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散文】邹开歧《破解龙飞凤舞大家族的传世密码》
图文/邹开歧
【作者简介】邹开歧,中国公民、普通作家、一级编剧。从一九五七年开始从事文艺创作至今,现任三台县作家协会主席。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有关中医泰斗,京城名医萧龙友的家事
民间有句俗话:“富不过三代”。但是,在四川省三台县这方神奇的土地上,却有一户姓萧的人家,连续五代均是儿成龙,女成凤,被誉为龙飞凤舞代代相传的大家族。
家族标杆
可以作为萧氏家族标杆的人物,就是京城名医萧龙友!
189O年,萧龙友20岁,入成都尊经书院读词章科。考试每获第一,常得赏银。并于读史书词章之余,攻读《内经》《难经》等古典医著。
1897年,萧龙友考中,清,光绪丁酉科“拔贡”,殿试后任八旗教习。八国联军战乱平息,分赴山东候补。先后任济阳,嘉祥,淄川知县,并加知府衔。萧龙友借出巡之机,常为百姓治病,民间传为好官。
辛亥革命后,萧龙友一度入黎元洪幕府,公余研究医学,于妇科,肺科均有独到之处,曾治好黎元洪母亲的病。
1914年起,萧龙友相继担任北洋政府财政,农商两部秘书,府院参事,并被内务部聘为中医顾问。职事之余,仍悉心研习医药。
1924年,孙中山因国家大计带病北上,病情日趋严重,饮咽不能,请了众多医生均不能断其病由。经友人介绍,萧龙友前去为中山先生诊脉,断其病根在于肝。因知已入膏肓,非汤药所能奏效,便未处方。中山先生病逝后,经病理解剖,所患确系肝癌,证明萧龙友诊断无误,一时社会为之轰动。
1928年前后,萧龙友对官场的腐败及时弊已看透,感叹自已至力“医国”,沉浮宦海十数年,却于国事无济。于是,毅然抛弃官职,行救死扶伤之业。“既不能出所学以医国,何不行其术以医人”,并将寓所改为“息园”,自号“息翁”,挂牌行医。
萧龙友集中精力研习医学,并阅读当时新译的西医书籍,随时参照研究。因此,求诊者接踵而至
1929年1月,梁启超先生患病便血,事前曾去协和医院检诊,洋医
诊断为肾上有病,必须手术切除。梁启超放心不下,驱车前往萧府求医。萧切脉后对梁启超说:“阁下肾脏无病,切无轻信洋医的话,应该慎重行事,常服所开中药定可治愈。”遗憾的是,梁启超坚信西医,仍赴协和医院手术,结果死于洋人手术刀下。经病例解剖,梁启超肾囊完全健康。
东北军阀张作霖的母亲患重病,久治不愈。派员专程赴京迎接萧大夫。萧龙友精心为太夫人诊断,只半月时间,病体日渐康复。临别时,张作霖赠了萧大夫一笔巨款,萧龙友全部接纳,用此款在北京办了一所“北京国医学院”,以培养中医后备人才。
建国后,萧龙友虽年已八旬,仍念念不忘祖国中医事业,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建议成立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所中医学院,并得到采纳。
1960年10月,萧龙友病逝于北京中央人民医院,享年90岁。按先生遗嘱,将珍藏的若干字画,古玩和数千册医书分别赠送故宫博物馆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及北京中医学院。
龙飞凤舞
萧龙友的祖父萧鸿吉,清,道光乙酉拔贡。因博通群书,点勘精勤,著书十万字,足迹半天下。咸丰年间为官雅安教谕,门下多知名士。作为教官主管教育,并精于诗词书画,有多部诗集,随笔问世。
萧龙友父亲萧端澍,为萧鸿吉长子。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入拔贡,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人。历任湖北大冶,藻阳等地知县。因政绩显赫,升任直隶(今北京)知州,精于书法,真,草,隶,篆四体皆善,闻名一时。
萧端洁,为萧龙友叔父。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人。由内阁中书授军机章京,主要负责协助军机大臣晋见皇帝商谈军机要务。也因书法而闻名。《益州书画家名录》曾赞其书风“在欧(阳询),赵(松雪)之间,近时罕有其匹”。
前面的三位,是萧龙友的上两代人。再看萧龙友以下的萧氏子孙:
萧瑾,萧龙友长子。原名萧无悔,自幼锐敏聪颖,勤学不倦。1925年以优異成绩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毕业后赴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读土木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33年,在平汉铁路局担任标准设计和工程概预算等工作。在铁路桥梁工程方面,显示了特有的天分和才华。
抗战暴发后,萧瑾曾任宣城京赣线铁路勘测设计总工程公司主任工程师,负责文件审查和技术向题的处理。日军侵占宣城后,他和同事撤至南宁湘桂铁路柳州工程处,继续为抗日铁路运输的畅通而日夜奋战。1940年冒险越过封销线前往四川负责川中公路的施工监理,解决了很多复杂的技术难题。
建国后,萧瑾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铁路建设事业中。先后担任广东铁路局副总工程师,铁道部第三工程设计院总工程师,几十年间主持研究制定了北京,东北,嫩林,京原,石太,京九等几十条铁路干线的勘测设计,总长达2000多公里。
