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小说】韩雪丽《木莲》(二)

【阅读悦读丨散文】刘茜《寻找蓝色记忆》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现代诗歌》《诗歌网》《长江诗歌》等刊物。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垂杨里---生事

宗桐一向乖巧,她安静的坐在太太身边,一会儿给太太倒杯茶,一会儿给太太捶捶背,太太一夜没睡好,心情也不好,早饭也没好好吃,虽然秦妈妈给补了妆,还是显得没精打彩的,她也不愿意到前面去待客,一是没心情,二是也恼老太太没为她做主,一心只认孙子。

太太的娘家姓王,也是镇上的大户,十几年前,王谢并称,还是王前谢后,王在前的,那时太太也是下嫁,她是嫡出的小姐,心高气傲,也是谢老爷人物出众,家世也好,这才点了头,不少庶出的妹子都羡慕她,那时非常风光。

后来的十多年谢老爷精明能干,能走出去,到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找业务,自然超过了王家。

所以谢老爷给母亲过寿,王家先是送了重礼,一大早就来了人。来的是王家现管事的二少爷和太太一个庶妹。太太的母亲就太太一个孩子,其余的都是姨娘所出,太太对那些庶出的弟妹本也淡淡的,可如今心情不好,到盼着有个说知心话的人。

太太的兄弟是个明白人,如今生意上仰仗姐夫,所以来了,也是跟着谢老爷忙碌,只打发了妹子过来给太太道恼。木笛的事,谢老爷事先和二少爷支会了一声,二少爷只说男人们,子嗣为重。他是不肯得罪姐夫的。

这个庶妹,却另有心事,原来她嫁的并不如意,丈夫是做小生意的,这两年生意不好做,曾想让姐夫照看,不想嫡姐一向不帮衬,所以早生了怒气,如今听了此事,自然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

表面上却换了一副面孔,一见了就姐姐,也不顾宗桐在旁边。直替姐姐委屈,又说男人都这样,你不管的严厉些,不一定生什么事,如今不就那么大一个儿子,她屈指一算,大惊,说这孩子比木莲都大,那女人,岂不是在姐姐之前就相好了。

太太马上感觉委屈,眼泪就落了下来。

宗桐马上皱眉,可是没她多话的份,她给杏儿使眼色,杏儿马上转身出去了。不一会儿秦妈妈就来了,先给太太递了杯茶,又在这位王家的庶小姐行了礼,然后才说太太,今天来的客人多,您也不能一直躲着,会让人说闲话的。太太正委屈,索性说,你和老太太说,我身体不好,今天不待客的。

秦妈妈心下暗恼,这个王家的庶小姐,一向面和心毒辣,最是和太太心不和,太太平时精明,并不多理论,如今却听了进去。这可不好,回头她一转身走了,太太心里有了结,岂不是让老爷生气。日子久了,吃亏的是太太。

垂杨里---低头

秦妈妈笑着对王家的二小姐说,前面大厅开了戏,有二小姐爱听的,二小姐自然听得出秦妈妈逐客的意味,本来不悦,想着自己是主子,可又一想,秦妈妈原是嫡母的人,不好得罪,而且现在谢家的内管事,手中的权力不小,就笑笑起身。

秦妈妈看看宗桐,小姑娘也伶俐起身,我也看戏了,她拉了杏儿走了。

人都散了,秦妈妈叹气,您怎么听二小姐的话,她能有什么好主意。现在这事,说大了天,就是咱家太太也不会让您这时候撂挑子,当家太太要有个样,现如今是老太太的寿辰,您不去,是打老太太的脸。

