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作家 || 陕西/李拴伍:扶贫“遭遇"/小小说
扶贫“遭遇”
李拴伍
未经谈话,我便被局长送去张村驻村扶贫。
路上,局长简单介绍了张村的情况,说我是山区长大的,老家离张村近,是最佳人选。我心事沉重,思考着以后的工作,有点儿想哭的感觉。
到张村后,局长介绍了张书记、刘村长,还有吴会计等。局长离开后。我被安排到幸福院住宿,心里还想,幸福院不错吧,但当吴会计领我打开那间房门时,我傻眼了,扑鼻而来的是长时间未开门的霉腐味儿,再看里面是一个大炕,上面什么也没有,房子的门口是能放案的厨柜。我试了一下,房子有电无水。会计走后,我自己收拾房子,在南隔壁五保户处取了清扫工具,打扫房子,在北隔壁的卫生所找了些纸板铺在炕上,再去村上取了报纸,忙碌了近两个小时,算为自己弄好了一个休息的窝。
随后在幸福院,我发现有好几间休息室,里面有电视,铺好的床,还有沙发桌子等,村上为什么不给我这些房子呢?
中午快十二点了,我去村委会,书记说:“咱这条件艰苦,你就将就将就,反正你晚上又不住。”最后又补充到:“饭自己解决。”我说:“老家离这儿近,六里远,你们不用管。”十二点后,我未给老母亲告知的情况下,匆匆赶回老家去吃饭。
那天晚上,我沉思了一夜,这样的待人之道,如何让我开展工作呢?
第二天,我七点四十到村委会,结果村大门紧锁,八点二十左右,村委人员才陆续来上班。
“我能干点什么?”我问。
“你能干什么?先把政策学学,到时候,有人问你,你能回答上来就行了。”书记说。
接下来一周时间,我来,没人问,我走,也无人问,到吃饭时间,自己赶回老家吃,我就这样像个无人管的孩子。不过驻村帮扶是大事,我还是积极地熟悉着村上的工作,了解着扶贫工作的模式方法和动态。
那天,书记突然问我:“工作开展得怎么样了?”
我强打精神说:“还行吧。”说完那句话的时候,书记不解地打量着我,又说:“村上工作就这样了,与农民打交道,不能按常理出牌。”我想不通书记是什么意思,想给我传递怎样的信息?
那天,我鼓足勇气给局长打电话,挑明了说:“吃饭没人管,工作没人问,更没人安排。”局长说:“怎么能这样?”局长最后却命令似地要求我:“既要干好局里安排的工作,又要与村上搞好关系。”
我决定自己干了。我给书记说:“我准备把全村的贫困户走一遍。”书记看了我一眼,说:“行,那你去吧!”我从吴会计处要了全村贫困人户信息,决定挨家挨户去走访。
“您好!我叫某某某,是下派驻村干部,有什么事可以找我,我是咱本地人,家离这儿六里地远。我的电话号码是多少?”这是我的入户开场白,希望贫困户把我记住。就这样,我硬着头皮走完了所有贫困户,先把自己推了出去。
走完全村后,我惊奇地发现,原来张村的地貌特征像一只展开的手,八个小组分布于五梁五个指上,四条沟像四个手指缝,由相通的水泥路连着,村委会位于手掌位置。
当我把这个发现告诉书记时,书记惊讶地看了我一眼,说:“你观察还挺细吗,辛苦了小李。”其实,说这话时,我已记住全村贫困户的人口,致贫原因,家住哪根手指上。而后的几天,我帮村上修好了电脑,修改了扶贫计划,制定了自己的工作计划等。
有一天,书记告诉我,贫困村摘帽,还需要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社,让我参加专业合作社相关资料的准备。我说我住在县城,跑路办事比较熟,就让我去办吧,这是我第一次请缨。那天的会从九点一直开到了十二点,吃饭时间到了,我不停地看时间,母亲也打了一次电话,但书记丝毫没有完会的意思,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村上的发展远景,谋划着合作社的未来和村上贫困户的脱贫工作。
十二点四十,散会。我刚要开车回老家吃饭,书记叫住了我说:“小李,中午到我家吃饭,大家都去,算是为你接风。”
我感觉我听错了,但真是书记的声音。我说:“不行,得回家,老母亲在家里等着。”
“不行,你嫂子早就做好了,也等着咱们。”拗不过书记,我驾上车载着大家去了他家。一车五人,沿着水泥小路,翻沟上梁,几分钟就到了书记家。
“小李,没有特别准备,都是咱农村的家常饭,你别见怪!”书记说。大家进房一看,呵!书记的老伴早备好了饭菜。我记得是一盘灰灰菜、一盘面皮、一盘凉肉,一盘炒辣椒,一盆洋槐花饭,一撂亮油饼。最后我还吃了一碗扯面。
那顿饭,从不饮酒的我,被书记、村长和会计,各敬了三杯。呛得我脸红,近一月的委屈,在酒的作用下全都挥发了出来。吃完饭,书记说道:“这是你新房间的钥匙,从明天起,你不用回你老家吃饭,咱村上给幸福院申请了一名公益性岗位,有人给你和来客做饭。”乘着酒兴,书记又说:“你是咱村两年来真驻村的干部,一个月未缺勤一天,是真干事的人!”
我楞在那儿,接过钥匙,感觉沉甸甸的。
“吴会计,用我家的电动车把小李送回村上。”村长高声叫着。
坐上电动车,书记喊道:“下午不用上班,你去的新房好好休息下。”我回头望时,书记涨红着脸。
那一刻,我想起了我在局里窗明几净的办公室。
作者单位:陕西省凤翔县教师进修学校
注:投稿须知见上图;稿件有可能修改后发表。
继续阅读点击下面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