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爱着华县,她总想着宣传弘扬华县文化

邮箱:3125136050@qq.com


以最低起点做好事
华州区剧团新编排的大型秦腔剧《大将郭子仪》,在华州、渭南、西安、北京、深圳多场演出之后深受广大群众赞誉。
《郭剧》赴京演出剧照 宋朝峰拍摄
观众们反馈的信息中,有人说这部戏是壮我中华民族之威的好戏,具备了历史性,政治性,现实性,艺术性,通俗性;有人说大将郭子仪秦腔戏是一部好戏,将在五到十年传遍大江南北;有人说:这部戏是引领时代的脉搏,时代需要爱国,时代需要担当,时代需要奉献,时代需要为国献身……;有人说:这部戏把一个忠贞爱国的英雄从海底捞出了水面和大家见面……;有人说:这部戏是爱国主义的好教材……;有人说:这部戏是几十年来唯一搬上舞台,华州人编,华州人导,华州人谱曲,华州人演的大型戏剧;还有人说:这部戏是华县的金色名片……也有许多人写长文赞许。文化艺术网上发表文章说:《大将郭子仪》的成功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努力,也离不开省市区各级文化、财政、社会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而不能忘记的是那个幕后的英雄——编剧策划人郭玉贤,就是她首先提出这部剧的设想,郭玉贤说:我有一个梦想,把《大将郭子仪》打磨成华县的金色名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州的故事。
《大将郭子仪》的编剧是华州籍人王世忠,他远在新疆工作几十年。已是70多岁的正团级退休干部,郭玉贤和王世忠曾是同事,也是几十年来以姐弟相称的挚友。她了解王世忠退休后被选为克拉玛依市戏协主席,王世忠编写的《杨震除虎》、《四知警廉》、《诚信家风》等十多部剧目获得了自治区和克拉玛依市的多项奖励。她也深知世忠报恩家乡热爱华州的浓浓情怀,更知他的水平和能力。为贯彻中央文化自信的指示精神,讲好华州故事传承宣传华州精粹文化,她和王世忠商议,恳请世忠编写郭子仪秦腔戏,世忠信心百倍,欣然接受。感谢郭玉贤为他提供了报恩家乡的机会。王世忠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2017年9月把初稿交给郭玉贤,并且直言相告,剧本若被选用,编剧费一分不要。郭玉贤同志把剧本呈送给区委领导之后,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她又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从剧本的研讨评审到导演的指导,剧本修改,演员分排,统排、着装,谱曲、演练等,她都倾心参与关注。又多次聘请一些内行人员观看指导,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为了排练好《大将郭子仪》大戏,她多次向领导写文稿、发信息汇报情况,广泛收集大家的意见,及时向导演和团长反馈。为了这部戏演出成功,她不仅是策划者,又是一个宣传员,也是一个筹资者,还是一个组织者。《大将郭子仪》要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她承担了组织观众看戏的责任。开始怕北京人不爱看奏腔,演戏没人看,将给华县造成遗憾,她日夜忙于收发信息,接打电话,广泛宣传动员。后来到了要票看戏的人摩肩接踵,难以满足要票的需求。从7月1日接受任务到23日演出之后的近一个月时间里,她几乎每天处于担惊受怕的境地,不觉不易体重降了几斤,她住北京发戏票的几个日日夜夜,没有打开过电视,没有吃过下午饭,接待要票客人,接打电话,收发信息,赠票调整分配等很多繁忙棘手之事接连不断。可喜的是,她年近八旬的老人,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没有造成失误,而又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和赞美。

所有赠票都分装在信封里 宋朝峰拍摄

北京市东方网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竹影发微信说:“我对你们(郭玉贤和王世忠)的相互信任所感动。你们用最低的起点做最有意义的事情,没有真正的实权,却用真诚和信念在创造奇迹。为家乡的文化不遗余力,满心投入为华县争取荣誉,为家乡文化做贡献。这么大年龄还有这么大的激情让我非常震撼!”张竹影说得很对,他们的付出从心底里讲从未有过名利的需求,她对《郭剧》几乎是凡演必看,都是为了收集信息,为了挑刺改进,为了宣传。
郝庆年教授在文中写道:我为郭玉贤老县长的精神所感动。没有她的诸方面努力,不会有郭剧的产生和成功。郭玉贤老县长对华县有着深深的爱,她总是想着宣传弘扬华县文化。贾宝勤在赠予退休老县长郭玉贤的书中写道:年逾古稀八旬近,身在心退总不闻。奔走呼号振文化,扶贫济困做慈善,黄昏更觉夕阳贵,老来犹如晚霞灿。纯青一片心似玉,公心满腔美德贤。
《大将郭子仪》成功演出,是华州领导,群众团体,文化自信的精神硕果。为了真实记录该剧的产生,排演,领导的支持,各界的关注,导演,谱曲,团长,演员的努力和大家的艰辛付出,她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编写了13000多字的“大将郭子仪台前与幕后”,已在朋友圈和几个网站广泛宣传。在北京演出时,她邀请解放军出版社资深摄影师张腊阳先生拍摄了剧照,制作了美篇。微信点看者达数万人次;解放军新闻广播电视部高级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刘建武;中国书法协会一级会员丁跟牢都为《大将郭子仪》在京演出赠写书法墨宝,成百人发表了观看赞言的信息。她将去北京演出之前收集到的许多信息和资料汇总整理装订了第一份《大将郭子仪》档案,送交了文化局保存。
郭玉贤在北京保利剧院 宋朝峰拍摄
郭玉贤同志年近八十,她走过了艰辛的漫漫长路。她是一个又担当和勇气的人,驰而不息,奉献不止。不愧为老干队伍中一棵常青树,一株永不凋谢的“映山红”。
渭南市华州区老干部服务中心
2019年10月
原文来源:《流年光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