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经验集萃

新朋友点击关注↑↑↑

老朋友请点赞转发(*´゚∀゚`)ノ

近年来,著名医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思想,辨证治疗高血压病,注重中医养生,注重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与预防,准确掌握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重视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诊疗及预防,使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提高,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笔者归纳部分当代名医对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供临症参考。

重视五脏

1、平肝

邓铁涛教授指出高血压由肝失条畅,出现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气虚痰浊证型,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易怒、失眠多梦。临证治予石决牡蛎汤、莲椹汤、肝肾双补汤合赭决七味汤,辅以浴足方。

董建华教授提出高血压病主以平肝潜阳,勿忘清肝泻火、疏肝降逆,若患者出现眩晕欲倒者加天麻,口渴者加生地,动风者加羚羊角粉适量(冲服),大便干结加酒军,恶心欲吐加半夏,胁肋胀痛者加枳实。

方和谦教授指出肝应春木,喜达恶郁,肝郁生风,气血并上,兼夹风痰,眩晕易发。治疗多种类型的高血压病常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二陈汤加减治之。

2、补肾

张琪教授提出眩晕病因肾水难润肝,肝木气躁,龙雷之火冲击一身,升至巅顶,可发眩晕,宜补肾水,少补火,水制火,火归源入肾宫。眩晕耳鸣、目昏、腰膝酸软为其症。常将肾虚引起的眩晕分为肾阴虚、肾阳虚和肾阴阳两虚三类,并且通过辨证论治,以左归丸、右归丸、和地黄饮子分证治之,亦加何首乌、菟丝子、杜仲等补肾药。

李济仁教授提出肝血、肾精亏损出现眩晕,肾阴不养肝木,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而肝阳妄动,又下动肾阴,出现肾阴不足李济仁教授常用自拟之平潜降压汤和滋养降压汤加减治疗高血压。并常加入磁石、珍珠母、天麻、钩藤、牛膝等降压的药物,以此达到降压的效果。

3、养心

周仲瑛教授认为,高血压病以肝为主,但内脏相互影响,与心关系密切,早期肝为主,后与心同病。主要表现为心肝阳亢,肝肾(心)阴虚,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头痛、头胀或痛处如针刺主要为气血失调导致。在临床中常用自拟方调气和血方进行辨证论治,方中包括丹参、代赭石、天仙藤、川芎、怀牛膝、大蓟、生槐米、广地龙等。头晕加白蒺藜;颈项强急加葛根;胸闷胸痛加瓜蒌皮;肢体不利加鸡血藤、红花;胸胁闷胀或窜痛加柴胡、郁金;妇女月经不调加益母草等。

4、健脾

李振华教授指出脾虚致气血生化乏源,难濡清窍,遂发眩晕,李老强调“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治疗准则,勿忘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等治则。眩晕病常伴头晕、气短乏力、面黄、食欲下降等症状,故李老经常用益气健脾之法,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

何任教授指出,眩晕者十之八九乃嗜食肥甘厚味,饥饱无度或思虑劳倦,脾气受损,水谷难化精微,清阳难升,浊阴不降,眩晕即成。何任教授强调健运脾胃为治疗眩晕之本,亦有先贤王旭高所说:“滋阳明,泄厥阴是也。”

5、补肺

任继学教授曾言若肺气充沛,则气机升降有调,血液运行畅通。若肺气虚弱,不能辅心行血,则心血运行不畅,气血不能上荣于脑,遂发眩晕。此时多表面为气短、乏力、胸闷、呼吸困难、精神困倦,应在辨证论治的同时酌情增加补肺气的药物,比如麦冬、桔梗、五味子、紫苑、浙贝等,使宗气充沛,气机舒畅。

兼顾其他

1、祛风

颜德馨教授强调风者可分内风和外风,亦有虚实之别。肝阳化风之眩晕,高血压者可见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面红口苦,脉弦滑,舌苔黄腻。肝为风木,体阴用阳,性刚,主升动,情志郁结则化火生风,风火相煽,夹痰扰巅顶发为眩晕。颜老给予羚羊饮子加天麻、紫贝齿等;若外感风邪,犯至巅顶,发为眩晕,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亦辨证加入虫类药取搜风通络之功,临床中注意熄风通络化瘀的治疗。

2、化痰

郭子光教授指出:眩晕之病多因肝风夹痰,上扰清窍。若急则治标,眩晕衰其大半效果显著,郭子光教授以眩晕汤加减治疗眩晕病,其包括石决明35g,赭石35g,夏枯草30g,半夏15g,泽泻20g,茯苓15g。1剂/d,分3~4次口服。方中前三味平肝取制风止动之功,半夏降逆祛痰,泽泻、茯苓可利小便,有利风痰下行,秒在上病治下之功。组成虽简,但疗效显著。

张镜人教授指出眩晕因痰湿夹热,肝阳浮动,治以天麻半夏汤、温胆汤为主,佐以平肝潜阳之药。张教授强调,在治疗眩晕时必须注意审证求因,病机类同,故异病同治,此乃中医辨证论治特色之一。

