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土】《龙江颂》——时代的赞歌

为什么一部由郭小川写成的《榜山风格》,会被陈虹谱成《龙江颂》,一个时代的赞歌?这成为我多次拜访当时县委秘书长助理,参与《榜山风格》资料的收集、整理,后又从县党校的废纸篓中捡回了这份资料,而成为这份珍贵资料的保管人——郑厚根先生的原因。

一、时代的背景

《龙江颂》,怎能跟《延安颂》攀比?《延安颂》的主题谱写着,遵义会议后党确定了毛主席的军事路线,取得了中央红军的长征的伟大胜利。在党的七大建立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取得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夯实了解放战争和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基础。和为了取得这些伟大的胜利,延安人民曾作出无私的奉献,而谱写成为血与火伟大时代的革命赞歌。

讨论中,郑厚根先生道出了《榜山风格》,为什么会被提升为《龙江颂》的一个关键词是,在国家极度困难的时期,龙海人民却实现了党在那个历史时期的一个梦想,解决几亿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这,才是《榜山风格》能成为《龙江颂》的历史根源。

1959年10月,福建省第一书记叶飞,为了执行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政策。在当时还是龙溪县的边陲小镇石码,召开了福建省(粮食生产)千斤县会议。拟定对龙溪与海澄进行并县,决定石码镇为龙海县委、县政府办公所在地。

叶飞书记,为什么要对龙溪、海澄进行并县?

1、明隆庆元年(1567年),为保护漳州、龙溪二府,和龙溪月港商贸区——石码的安全。从龙溪县分出一至九都为主进行设县,赐名海澄,意为“海疆澄清”,至1959年已近四百年。国家的海防已前移,以海澄县作为海防前线,已失去了历史意义。

2、地处福建三大平原之最的龙溪、海澄两县,四季如春,农作物生长周期长,龙溪、海澄并县,有利于农田水利建设,以利旱涝保收。

3、龙溪、海澄人民在历史上,从郑成功的反清复明、小刀会到辛亥革命英雄辈出。1918年至1923年又是护国军的基地,施行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城市建设。1926年以后,是党在福建、在闽南发展革命力量的地方。成为闽南不倒红旗的红三团、乌山游击队的发源地,是毛主席在1932年进漳驻码建立的中央苏区县、市镇的地方,革命力量雄厚,是执行党中央方针政策的好地方,又是福建有名的侨乡。

省委第一书记叶飞,为什么要指定石码为龙海县委、县政府的所在地?

1、历史文化方面。石码从宋就建有观澜书院,清,锦江书院。在长期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使其文化底蕴较为丰厚。

2、石码曾是龙溪月港的核心区,支撑着明代二百三十八年的商业经济。清以后,成为厦门港的组成部分,是其海关分关、物流和农副产品供应地。抗日时,不但为厦门人民提供了生活物资,而且成为抗日前线,是日本的洽降地。

3、石码曾是红三团发祥地之一,又是毛主席亲自制定,建立的中央苏区市镇,党在这里的群众基础雄厚。

并县后的龙海县委、人民政府与人民,并没有辜负党中央与省委的期望。在应对那严峻的五年自然灾害中,不但涌现出牺牲小我,维护大我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榜山风格;同时,出现了全国劳动模范杨金海的科学种田,在五年灾害的后三年,年年创粮食的高产。使党中央看到解决全国人民温饱这一梦想的希望。福建省委、龙溪地委、龙海县委,在推广山后经验后的1963年,在抗击千年不遇的旱灾中,实现了年平均亩产达千斤的千斤县。因此,形成了陈虹把“榜山风格”提升为《龙江颂》的素材,而成为那个时代的赞歌。

二、三共同的来源与科学含义

叶飞贯彻执行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为实现粮食生产千斤县。成为了龙海县委、人民政府的执政理念。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劳模辈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山后全国劳动模范杨金海。以科学种田在自然灾害的第三年(1961年),突破了年均亩产一千零五十七斤的成绩;第四年,创造了年平均亩产一千四百多斤的伟大成绩,而引起地委书记马兴元和县委的重视,他的三共同的事迹,被刊登在1963年3月17日的《解放日报》第一版,名为《党支部书记杨金海,肩挑粪桶上街买肥》。《解放日报》还发表了《这个头带得好》的评论员文章。这,就形成了后来县委的三共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行动。

