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散文】王晓燕《钓鱼的乐趣》
文/王晓燕
【作者简介】王晓燕,笔名柳成荫,内蒙古地勘十院退休职工,现居住于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镇。爱好美景美文美食,喜欢把平凡生活,清浅道来。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一)
越来越喜欢钓鱼了。
开始时是陪着老公钓,看他不厌其烦地上饵、投竿、等待、收起,再上饵、投竿、等待、收起……钓到了,欣喜若狂,小的直接拎上来,摘钩,入库;大的就在水里遛呀遛,耳边听着鱼儿把鱼线扯得嗡嗡作响,手里紧握着鱼竿,任凭它在水中东逃西窜,拼命挣扎,啥时候把鱼遛得筋疲力尽了,我就会拿起抄子,助他一臂之力。
后来自己看得手痒,也学着钓。像什么调漂、拴钩、绑铅皮之类的技术活,全是老公代劳了,我光往水里扔钩,就练了一上午。胳膊酸疼,总算有了些模样,能把钩扔出大半根鱼竿远,基本到达指定位置了,也正儿八经地置办了一套渔具,煞有介事地加入垂钓一族。
总有一些小鱼儿来闹漂儿,把漂子弄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有时看着鱼漂不停地颤动,我就会想象水里有一群兴奋的小嘴巴,正对着水中悬浮着的两团美味,怀着忐忑又迫不及待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接近目标,你一口,我一口,快速地咬下一点,又更快速地离开,再快速地转回来。这个时候一般是不提竿的,鱼儿太小,还能长呢,让它们尽情地吃去吧,大鱼看见这一群小家伙围而食之,会被引诱过来的。它要和大伙一起分享美味则罢了,如果太霸道、太贪心,一口吞吃掉所有饵料,那可就惨了,没准会成为我们的盘中餐呢。
我钓上鱼来的时候不多。一是因为我技术不精,再有就是我总喜欢东张西望,错过了很多好时机。最常去的一家鱼塘的老板娘,戏称我为“喂鱼的”,可知我水平高低了。
(二)
鱼塘一般都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远离城市,安静舒适,而且四周多树木,有的还被群山环绕着。守着一方鱼塘,看水面倒映的蓝天、白云、绿树、青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水里有丛生的水草,像蒲草,一半在水里,一半在水上,舒展着长长的叶子,到了时令,还结出一根根蒲棒,像一根根剥了皮的火腿肠。水底有一些长得细细密密的类似藻类,随着水波若隐若现。塘边的树林里有许多叫不上名字来的灌木和杂草,开着红的、粉的、紫的、蓝的小花,结着红一串、白一串、豆角样、铃铛型的果实,还有一些品种应该属于蒿子类,远远的就能闻到它们的味道。
这里还是小动物们的天堂。鱼类自不必说,鲤子、鲫鱼、白鲢、花鲢、鲶鱼、草鱼、泥鳅……自由自在在水中游走,时不时会在水面上打一个跟头,翻一朵浪花;青蛙长得很快,几日前还是一群大脑袋细尾巴的蝌蚪,现在都伸展着四肢,名副其实地蛙泳着,偶尔会蹦到岸上来;一群群三五厘米长的小鱼苗,成群结队地跑来跑去,就像放学后贪玩不愿回家的孩子一样;有一种小动物,到现在我也不知它的名字,身体瘦长,四肢比身体还长,站在水面上,像一个溜冰运动员一样的,左一下,右一下,几步就跑出很远很远;海鸥的叫声比较尖锐,盘旋着,盘旋着,一个俯冲,嘴里必会叼着一条小鱼;燕子夫妻在水面上嬉戏,你追我赶,点一下水就跑;蜻蜓有蓝色的,有黄色的,还有一种很少见的黑白相间的,飞着飞着,就站在鱼漂上歇脚,把那里当成停机坪了。
还有许多常客光顾鱼塘。东边下来一群山羊,西边又赶过来一群绵羊,一群黄牛也跑来凑热闹。它们一来,带着尘土和膻味,有的低头饮水,有的啃食塘边的青草。因为年有长幼,所以叫声参差,有细嫩的,有粗犷的,有憨憨的,有浑厚的,仿佛一曲多变的咏叹调。麻雀叽叽着,在牛蹄边跳来跳去,喜鹊则踱着方步,虽然喳喳地叫声确实有些聒噪,但沾了它名字的光,让人听起来觉得喜气盈门似的。几只鸭子,黄嘴黄脚,浑身雪白,有时排着队在河边蹒跚前行,有时跳进水塘游上一小圈,不紧不慢、不慌不忙,让人看得直羡慕。
我选钓位,从来不以鱼的多少来定,而是选择一处荫凉,视野开阔,可以一边垂钓,一边欣赏自然风光。有时我就在想:到底是我在把鱼儿从水里钓上我的餐桌享受一顿美味呢,还是鱼儿把我从家里钓到外面享受着自然惬意的生活呢?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