3、补虚

张学文教授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忧思劳倦,年老久病均可致脾虚不运,脾气虚则脾阳不升,血虚则脑失所养,清窍无以濡养,则为眩晕。张教授指出用干姜、甘草,治疗中焦正气不足,临床中效果显著。

徐经世教授认为眩晕病是正气亏虚。临床辨证多虚实并见。下虚为本,上实为标。故图本为主,辅以治标,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笔者运用夏度衡教授经验方四味芍药汤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 

白芍、牡蛎各30g,丹参、甘草各15g。

加减:

胃火盛:加葛根、生石膏各30g,黄芪、蒲公英各20g,蒲黄10g;

阴虚火旺:加生地黄20g,鳖甲、牡丹皮、栀子各10g;

有瘀者:加赤芍、桃仁各10g;

肝火旺盛:加龙胆草、黄芩各10g,夏枯草20g。

水煎服,每日1剂。

病案举例 

曾某,男,60岁,农民,1997年3月1日初诊。右侧额颊阵发性刺痛、掣痛,屡发3年。发则蹙额皱眉,双目紧闭,以手捂头,痛苦难耐。日发数次,每次持续数10秒,痛止如常人。刷牙漱口,洗脸吃饭或张口过大,皆能诱发。

曾服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以及全蝎、蜈蚣、僵蚕、地龙等中药罔效。诊时伴口苦,且口苦愈重则病愈重,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淡红、苔黄腻,脉弦。右太阳穴为扳机点,触之则发,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排除它因引起。

西医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中医诊断为偏头风。

证属肝阳化风,肝胆湿热,瘀血阻络,治以四味芍药汤加味。

处方:牡蛎、白芍、丹参各30g,甘草15g,黄芩、苦参各10g。2剂,水煎服。

3月5日复诊:药后痛势减,仅晨起洗脸及夜间睡前仍有发作,胃脘隐痛,余症除。药已对症,但苦参苦寒伤胃,故添新症。遂去苦参,仍以上方加减又服5剂收功。

体会 

四味芍药汤是夏老据三叉神经痛内风为患、久病入络的特点,确立动用静药治法之验方。

方中牡蛎平肝潜阳;辅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柔肝缓急止痛;佐丹参和络通络,全方具有平肝潜阳、和络通络、柔肝缓急止痛之功,用以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如桴鼓。

中医止痒神方(适用多种皮肤病)

消风散:中医《外科正宗》卷4中原文是这样介绍的:“治风湿病,浸透血管,引起成人和儿童的疥疮、瘙痒和发热成瘾性皮疹,并在全身散布云斑。”等疾病。

简而言之就是它能治疗各种皮肤病包括湿疹、荨麻疹等。这些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皮肤“痒”!所以称该药为“止痒神方”。

该方的组成主要为:

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亚麻、荆芥、苍术、牛蒡、石膏各6克,甘草、川木通各3克。

另外药店里也有成品的中成药卖,与该方的唯一差别就是配方少了一份“苦参”,其效果没有自己按药方抓的药煎起来的效果好。

对于怕麻烦且病程不太重的患者,可以直接买消风止痒颗粒服用,但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按上面的药方自己去药店抓方煎了服用。因为该药方中的最重要的一味苦参在成药中被减掉了,少了苦参,其效果影响肯定较大。

苦参味苦。具有清热、除湿、止痒的作用,只要是有湿热引起的皮肤热毒性疾病,就可以用苦参并达到很好的效果。俗话常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黄连非常苦。但是苦参比黄连还要苦寒很多倍。那么苦药有什么好处?它可以去火。当苦到了极致,比如肠胃有湿热,一口苦参开水喝下去,口干就会立马消失。如果湿热发生在皮肤上引起皮肤发痒等,使用苦参,也能迅速达到去湿止痒的效果。西医治疗皮肤病都是从皮肤表面入手,而中医治疗皮肤病往往从五脏入手治疗,从调理心肺入手,《内经》说:“所有的痛痒疮都源于心脏”,心脏属于火,火可以生风,而肺能引风并带来湿气,因而从心入手去火,从肺入手去风除湿,瘙痒和疼痛就自然消失了。

消风散的药理来源于“风邪在肌”的“痒”之源的理论。它考虑了风疹和湿疹病因的复杂性,使配方更加全面和完整。

以湿疹为例。湿疹不是一个严重的疾病,但也不是一个小病,特别是“痒”。严重的时候,会痒到心脏,很不舒服。俗话说,痛是可以忍受的,痒是不能忍受的。

消风散采用荆芥、防风、牛蒡、蝉蜕,祛风透邪,发展出祛风邪于外的理论,具有祛风止痒的功效。

在中医界,防风堪称“祛风第一药”。医学圣人李时珍这样解释防风:“防风者御风,其功效是治风最重要的,故得名。”防风的好处不仅在于抵御外风邪,还在于驱除体内的游风,达到防风效果有止风止痒的功效。