太太就是委屈,这事我能不生气吗,老爷一句认错的话都没有。

秦妈妈心里话,谢老爷若非理亏,岂能同意财产归木莲。

秦妈妈只能哄着,太太,老爷是老爷,老太太是老太太,你不能糊涂呀,这家里你和老爷生气,再得罪了婆婆,有什么好处呀。也要为木莲想呀。

提及木莲,太太不得不低头。

太太还是在开席的时候出来了,明显的情绪不高,不过她肯露面,大家都松了口气。

老爷身边,一左是木莲,一右是木笛,一样的打扮,一样的贵公子气,有知趣的笑而不问,有疑惑的私下议论。

这时候宗桐在老太太身边呢。

老太太对这个孩子的机灵还是满意的。

现如今太太出来了,就让宗桐去嫡母身边。

宗桐笑盈盈的走过来,却得了太太一个白眼。

宗桐的脸色一暗,随即又笑了。

那个表情落在木笛心头,不由一软,小姑娘还是个小孩子,人情冷暖,不得不敷衍着太太。

这种场合,二姨娘通常不出来,都在后面料理。

今天格外忙,老爷交代她,让针线房赶一下木笛的衣服。

垂杨里---入学

镇上一建立学校,谢老爷就开明的把孩子们送了进去。

太太的意思是木莲去就行了,宗桐一个女孩子抛头露面不合适,而且也没几家的小姐去。

宗桐也不和太太争,只是拉着父亲的手,眼泪汪汪的样子,老爷看了一眼,心就软了,罢了,宗桐的母亲就读书识字,这个女儿比木莲是读书的料子,养在家中,才是可惜。

谢老爷做主,木莲对这个小妹妹,高兴的时候哄哄,不高兴的时候就不理会,他虽然霸道,却不喜欢母亲,左一个嫡右一个庶的挂在嘴边上,好似他一个大少爷,欺负一个小丫头似的。所以也说妹妹不去我也不去,这吃苦的差事,不能只我一个人。太太恼怒儿子不争气,秦妈妈在一边使眼色,太太就不管了。

秦妈妈私下说,何必呢,二姨娘算是极好了,比王家的姨娘省事多了,宗桐是老爷的心爱,没必要惹老爷不高兴,反正老爷做了主,将来怪不得别人。

现在老爷一看见木笛,就想着让木笛赶快上学,既然木笛得不了他的家业,必须靠自己,读书是越快越好。

所以二姨娘先要让针线房弄出几件校服来。

学校考察了功课,先让木笛和宗桐一个班,只是这孩子厉害,一年后,就跳级了,再一年后和木莲一个班。

宗桐对功课,并不像木笛那么抓紧,她的事务多,回了家,二姨娘让她学女红,学管家,还要学做菜,二姨娘说,她是个女孩子,必须懂这些,所以不可能大把时间读书。宗桐的功课不好不坏,在班里居中。

木莲是偏科,喜欢的就出色,不喜欢的就不学,老师也管不得,这学校还得谢家赞助,自然对大少爷另眼相待。

木笛一枝独秀,一直包揽了第一句,风头无二。

兄弟二人在父亲面前,还能说几句话,离了谢老爷,并不过话。其中有太太的缘故,太太的眼中,木笛始终是和儿子抢财产的。

木莲面对一个各方面比自己优秀的哥哥,自然不平衡,在学校里,会给木笛找些事,弄些壁虎蟑螂什么的,扔到木笛的抽屉里,木笛总是平静似水,把那些东西清理了,还是对着书本。

在谢家,木笛只和宗桐多说几句话,小姑娘有时候会问些功课,这时候,木笛最有耐心,宗桐就说,比老师教得好。

垂杨里---杂事

自木笛出现,太太就冷落了老爷,谢老爷先和有愧,时间久了,也淡了。

秦妈妈劝了几次,太太还是那样。

幸而太太在婆婆面前,恢复了常态。

老太太如今心满意足,两个孙子,尤其是木笛的确出众,要她说,木笛更像谢老爷。木莲身上有些纨绔气。

孩子们放假的时候,老爷会带着两个儿子,参与一些公事,他们不懂,就一边看着学着,木笛不多话,却心里有数,老爷说过一次,不用讲二次。木莲差了些,全凭兴趣。

越是如此,太太越是紧张,往娘家跑的次数多了些。

太太的母亲身体不好,一直病着,家事已经由二少爷的母亲管理,因了太太嫁得好,所以也没受到为难。

太太看母亲的样子,有些心酸。母亲劝她,自己是没儿子,你好歹有儿子,不会如此,教养好儿子才是正理。

太太皱眉,自家儿子明显不如木笛聪明,老爷和婆婆似乎都更喜爱木笛。

她不好和母亲说什么,就找了兄弟。

二少爷对姐姐还是极客气,礼数周全。

太太说,你不要一心奉承你姐夫,也要想想以后,若是家业在木莲手中,你是亲舅舅,若归了木笛,有你什么事。

二少爷承认姐姐说的有道理,只是分寸要紧,目前不得得罪姐夫,以后最好是外甥管事。

二少爷不得不开导姐姐,你也知道家业老爷说了算,要给木莲加劲,不能和姐夫拧着干,那样受影响的是木莲。木莲没吃过苦,自然不如木笛懂事。至于未来,我劝劝姐夫,听说现在留学成风,不如把木笛送出去。不过现在年纪小,还要过两年提。你不要太闹了。

