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米芾和的故事以及他的“米家山水”

米芾画像

米芾(1051一1107),初名黻,41岁后改作芾,字元章。世居太原,后迁襄阳,定居润州(今镇江)。徽宗时为书画学博士,后任礼部员外郎。

米芾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和书画鉴赏家,善画山水。他在书画方面富有创新精神,他认为山水画发展到宋代,已经被前人陈法所束缚,缺少独创意识,他创造了“米点山水”。但真迹未留传下来。他的书法,以行草成就最高,其书风潇洒、舒畅,圆润遒劲,熟而不俗,险而不怪,奇正相生,出手自然。米芾每天临池不辍,史料记载:“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钟(繇)、索(靖)也,可永勉之。”他儿子米友仁说他甚至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据孙祖白《米芾米友仁》)。米芾作书十分认真,自己说:“佘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明范明泰《米襄阳外记》)。一首诗,写了三四次,还只有一两字自己满意,其中的甘苦非个中行家里手不能道,也可见他创作态度的严谨。

米芾:“癫名不虚传也”

米芾,北宋书画家,因放任不羁,举止癫狂,又称“米癫”。

米芾出生行伍世家,因母亲阎氏服侍过英宗皇帝,所以他自幼生活在宫中,有比较好的学习条件。据记载,米芾有很多趣闻轶事,一说米芾喜好奇冠异服,喜爱前朝服装,所到之处,“人聚观之”,把他当成怪物看待。一说他有洁癖,别人用过的东西,他不再用。最为有趣的是如下的几个故事:

故事一:装癫索砚

米芾为人痴癫,在皇帝面前也不掩饰。有一次,徽宗和蔡京讨论书法,召米芾进宫书写一张大屏,并指御案上的砚可以使用。米芾看中了这方宝砚,写完之后,捧着砚跪在皇帝面前,说这方砚经他污染后,不能再给皇帝使用了,要求把砚赐给他。徽宗答应了他的请求。米芾高兴地抱着砚,手足舞蹈地跳了起来,然后跑出宫中,弄得满身是墨。徽宗对蔡京说:“癫名不虚传也。”

故事二:米芾拜石

古今爱石的人不少,但像米芾那样,见了喜欢的奇石,便恭礼膜拜的人,大概也只有米芾一人。传说,米芾有一天,在两个家人的陪同下,到郊外游玩,正在行走之间,米芾发现路旁有一块奇形怪状的大石,顿时欣喜若狂,立刻下马,整理衣冠,伏首大拜,并口中念念有词, “石兄,受我一拜,受我一拜。”此事后被传为佳话,妇孺皆知。

故事三:以假乱真

米芾的书画水平很高,尤其临摹功夫很深,我们现今看到的“二王”的一些作品,都不是“真迹”,而是米芾的仿制品。传说,有一次,一个书画商人拿着一幅唐人的真迹,扣开了米芾的大门,有意要卖给米芾。价钱有点高。米芾说,你先放这里,五天后你再来,我若要,你把钱拿走;我若不要,你把画拿走。米芾说完,商人走了。到了第七天,商人来了。米芾说,画我看了,不错,价钱太高,你又不让价,就请你把画拿走吧,说着把画打开,并说,你看好,是不是这张画。商人客气地答道:没错,是是是。商人把画拿走了。第二天,商人拿着画又来了,一见面米芾就笑着说,我知道你今天准来,有朋友请我,我都没去,在这儿等你。商人心里马上明白了,说:是我眼拙,把您的临本拿走了,今天特来奉还。米芾大笑道:你不来找我,我也一定会去找你,你拿走了临本,我心里特别高兴,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好了,原本你拿走,临本还给我。商人取起原本真迹,临本还给米芾。米芾拿此事在朋友中叙说,每次都笑得前仰后合。

从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米芾书法《蜀素帖》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