三共同的优点:

1、以身作职,形成带动一切工作的动力

1963年6月21日,刊登于《人民日报》,郭小川报导的《旱天不旱地》文章里,就记载着,“在河边仅有席棚入口处,我们见到指挥这场战斗的龙海县委书记刘炳仁同志和副县长杨松山同志,他们刚刚还在参加一个青年突击队的劳动,是指挥部的同志把他们唤回来的。刘炳仁同志昨天中了暑,今天仍然坚持与群众共同劳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同劳动,成为抗旱的动力。

2、便于联系群众行调查研究

当时龙海为了一亿斤的征购粮,和留足人民的口粮、饲养粮、种子粮,须保证粮食总产5.5亿斤。因此,必须保证33万亩水田与22万亩旱田的旱涝保收。三共同产生的调查研究,形成郭小川报导中的,“已经完成了三个较大的堵江工程和一个渡糟工程。”实际上在1963年的抗旱中,龙海总共完成了三个堵江工程、二个高架渡糟和二个抽水站的工程。这都是联系群众,行调查研究、分析的结果。形成了永久的政德工程。这里面有杨金海向县委提出的堵江建议。

3、三共同与群众打成一片,及时宣传党在每个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及时地发现存在干、群中的思想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4、及时发现、解决人民在执行任务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困难。比如,在抗旱工程中,县委补足了每个民工、每天2斤大米的口粮。

三共同,产生了龙海县委、人民政府的执政能力。形成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方向、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党的领导,成为榜山风格、龙江颂的主旋律。三共同,形成了党联系群众的渠道,也成为群众检验干部作风的标准。

三、榜山风格

《人民日报》在1963年6月21日的第一版,刊登了郭小川报导的《旱天不旱地》文章的同时,也发表了《榜山风格的光辉》的短评。介绍了《旱天不旱地》一文,“作者热情地歌颂了‘榜山风格’,说它是集体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认为,“无产阶级具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决心。因此能够自觉地牺牲局部服从整体、牺牲个人服务集体,在共产党中,在工人阶级中,在人民解放军中,充满着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精神的阶级战士大量地涌现出来,保证了我们国家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的胜利。”并且认为,“闽南抗旱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胜利的因素当然很多,而‘榜山风格’所代表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精神却是显得特别光辉灿烂。进一步发扬这种‘榜山风格’的伟大精神,在闽南争取农业好收成的斗争中,在其他地方的一切工作中,必将取得更大的胜利。”而且也认为,“只有榜山公社有这种风格吗?不是。如果只是这一个公社,也就不称其为‘榜山风格’了。”这说明了“榜山风格”是个广义词。

她妙就妙在,本来决定丢“卒”保“车”,后来却成了“车”保住了,受益地区的农民返回帮助抢种,“卒”也没丢,而成为龙溪地区在1963年抗击千年大旱斗争的典范。“榜山风格”之所为广义词:

1、当时作出牺牲的还有沙洲大队的二千亩良田的水稻绝收。

2、玉枕大队绝收以后的征购粮,却由莲花公社20个大队分担。这就使“榜山风格”成为龙海宏扬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精神的代名词。这就是当时榜山公社党委委员,除学文所说的,“小利要服从大利,小我要服从大我。”这个大我是保证了龙海55万亩粮食生产达到了5.5亿斤的梦想。丰收了,龙海人民并没有忘记党在抗旱中的恩情,不但完成了一亿斤的征购粮,还超征购了四千万斤。而这四千万斤,却是来自农民的口粮。这一勒紧腰带的奉献,一直坚持到国家的改革开放以后。

那“榜山风格”又是怎样被提升为《龙江颂》?

