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水湿来袭,你有没有中招?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不舒服,比如说起床口苦口臭、舌头黏腻、一天到晚都睡不醒、肚子胀满没胃口、莫名其妙的总觉得腰酸背痛、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种情况一般去医院做体检也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去看中医,很有可能是因为湿气重。
其实湿可以分内生和外来两种,外湿相对来说很容易理解,是由于环境中的湿度比较大,在人体正气虚弱的情况下侵入人体引起水湿。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引起体内湿气重,因此影响健康。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化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
湿邪的特点是粘滞难消,容易阻碍气机,故湿邪导致的疾病大多隐匿、缓慢,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湿邪粘腻的特点注定了它易于和寒、湿热、风、暑等邪气相“勾结”,故云:“千寒易去,一湿难除”。那我们体内的湿气到底是怎么来的?和我们哪些生活习惯有关系呢?
1.多坐少动,缺乏运动
久坐及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动则升阳,静则养阴”,适当运动,只有运动起来,我们的脾阳才能振奋,肾阳才能生发,肺气才能通调。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比如,我们如果打一场篮球,就会出一身的汗,然后呼出很多水气,这是水的排出,然后喝水,完成水在体内的出入,这样运化水的系统就得到了锻炼。
如果只是坐一天的办公室,这种水的出入是有限的,时间长了,得不到锻炼,功能就弱了,这是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原因。
2.饮食不节,脾阳受伤
在中医里面,脾是负责管理水液的。我们今天冷饮多了,有冰箱,可以随时喝到冷饮,吃凉的东西,如冰激凌,这些东西下去,我们的脾阳就会伤到,而我们就是靠脾阳来运化水湿的,脾阳如同大地上的土,如果土没有了,那么水一定会泛滥的,这也是大家可以理解的。
其次,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负担过重而加重体内湿气。
另外,酒助湿邪;贪吃生冷食物伤损脾胃之阳,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这是加重湿气的关键因素。
3.伤神耗精,肾阳不足
肾也是负责管理水液的,现代人肾精消耗的机会很多,打开电视机、翻开画报、打开电脑,处处可以看到让我们迷失的情色画面,还有熬夜等各种不良生活方式,都会损耗肾精,肾精损伤多了,肾阳就会不足,这些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比较突出的特色。
4.睡眠不足,脾气虚弱
睡不够很大程度与脾虚有关。若脾虚,会影响其运化水湿功能,湿邪易乘虚而入。建议每天晚上11点钟前就睡觉,提高睡眠质量。
5.喜湿贪凉,外湿入内
衣着 “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做法;久留潮湿之地或冷水淋浴,都容易让湿邪侵袭肌肉、关节。所以,全身都要注意保暖,洗澡水别太凉,洗头后要及时吹干。
在生活中我们要注重体质养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体内出现湿气。定期的进行体质锻炼,避免因为小问题造成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