肺主皮肤,荆芥具有温表祛风的特点。除治感冒外,还常用于治疗瘙痒、风疹等各种皮肤病。

因此,两药合用,可增强心温解标和祛风祛邪的作用。在许多祛风药,如风热感冒药,几乎都有其影子。

蝉蜕是蝉的壳,又称蝉壳。中医用它来散风热,使之透明。清代温病学者杨立山称之为“清淡透亮,治疗血液病的圣药”《本草纲目》中说:“治头晕、风热皮肤、痘疹痒、破伤风、痘痘蝉脱壳,就像人们把身体的热量带走一样。

其次是潮湿。苍术是治湿的灵丹妙药。既可治内湿,又可治外湿。内部的湿气可以清除,表面的湿气可以扩散。

木通与关木通、川木通有血缘关系。如果过量使用,前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关木通和川木通不是一种药。虽然我们用木通很安全,但有些略知一二的朋友却很担心。

另外心脏往往连着血液,所以我们必须皮肤瘙痒就必须治疗血液。当归、生地黄、亚麻籽能补血润燥。其用药意义如下:一是风湿热侵袭皮肤,不散,易消耗阴血;二是配方中所有的祛风除湿药都是干的,易损伤阴血;三是外邪浸透经络,气血不畅,方剂中的当归也能活血,有助于祛风除邪,所谓“医风为先,医血为本”。血和则风熄灭。

最后,一点甘草作为和事佬,调和药品。

这个处方的想法是非常明智的。它可以用来治疗大多数皮肤病,远胜西药。对湿疹,荨麻疹,瘙痒,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均有很好的疗效,是治疗皮肤病的一种好药!

(0)

相关推荐

  • 高血压如何治疗?老中医清肝泻火、祛风通络,降三高避开脑血栓!

    高血压如何治疗?老中医清肝泻火、祛风通络,降三高避开脑血栓!

  • 十年的腰间盘突出好了,一个古方见效,告别腰突,用一个好一个

    张先生患有腰突已经10年了,因为当时家里穷,生活压力大,家里的重担基本上都落在了他身上,在一次偶然上厕所期间,突然就直不起腰来了,当时把家人吓坏了,赶紧打120急救电话,就把张先生送到了医院,到医院检 ...

  • 追风丹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追风丹 所属分类: 治风剂 功效主治: 白 ...

  • 平肝息风饮——主治高血压

    药方组成:钩藤.天麻.菊花.川牛膝.地龙.川芎.生龙骨.草决明.杜仲.桑寄生.栀子.炒麦芽.   功效:活血益肾,平肝息风.适用于肝肾不足,肝阳偏亢,肝风上扰.   症见:头痛,眩晕,头麻,耳鸣,腰酸 ...

  • 从中医角度浅谈湿疹致病机理

    湿疹按照中医理论辩证与治疗,主要分为风热型湿疹.湿热型湿疹.血虚风燥型湿疹. 中医理论认为本病主要与湿邪有关,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湿热日久湿伤脾,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对于湿疹治疗采用内治 ...

  • 干货!当代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经验集萃

    近年来,著名医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思想,辨证治疗高血压病,注重中医养生,注重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与预防,准确掌握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重视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诊疗及预防,使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提高 ...

  • 当代12位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经验

    当代12位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经验

  • 『名医经验』李应东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验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为心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率高,危害大,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西医降压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降压作用虽然可靠,但有许多患者血压虽然得以控 ...

  • 韩冠先运用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原发性震颤经验

    原发性震颤又称为特发性震颤,是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生活状态.饮食习惯及环境因素相关[1].临床可出现运动症状和非运动性症状,运动症状包括姿势性震颤.动作性震颤和静止性 ...

  • 名家验方-当代12位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经验

    张氏祖传正骨绝技七十八法临床带教实习班 [权威发布]卫健委中医康复技术岗位证书 1 当代名老中医张琪治疗失眠症的经验 方名:潜阳宁神汤 药物:夜交藤30g,熟枣仁20g,远志15g,柏子仁20g,茯苓 ...

  • 当代12位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经验【一点资讯】

    当代12位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经验【一点资讯】

  • 名老中医郁仁存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拾萃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属于中医学"癥瘕""积聚""肝积"等范畴.郁仁存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和学术研究50余年,在治疗肝 ...

  • 李鲤运用保和丸化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眩晕经验

    李鲤教授诊治疾病注重机体内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升降.出入的和谐,尤其重视中焦脾胃升降运化功能和谐的重要性.善于运用消法的消食.行气.活血.化瘀.祛湿.祛痰等治则,临证提出"寓补于消 ...

  • 中医治疗耳鸣的经验方剂

    国医大师秘方验方 整理挖掘国医大师治疗养生方法和民间各种各样的民间方法,包括验方.师承.针灸.推拿刺血.刮痧艾灸.拔罐拨筋.伸筋.拍打拉筋.康复.运动损伤.各种针刀刃针.松解针.古九针.脐针腹针.四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