如果把龙海县委为贯彻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长出”了执政方向、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的“根”;而生出了,“榜山风格”,这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精神的“绿叶”;绽放了在严酷的自然灾害中,全国劳模杨金海以科学种田连年夺高产,实现了龙海粮食生产达千斤县的“花”;让党中央看到,科学种田是解决人民温饱根本希望的“果”。才形成了《龙江颂》时代的赞歌。这就让1963年国务院在华东地区召开,农业先进单位暨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杨金海被选上福建省主席团名单的客观存在(见《福建日报》1963年2月19日头版)。

四、杨金海为实现党的梦想而奋斗

在1959年至1963年的自然灾害中,全国劳动模范杨金海,在极度困难中,带领着山后大队人民,以科学实验、科学种田,不但在1961年,突破了年均亩产千斤粮的大关,创一千零五十七斤;1962年,年均亩产创一千四百多斤。1963年早稻又创七百五十斤的亩产。周恩来总理闻讯激动地流泪,在其形成《龙江颂》在京上演时,多少开国勋都感动得热泪盈眶。科学种田,使党看到了解决全国人民温饱梦想的路。实现了毛主席有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愿望。

(一)穷则思变

1977年,到角美公社搞了二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刚返回,又被调到莲花公社搞返销粮。由于有人反映屿上大队隐产问题,我顾不得吃午饭立即赶往屿上行调查研究。当时,正值早稻收割季节,家家敞开的大门内,那碗里、钵里的糜,稀得没几颗饭粒。颤动的心,愰惚又回到1959年杨金海的家乡——山后英地村。一进村就看到排满男女老幼的长队,人人手里捧着一个小钵,抖抖索索、眼无旁视地盯着慢慢挪动的队伍。望着那举着长勺的的生产队长。只见他使劲地、在装满稀糜的打谷桶里搅动几下,那可怜的糜花才漂了上来。他赶快往糜花稠的地方一勺舀起,倒入早已伸到勺前的钵子里。当他还没有再把糜花搅起时,那刚伸出装糜的双手,早把糜全喝光了,又腾出一支手,用中、食二指刮着沾在钵里的糜汁吸吮着。那喝糜不用菜,让人一想起就会眼泪盈眶的年代。是当年8月23日的风暴潮,使山后大后大队几乎绝收。风暴潮能摧毁农田,却摧不垮杨金海这铁铮铮的汉子,诱发起他那科学种田的梦想。

当时的科学实验是:

1、选种。

杨金海选的是,“矮脚南特号”与“陆财号”的种植对比。

2、找出合理的种植间距。

3、田间管理。

于是,杨金海就在英地洋那3亩8分地里搞实验。密切观测着从育种、插秧、分蘖、孕穗、到成熟,水稻每个生长环节管理与施肥量。然后根据实验的数据在全大队推广。

终于让山后大队在抵御自然灾害的,1961年、1962年连创高产,杨金海也登上了福建省“双先”大会的主席台。山后大队夺取了华东、全国的高产红旗。国家在华东地区召开的“学先进、赶先进”运动。福建省、龙溪地区和龙海县也直接提出:“学山后、赶山后”的轰轰烈烈运动。由周总理亲自参加的,1963年2月1日至16日,在上海召开华东农业先进集体代表会。杨金海于2月11日在大会上做了《克服增产到顶思想,高产再高产》的报告。介绍科学种田的经验。这些,得到2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的刊登,和《文汇报》、《解放日报》、《福建日报》的报道与表彰。

(二)脚踏实地,科学实验

1、普及良种,培育老壮秧

杨金海经过60、61、62年三年的试验证明,早稻矮脚南南特号,平均每亩可增产八十至一百五十斤。经过异地换种的陆财号,比本地陆财号,平均每亩也能增产二十至三十斤;晚稻,汀秋五号比青骨种平均每亩可增产五十至一百斤。因此决定1963年全面采用这些良种。全队早稻矮脚南特号,播种面积占百分之四十一,异地换种的陆财号占百分之五十九;晚稻汀秋五号占百分之八十,木泉、慢养等良种占面分之二十,这样全队完成实现了良种化。

同时,还根据矮脚南特号的特性,采用早播、稀播、旋足秧肥的方法,培育老壮秧,经过五十六天培育的老壮秧,其好处是:①抗灾力强。②分蘖强壮齐一,没有“公孙穗”。③增施肥料,能棵棵透顶,穗大粒饱。

