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官能症,肝气不足!一张方子,补肝气,改善胆小、噩梦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治疗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和你说说,中医用补肝气的办法,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例子。

啥意思呢?就是说,你这个神经官能症,源于肝气不足。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我给你讲讲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人,男子,62岁。

别看他是男的。但是从五年前开始,此人就胆怯,怕事,遇上什么情况,胆子很小,不能做决定。就连晚上做梦,也是噩梦连连,常常惊醒。平时,则身体乏力。只要一干活,就觉得全身没劲儿。

这个现象的出现,患者本身最初也没太在意。他认为,这就是年纪大了,自然现象。

但是,最近这一年,他一下子仿佛又苍老了很多,逐渐开始闷闷不乐,眼花,总觉得眼前发黑,模糊。食欲开始减退。

当然,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近两个月以来,此人总感觉自己口苦,有时候怕冷,有时候还热乎乎的,两侧胁肋部位发胀。全天24小时内,他不断地感觉到惊恐,就好像总有人来抓自己似的。尤其是他的左半身,紧张的时候动不动就颤抖。

总而言之吧,这个人的状态,是有点乱套了。

怎么才能改善呢?患者找了不少医家。有的按照养血安神法来治,有的按照镇肝熄风法来治。但效果,都不好。

最后,患者找到一位医家,这才让病情有了转机。

刻诊,见患者脉象细弱而缓,苔薄白,舌质淡,面色发青,双手的指甲干枯,没有光泽。

当时,医家就说了,患者的情况,属于肝气虚弱。必须想办法,把肝气补起来再说。

于是,医家大笔一挥,书方一首,但见——

黄芪50克,党参30克,柴胡、当归、白芍、川芎、酸枣仁、佛手片各10克。水煎服。

每日一剂。

结果怎么样?患者服用3剂以后,身体诸证大有好转。口苦、胁肋胀痛,身体寒热,都有所减轻。胆子,也大起来了,白天的时候敢到外面溜达。

接下来,效不更方,继续投用12剂,患者诸证基本消失,仅仅是感觉到有点乏力。然后,再用10剂,患者诸证悉平。

这张验案,其实就收录于1990年的《上海中医药杂志》上。虽然迄今为止都30多年了,但是依然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我来说说这里头的道理。

读者朋友,你记住,上文医案里这个患者,就属于典型的肝气虚。

中医讲,肝胆主谋断。肝气不足,则谋断不定,所以患者就胆怯怕事,甚至时刻处于惊恐之中。

肝藏魂。肝气不足,则肝魂失藏,所以患者晚上就会多梦、易惊。

中医又讲,肝主筋,为罢极之本。就是说,一个人的筋骨,能不能耐劳,看他的肝好不好。现在,患者肝气虚弱,一身筋骨就不强劲,所以他不耐劳,干点活就感觉累。

肝,主情志。肝气不足,这个人的情绪就受影响。所以,他最近这一年来就闷闷不乐。

肝,开窍于目。肝气不足,肝窍失养,所以患者就双目失养,眼花,视物不明。

肝,属少阳,为一身气机之枢轴。肝气不足,枢机不利,所以患者寒热时作。肝气不足,胆气疏泄失常,于是上溢于口,形成了口苦。肝胆经走胁肋。肝气不足,疏泄失常,所以胁肋胀痛。肝气从左升,所以当肝气不足的时候,左侧身体还不断颤抖……

你看看,所有这些,都可以用肝气不足来解释。

那么,面对这个局面,我们如何应对?我们再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黄芪50克,党参30克,柴胡、当归、白芍、川芎、酸枣仁、佛手片各10克。水煎服。

这里头,黄芪和党参,用于补气。肝气从哪里来?说到底,还是从脾胃中来。脾,是一身气血生化之源。黄芪和党参健脾益气,就能从侧面来补肝气。

在这个基础上,柴胡、佛手、川芎疏解肝郁。当归、白芍、酸枣仁滋补肝血。

这就是基本意图。

等患者的肝气足了,肝气条达了,肝血也丰富了,它的所有毛病,自然也就好了。

怎么样?你看到了吧?这就是利用滋补肝气之法,来改善神经官能症的例子。

当然,肝气虚的辨证,肯定离不开舌脉。患者一般来说,脉象细弱,舌质淡。

其实,中医对肝的辨证,还是很少提及肝气虚这个事儿的。但是,正因为提得少,所以很多人不认识。临床上,一旦出现肝气虚的诸多症候,很多人都不会看。文老师把上文这个验案,详细解读出来,目的是提醒大家,中医临床的确有肝气虚这个事儿。而且,就神经官能症患者来说,证属肝气虚的人还不少。作为中医人,我们不能对此毫不知情。对于非专业读者,也该对此有所了解。

当然,上文医案里的方药,仅供参考。感觉自己有这方面倾向的人,我建议你能去看中医,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用药。辨证不明的人,不应该盲目尝试。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