垂杨里---暗流

老太太怕木笛委屈,一直让木笛跟着她,所以日常起居,到没委屈。零花钱,孩子们一样的,当然太太会贴补木莲。

木莲有了钱,养了几个小跟班,在学校里吆五喝六,被老爷知道了,打了二十板子,太太哭成了泪人。

老爷责怪太太慈母多败儿。

太太恼老爷另有了儿子,就不心疼木莲了。

老爷对太太的脑回路,理解不了。

就多在二姨娘这里。

二姨娘劝老爷,孩子还小,能说理就不要动手。

太太心疼儿子都是一样的。

老爷叹气,木莲这样下去,怎么接管谢家。

这个话题太大,二姨娘马上绕开了,太太还是听舅爷的话,不如让舅爷劝劝。

老爷点头。

二姨娘家里只一个兄弟,读书不错。老爷一直器重,这一年毕了业,正在找差事。

老爷知道了,就安排二姨娘的兄弟杨志远去了会计室。

这事让太太知道了,也是不开心,对二姨娘冷嘲热讽。二姨娘低了头,不答话。

母亲被嫡母如此讽刺,宗桐刚要开言,却让二姨娘踢了一脚,小姑娘只好低了头。

木笛看太太没有停止的意思,就转身找了奶奶。

谢老太太对二姨娘一直满意,这个二姨娘是她选的,就贵在二姨娘知礼,家和才兴,如今看太太一直数落二姨娘,不得不派人找太太,说是商量过中秋的事。

太太走了,宗桐看着母亲,娘,那是父亲找的小舅舅,你干吗不这么回太太。

二姨娘摇头,那太太更生气了。去年太太想安排她的一个表弟去会计室,老爷拒绝了。现如今太太肯定生气。

宗桐撇嘴,太太那个表弟,父亲说名字都写不对,这样的人,也敢去会计室。二姨娘瞪女儿,那是长辈,也是你非议的,回去抄《孝经》。

宗桐起身说,是,娘,我抄的《孝经》父亲都说好,我抄了送他就是了。

二姨娘摇头,却对上木笛的眼睛,对着木笛慈和的一笑。

垂杨里---喜事

二姨娘怀了身孕,最高兴的是老太太,她很希望这次还是个孙子,但还是安抚二姨娘,女孩子也没什么,都好。

二姨娘说小时候她算过,都是女儿。太太听了脸色才好些。

给二姨娘诊脉的医生是太太找来的,和她娘家有点关系,一直给她诊脉。

她私下问那个大夫,大夫说感觉像是个儿子。

老太太喜动颜色,太太阴了脸。

二姨娘尽量回避太太,她知道太太因了木笛的事,一直不高兴,现在如果自己这一胎是个女儿罢了,如果是个儿子,太太肯定烦恼。

木笛是老爷理亏,才同意不继续家业,可如果自己的是儿子,虽然没有木莲分得多,也是有份的。

二姨娘和宗桐说,这个年纪了,本来没想到有孩子,全当给你做个伴吧。要是个弟弟就好了,你也有人照应。

宗桐很高兴,但她知道太太不高兴,所以不敢表露出来。

二姨娘爱吃酸的。更让人感觉是男孩子。

那天太太回了趟娘家,回来后说是头痛,请了个算卦的,说是被属免的冲了,一打问二姨娘是属免的。

她想让二姨娘去庙里住段时间,老爷不同意,老爷是新派人,不相信这一套。

太太的头就疼得更厉害了。

太太病在床上。

二姨娘就主动说去庙里吧。

宗桐说陪母亲一起去,有个照应。

老太太说你一个小丫头懂什么,让自己的陪房沈妈陪着去,让丁管家跟过去安置好了,再回来。

那天走的时候,天就半阴着,宗桐被打发和两个哥哥去上学,路上总有些心神不定的,木笛安慰她,有丁管家在,放心。

垂杨里---薄命

那天下午,几个孩子回到家里,发现气氛有些紧张。

宗桐让杏儿去打听。

杏儿说马车在路上让一辆车给撞了,二姨娘昏过去了。

宗桐马上去找父亲,被老太太拦住了,说父亲已经赶过去了。

一夜无眠。第二天早上,父亲也没回来,宗桐不想去上学,要在家等着,老太太点头,打发两个少爷走了。

下午的时候,老爷回来了,丁管家在后面没精打彩的跟着,宗桐跑过去,问父亲,我娘呢。老爷叹口气,你娘在医院,休养一段日子。

后来宗桐才知道,孩子没保住,二姨娘也受了伤。

撞马车的是另一辆马车,说是惊了马,车夫逃了。

有佣人私下议论,事情太巧合。

老太太训诫了几次,才好些。

二姨娘出院后回来,脸色苍白,一直养着。

宗桐每天都去陪母亲说话,母亲叹息,真的是个男孩子,可惜薄命。

老爷派人找了王家的二少爷来。

二人在书房谈了许久,二少爷走时,老爷第一次没有送出大门。

后来家事归到老太太手里,太太说是身体不太好,不能操劳。

宗桐看见太太的气色挺好,并不像生病的样子。母亲却反复叮咛她,以后离太太远些,行个礼就走开,对木莲少爷,也不要多接近,那是太太的命根子。

宗桐忧伤了一段时间,那个未出世的弟弟,母亲说是给她做伴的,她忍不住叹气,人也消瘦些。

木笛送了她一只笛子,自己做的,教她吹笛子,说是吹笛子的时候,心里就不难过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