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是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癌细胞,谁要是被我们缠上了准没好结果,不是生病就是死亡,所以人类都很讨厌我们,恨不得把我们碎尸万段,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对我们赶尽杀绝。作为一个恶魔的存在,除了长了一副丑陋的样子以外,我们还拥有强大的破坏力让你们痛不欲生。我们喜欢顺着你们的循环系统、淋巴、血液玩遍你们的全身,但是这样我们还是没觉得不过瘾。我们觉得最有趣的是破坏你们身体里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凡是我们经过的地方都不会有健康的组织。肿块、疼痛、溃疡、出血 等等症状都是我们在身体里面“驰骋”的成果。
(看到你们虚弱的样子我们就很骄傲)
你们的痛苦就是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幸福也是建立在你们的虚弱之上。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1],十多年来,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哈哈哈看看,没办法,就是这么的“优秀”,被我们缠上就别有好日子过!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面对破坏力这么强的我,人类也改良出了一款杀癌武器来对付我们,每次见到这个武器我们都会瑟瑟发抖,就差跪地求饶了。这款武器就是CAR-T细胞,全称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对于T细胞我们癌细胞是非常熟悉的,因为它是一种专门来追杀我们的免疫细胞。说到这个T细胞啊我们就一肚子恨,因为很多同伴都被T细胞给杀死了,一想到这个,我就难过,我可怜的兄弟姐妹啊,还没活几天你们就见阎王了.......为了能在身体里面安家,我们把自己伪装成健康的细胞,在身体里面装作很和谐的样子,这样T细胞就认不出我们了,而且还跟我们一起玩耍呢!等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再褪去伪装开始大量繁殖,进而破坏身体。好景不长,我们这种伪装自己的作战计划最终被人类识破了,他们将T细胞进行改良,给人体内已有的T细胞装上CAR(嵌合抗原受体),让CAR帮助T细胞找到并精准消灭体内的癌细胞。人类将这种细胞输入癌症患者体内来对癌细胞大杀特杀,看到这种自带雷达的CAR-T细胞,我们癌细胞就跟老鼠见了猫一样,看到就吓到尖叫。
(遇到CAR-T细胞落荒而逃的我们)
可是CAR-T细胞真是太聪明了,即使我们伪装了,它们依然能够找出我们然后展开追杀。
因为CAR-T细胞的攻击,我们损失了很多同胞兄弟,癌细胞越来越少,身体也慢慢的康复了。哭泣!因为有了CAR-T细胞,我们越来越容易被杀死了,我们的使命——破坏身体也变得力不从心......看看这些CAR-T细胞击杀我们的报道,真是悲伤呀!我们癌细胞再也不敢随便伤害身体了。2019年9月,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接受CAR-T 免疫细胞疗法实验的 14 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儿童病患(皆无法以传统疗法治愈),有 12 名在 3 个月内痊愈,其中5 名至今仍保持健康[2]。——《自然—医学》
2019年8月24日,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特聘教授许中伟在京宣布,其团队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所教授黄晓军团队合作创立的HLA半相合异体CAR-T免疫细胞治疗,成功救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佳辰(化名),至今治愈已3年。这也是中国首例单纯以HLA半相合异体CAR-T治疗的白血病患儿无癌生存时间最久的案例。——《中国科学报》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特聘教授许中伟(右一)和佳辰(右二)、佳辰的妈妈(左二)在一起。
2020年7月,一名患有横纹肌肉瘤(一种已扩散到骨髓的肌肉癌)的儿童,在使用经过基因改造靶向癌细胞表面上HER2蛋白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治疗后,没有发现癌症。这项临床试验由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德克萨斯儿童医院和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3]。——《自然通讯》
图片来自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doi:10.1038/s41467-020-17175-8。
伤心!难过!哭泣!因为CAR-T细胞导致我们损失了多少癌细胞同伴!因为它,癌症患者被治愈的可能性变得更大,而我们癌细胞只能躲在角落里被叫loser!人类有一句话叫光明最终会战胜黑暗,我们也知道总有一天,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我们也会被战胜的。细胞治疗时代来临,科学家们在研究怎么打败我们。越来越多的人类也开始对我们越来越戒备!许多人开始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改善饮食、睡眠,健康生活!这些人的身体里的免疫细胞都健壮又强大,我们癌细胞的生存越来越艰难了!然而有些人更聪明,他们趁着自己年轻的时候把自己的状态良好的免疫细胞存储起来,为自己储备了一批最年轻、状态最佳的包括本文提到T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军团,需要的时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抵抗衰老,更能在万一之时帮助他们抵御疾病。人类这么聪明,免疫细胞军团这么强大,我们癌细胞是注定要失败了····[1]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9-02/14/content_319395.htm?div=-1[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19-0549-5)
[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175-8