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老师】丁向红:《诗经·蒹葭》:有意味的艺术形式
丁向红老师现任苏州市甪直甫里中学高级教师,语文教育硕士,教龄20余年。曾主持校文学社工作,现主持开展校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发表教学论文3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0多篇。2014年、2015年给省级作文杂志《创新作文》《作文与考试》编写过高考作文专题。
《蒹葭》具有穿越千年的魅力。我每次吟读,都仿佛就是那个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秋晨河岸的清寒中,看着凝结着白霜的蒹葭随着秋风飒飒,一波一波地起伏,而我也那么萧瑟又清冷,可我的视线穿过蒹葭丛,凝望到我的意中人,她在河岸的那一边。于是,我毫不畏惧,或溯流而上,或顺流而下,上下求索不止,就要到河岸边了,可是意中人却又像在河的中央。在凄凉迷蒙中执着追求梦想,充满着希望和力量,但追求不得,既惆怅又哀婉不尽,这些丰富细腻的情绪随着一章章的吟唱而得到渲染,渐而更加浓厚而缠绵。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为什么会有这样强的生命力?
看到苏珊·朗格给艺术下的定义后,才恍然大悟,那是因为,这首诗采用了“有意味的形式”,即形式本身有“意味”,又与生命关联在一起。这首诗具有生命力,形式具备四个条件:持续稳定又变化的生命形式;有机组成的结构;结合有节奏的活动;生长与消亡辩证发展的规律,即具有“活的形式”,并且把我们自己的感性存在直接包含在诗中。换种说法,这首诗的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统一起来,形式的意味使内容的意味得到更淋漓尽兴地传达出来。
首先,表现的内容意味丰富。意象丰富,有景有人有事,更有情有理。
苍苍蒹葭,白露白霜,自带秋晨的清寒,也染上寂寥的清幽,茫然无着的怅惘。景中有情。
人物有一组,我和伊人,我们都是什么身份年龄性别?可惜都没有介绍,但正因为没有介绍,才增添了多组人物关系的联想,也就产生了多个主题,男女情爱?美刺求贤?相思朋友?追求目标?因为朦胧多义使得这首诗多了多种意味,有了言外之美。
事件,我凝望到河岸边的佳人,然后开始上上下下地追求寻找,但是始终不能靠近。从表象上看,是求人。但尽管因为象征对象的不确定性而主题不明,但追求理想目标的事件本身却是我们所有人共同都有的心路历程,那种对目标的痴迷和执着,突破时空的限制,追求过程的艰辛与痛苦,追求不得的煎熬与不甘,总是能激发我们的共鸣。这些”意味”一直活着,存在我们每个人的体验里,千古不改,这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
景物描写,人事叙述,相加交融,细腻敏锐的直觉直指内心,生命在情感的渲染流淌中鲜活起来。
上面从内容角度分析《蒹葭》的意味。因为这些内容”意味”的存在,使这首诗具有丰富的“意味”,是具有魅力的根本所在。
其次,表现的形式意味独特。重章叠句,重言叠词,表意又发声,融合得体。
重章叠句,一篇之中句式相同、结构相同的章节反复出现,只是更换其中个别的文字,《诗经》中的很多篇章,尤其是《国风》和《小雅》中的诗歌在结构上常常采用这种形式。
这种章法结构,展现铺陈的内容。写景叙事,铺陈递进,情味浓郁。
秋晨河畔,芦苇上的白露,在晨光里由凝成白霜,到水雾到收干,这既有鲜明画面感,又暗示时间在推移。在这个物理时间又影射心理时间的过程中,一直洋溢着主人公的执著追求,时而溯洄时而溯游,虽然道阻且长,阻且跻,阻且右;虽然伊人时而在水一方,时而在水中央又时而在水中坻、水中;有时候像在水之湄,有时候又仿佛在水之沚 ,但主人公追寻的脚步却从未停息。动态层进,画面移转,仿佛是翻过的一幅幅图画。三章反复叙述,暗示了时间上不断增加的漫长感, 把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
这种复沓章法,抒发浓厚的情感。围绕一个旋律反复咏唱,回环往复地强调强化, 主题更加鲜明,情感更加真挚深沉。韵脚的反复使全诗具有复沓的音乐美。如:苍、霜、方、长、央,悠长而高昂的平声,在复沓中抒发乐观的情怀。
最后, 重言叠字也有特别的描述和抒情效果。声韵前后衔接,张弛有致,诗歌便有了轻重之分,并得以延伸产生旋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其中“苍苍”、“萋萋”、“采采”重复使用,既描写出芦苇茂盛的样状,平声重叠,发声更加悠远回环,给人以深情幽远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