萧龙友次子萧璋,中国现代语言学家,训诂学家,教育家。十七岁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1931年毕业,先后在吉林第一师范学校,天津南开中学,北平图书馆,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或任职。
1952年起,于北京师范大学担任中文系教授兼系副主任,主任。长期从事古汉语词汇和训诂学研究,为我国传统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出版了精选论文集《文字训诂论集》。
萧琼,又名重华,萧龙友之女。现代著名书画家。
1937年毕业于北平国立艺专国画系,在著名画家齐白石,溥心畲门下学习,并为溥氏入室弟子。20世纪30年代分别于北京,天津举办个人画展。1987年11月,率中国妇女书法代表团赴日本参加书法交流。1997年应北京市文化发展基金会邀请,参加迎接香港回归中国书法精品展。为北京文史馆馆员。其书法作品被齐白石等专家称道:“非描摹之一流所为也”,并谓其“书道精研”。其夫蒋兆和为世界近现代著名画家。
萧承悰,萧璋之女,萧龙友嫡孙。
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留任该校附属东直门医院。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首席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07年10月,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15名中医妇科名专家之一。
萧龙友的子女及其后代均品学兼优,卓有成就,爱国爱民,真可谓代代出精英。
破解密码
欲知萧氏家族的龙是怎么腾飞,凤是怎么起舞,一代又一代的精英是怎么走出来的,且看萧龙友孙女儿——萧承悰的一段叙述:
“我自幼与祖父祖母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祖父深厚广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医德医风,技艺精湛的医术,爱国爱民的赤胆忠心……他的勤奋,他的一生好学,他待人和蔼可亲的慈祥笑貌,他与祖母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常常会一帧帧地浮现在我脑海中。”我以为这就是一位长者对后辈儿孙的身教。
萧氏家族又是怎样将萧龙友造就成中医泰斗,京城名医的呢?
据考证:“萧龙友的祖籍在江西吉安。清朝乾隆年间,高曾祖聚泰公从事商贸迁入四川三台,定居城南60里地的“落板桥”(今鲁班),开垦荒地种粮糊口,同时在场镇上开了一家中药铺。并自种药材,以保证药材质量。
萧龙友在少年求学期间,凡遇假日回家,便去药铺辨识药材形状,颜色,气味,功能和真伪等等。也常向长者请教关于中医方面的知识。
萧龙友的父亲家教甚严,四书五经,昭明文选等均要求其背诵,因超负荷读书,背诵,时常在背书时撞到墙壁,致额头出血。祖父觉龙友父亲过于严厉,曾亲自带其读书一年。父亲的严教及祖父的亲授,使萧龙友自幼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和史学功底。每有客至,其父便令其背诵诗赋,作为待客之礼。萧龙友聪颖博闻,深得祖辈叨爱。幼时深厚的国学文史基础,奠定了日后自学成医并成为一代名医的牢固基石。
萧龙友对其后辈又是如何施教呢?
且看他写给长外孙的一副对联,便知其良苦用心。
长外孙谢林宗,是大女儿萧世珠的大儿子。由萧龙友夫妇抚养,因幼时淘气,不勤于读书,当时年近80岁的萧龙友便写了一幅对联勉励他。其对联为:
学力守曾三颜四
光阴惜禹寸陶兮
意思是说,作人不仅要学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更要学习颜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同时告诫后生,大禹圣人也尚惜寸阴,吾辈则更应该珍惜时间。这都是古代圣贤诚意正心修身敬业自束之典范,后生当认真学习和效仿。实则是祖父教育外孙如何做人。
谢林宗一直将此联挂于床头,当作座右铭,且背诵稔熟,鞭策一生。
据考证,萧氏家族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家族。
从祖父萧鸿吉“博通群籍,点勘精勤”到萧龙友“垂髫之年即熟读经史子集,诗赋帖括”,其后辈均受到“父严母慈,濡染家教”,将读书视为人之必须,与一日三餐同等重要。
萧氏家族所以能儿成龙,女成凤,是与其自身的高智商密不可分。
高智商从何而来?
高智商是通过不断地读书,给自己的智商做加法。不然,就会出现智商余额不足。所以,要一代接一代地坚持读书,认真读书。同时,父母必须以身示范,为后辈儿孙树立起读书的榜样。
因为,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教师。
这就是萧氏家族龙飞凤舞的传世密码。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