2、大抓肥料,改革施肥增产

杨金海根据以往经验,不论早稻或晚稻,要亩产达到七百至八百斤,一般每亩要下六十至七十担的精肥。为了高产,满足耐肥良种肥料的需要,山后大队贯彻了以农家肥为主的方针。除了冬春两季大抓积肥外,还在两季水稻生长期中,发动三次突击积肥,号召党支部委员和党团员带头上街买水肥,带头超额完成积肥任务。这才有1963年3月17日,《解放日报》在第一版刊登的,《党支部书记杨金海,肩挑粪桶上街买肥》的报道。

在施肥技术上,山后大队侧重于推广,早稻施用壮尾肥。在闽南地区,以前早稻一直不敢施用壮尾肥。农民认为这时施肥会使水稻恋青减产。但前几年,由于推广早稻搁田技术,后期出现了脱肥现象。于是,山后大队就打破陈规,先在小面积,当稻子孕穗未期或抽穗初期,每亩施上化肥八至十斤作壮尾肥,结果增产了。

3、推广早稻搁田技术

山后大队,除了晚稻继续采用烤田防倒伏的灌溉管理技术外,早稻也进一步推广合理的搁田技术。其做法是:①搁田前,稻田开深沟,以便排水。②搁田掌握在早稻分蘖末期。③搁田程度掌握到,断水不见白,田面圭爪纹为止。

经过搁田的早稻,根扎深、防倒伏。又可抑制矮脚南特号后期发生的纹结病,防止“烂头”。这是当年杨金海科学种田夺高产的经过。

在郑厚根先生抢救、保护下来的“龙江风格”珍贵资料中。那张刊登在1963年4月14日,《福建日报》头版的《巧绣大地》的照片,是在全国、华东区的“双先”会议后,对山后大队英地村在早季插秧时的跟踪拍照。刊登在《人民画报》,和1963年7月27日《漳州报》画刊上的《抗天奏凯歌》。是面向全国与世界,对山后大队科学种田连年夺高产的介绍。而1963年8月11日,刊登在《解放日报》上的,《截流抗旱,早稻增产》,是向全国人民汇报了,1963年山后,早稻又获平均亩产750斤的喜讯。1963年,山后大队又夺得年均亩产1707.7斤的记录。在高产再高产中又更上一层楼。党中央和传媒,从来就没有把榜山风格,与山后科学种田事件分割开来,最后才能合凑成一曲《龙江颂》——这时代的赞歌。

杨金海的科学种田,在严酷的连续的五年自然灾害中连年创高产,使党看到科学种田,能实现解决人民温饱这一梦想的方向。因此,杨金海才得到毛主席的接见,周总理在中南海为其盖被的殊荣。

(三)没有停止的奉献

在杨金海科学种田的带领下,到了1973年,山后大队已达到年均亩产粮食2150斤的记录。在山后大队的带动下,龙海也实现年均亩产吨粮田。到1975年,龙海也完成了西溪与北溪的水利工程建设。龙海从1963年至改革开放以前,能坚持对党、对国家超负荷的奉献。主要是绝大多数的公社、大队坚持了毛主席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和“以副养农”的方针政策。因此,山后大队也建有砖瓦厂、米粉厂和拖拉机站,以疗补不足,使像杨金海这些一头挑着国家利益、一头挑着群众利益的基础领导,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我们对《龙江颂》,这时代的赞歌的认识并不是猜想,是客观存在。请听江水英出场时那,“后山、四队、八队的实验田”。正是山后大队四队仕兜、八队英地的实验田。

《龙江颂》谱写着在党的领导下,龙海人民在应对严峻的自然灾害中,所释放出来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精神,歌颂着福建省委、龙海县委正确地执行毛主席的方针政策,而涌现出杨金海的科学种田,让党看到实现解决人民温饱梦想的希望。当我们在回味《延安颂》、《龙江颂》这两首不同时代的赞歌时。有一双灵巧的手指,向全国、全世界弹出了优美的旋律,仅五年,山河焕然。运筹帷幄“要把改革进行到底”,释放出划时代的音响。

2017年9月24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