还不是隋炀帝,只是晋王,他得知虞世南兄弟二人名声,便写信征召,结果虞世南坚决推辞。

大业元年(605年),杨广刚即位不久,又想到了虞世南兄弟,于是,直接任命虞世南为秘书郎,又升任起居舍人。起居舍人主要工作是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虞世南应该接触隋炀帝的机会很多,但他却不迎合隋炀帝,刚直的他不太受重用,十年不曾升迁。而且生活上,他依然选择清贫节俭,品性不改。

然而和他一样有名气的哥哥虞世基却不甘于清贫,他利用聪明才智奉承隋炀帝,得到了宠信,任内史侍郎,而且他日益尊贵显赫,妻妾穿衣服都如王公贵族一般。

后来,宇文化及因与虞世基有仇要处死他。在法场上,虞世南抱着哥哥号啕痛哭,情愿替哥哥去死,可见,虞世南十分重情义。

2、刚直敢谏,直怼唐太宗

李世民是秦王时,就很看重虞世南,曾授予他弘文馆学士。李世民封为太子时,虞世南升任太子中舍人。李世民即位,成为唐太宗,命虞世南任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当时虞世南69岁,觉得自己年事已高,推辞不受想退休,但唐太宗没批准,又升任他为太子右庶子,他还是推辞,又被任为秘书少监。唐太宗十分认可虞世南,重视他的意见。

有一次,唐太宗作了一首宫体诗,自我感觉很不错,想到了虞世南,于是叫他按照原韵唱和。虞世南说:皇上您作的诗确实不错,但就是诗体不太雅正。您所喜欢的,下臣必会效仿。如果此诗传开来,想必天下人都会争相仿写,这可能不是好的风尚。所以,我不敢写诗唱和。

太宗一听,想想他的为人和魏征一样刚直,就自己找了个台阶说:我只是试试你罢了。然后又赏赐了虞世南五十匹丝织品。

3、博闻强记,唐太宗的知己

唐太宗很重视虞世南,欣赏他的博识,经常找他交谈论事。

有一次,唐太宗想在屏风上写《列女传》警示后宫,可是一时找不到文本。然后就找虞世南,结果他默写了出来,和文本一对照,居然没有一个错字。

能默写出《列女传》,足以说明虞世南读书之广,记忆力之好,堪称“唐代的最强大脑”。

而且还一次唐太宗出行,有一个官员请示要将书籍、公文的副本装到车上带着以便查看。太宗说:“有虞世南在,他就是活动图书馆。”

后来,虞世南去世,太宗得知,悲伤哭泣说:“宫里藏书和著书之处,再也没有人能比得上虞世南了!”之后,太宗还曾为虞世南作诗,写完感慨道:“钟子期死,伯牙不再鼓琴。朕的这篇诗,将拿给谁看呢?”实际上,太宗一直把虞世南当做知己。

4、应制诗一堆,却不见吹捧

虞世南写过很多诗,应制诗也写了不少。应制诗是臣子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诗,内容多为歌功颂德,溜须拍马。应制诗要求高,需要诗人短时间作出,而且要有文采,“政治意识正确”,但虞世南所作的应制诗却很少歌功颂德,吹捧帝王,并且有些应制诗还透着他的风骨,显得清新脱俗,可以说他是应制诗方面的另类高手。

如《奉和咏风应魏王教》一诗。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这风吟咏的不见风字,但见风的存在,风吹动了轻袖,带走了歌声,尤其是晚风吹动树枝生乱影,吹走花香飘远方,让人感觉很清新,逃出了应制诗歌功颂德的俗套,显得脱俗,透着高洁清远。

还有一首《赋得临池竹应制》的诗,依然没有歌功颂德,依然清新。

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

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

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

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这首诗依然清新,还点出了竹子的坚韧高洁。

虞世南,他是博闻强记,刚烈正直,安贫乐道的臣子。他又诗如其人,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也是一名清高纯正的大诗人。这或许就是古代读书人追求的清高贤德吧!

作者:张建楠,喜欢唐诗、宋词等文学,希望多和大家交流学习。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